第67章 开口借军饷
作品:《穿书:我炮灰驸马夺气运,你大女主慌什么?》 因为此事感到震惊的,并不只有杨北业一个。
渊帝脸色同样严肃:“丞相何时见过杨凌出入烟花之地?”
曹政淡淡的笑着:“约莫……在前天吧。”
“驸马一表人才,老臣应该不会认错。”
“那日见他在春花阁外,老臣原本还有些惊讶,以为看错了!”
“直到看着驸马主动走了进去,老臣这才意识到……”
“唉,现在正是谈及军国大事的时候,老臣实在不该贸然提起此事!”
“是老臣失言了!”
曹政故意留了个钩子,并没有把话说明白。
可越是如此,就越是能激起渊帝心里的好奇!
怪不得这小子一直嚷嚷着要和清欢和离……
原来,是沾染上了那样的地方!
渊帝心里虽然有气,但现在明显不是说这件事的时候。
更何况,还得借杨凌的银子来冲军饷呢!
见渊帝脸色差劲,杨北业忙拱手道:“陛下,此事只不过是片面之词!”
“具体情况如何,还请陛下明察啊!”
若是杨凌那孩子真被扣上了这样的罪名,那他免不了要遭受牢狱之灾!
渊帝淡淡“嗯”了一声。
“这件事,日后朕会明察。”
“你们都先退下吧!”
“对了镇国公,朕还有话要说。”
见渊帝单独留下了杨北业,郑远山、宋淇脸上都流露出一抹幸灾乐祸的笑容。
多亏了那个不争气的孙子,他杨北业也有吃瘪的这一天!
曹政跟着二人躬身离开,转身时,也显出一丝讥讽的微笑。
不过,杨北业却并未在意这三人促狭的表情。
“陛下,杨凌那孩子不是这样的人!”
“他不会办出这等龌龊事的!”
“还请陛下明察!”
带三人走后,杨北业迫不及待地跪在地上,向渊帝请求道。
渊帝忙抬手:“镇国公,快快请起。”
“朕将你留下,的确是为了杨凌的事。”
“但,并不是这件事!”
“不是这件事?”
杨北业迷茫道。
如果不是因为这件事,还能是因为什么事?
难道那小子在外还给自己闯了什么其他的祸?
渊帝不自然地咳嗽了两声。
“……咳咳!”
“此事很重要,和军饷有关。”
“镇国公,你先起来说话吧!”
见渊帝支支吾吾的样子,杨北业心中更加疑惑了。
“陛下,您有何事,但说无妨!”
渊帝叹了口气,道:“国库如今的情况,今日早朝,想必你也有所了解。”
“朕何尝不知道,户部算了一笔糊涂账。”
“泱泱大渊,绝不可能只剩下这么一点银子!”
“只是出兵一事迫在眉睫,眼下,朕没有时间去清查户部。”
“只能先凑出军饷,把这一仗打了,再从长计议——”
“对了,朕听说,那朱雀楼如今归在杨凌的名下,是吗?”
杨北业正边听边沉思渊帝所说的话,没想到渊帝竟话锋一转,突然把话题引导了杨凌身上。
“……嗯?”
“回陛下,杨凌的确在几个月前收购了朱雀楼。”
“不过,那小子似乎志不在做生意,收购后却很少往朱雀楼去……”
杨北业话刚说了一半,突然就意识到了问题的所在。
“陛下!您该不会以为,朱雀楼也是什么不合规矩的烟花之地吧?”
“您放心,那只是个普通的酒楼而已,偶尔还会举办诗会……”
渊帝苦笑不得。
“朕没有这个意思!”
“朕是听说,这朱雀楼乃是京城顶级的酒楼。”
“每个月营业额都不在少数。”
“况且,杨凌还有心将这几个月赚来的银子捐出……哦不,借出给国库,充作军饷!”
杨北业呆若木鸡,还以为自己听错了。
“什么?”
“陛下……您说的可是真的吗?”
这事儿自己怎么一点都不知道啊!
不对……
那小子明明中午一惊暗示过自己了!
他说了,军饷的事情他有办法,绝对不会耽误出征。
本以为他只是胡言乱语,安慰自己高兴而已!
没想到,他竟然是真能想出办法!
只是那小子根本没有经商头脑,朱雀楼再赚钱,所得的银子也没分到他的口袋里。
就在十天前,他还来府上哭闹着要找自己拿银子吗?
他说这话真的可信吗?
“陛下……此事……此事……”
若真是那小子信口开河,若他到时候说到却做不到,那就是欺君之罪啊!
比作为驸马去逛青楼可要严重的多!
那是杀头的罪名!
渊帝微微挑眉:“怎么?”
“镇国公该不会是替杨凌心疼这点银子吧?”
“朕说过了,这是借。”
“朕还会还给杨凌的!”
“当然不是!”
杨北业急忙否认道,“若是杨家能为大渊效犬马之劳,臣与杨凌都会赴汤蹈火,全力以赴!”
“若他真能拿出这一大笔银子,别说是借,臣让他全部都拿出来,捐给大渊!”
“只是……”
“臣这个孙子办事还不够牢靠,臣唯恐他说话不经过考虑,信口开河……”
渊帝默默撇了撇嘴。
从今日杨凌说话时那眉飞色舞的样子来看,这么一大笔银子,肯定是跑不了的。
但杨凌那厮都已经暗示那么明显了,要是自己强行叫他捐了这笔印子,那简直就是不要脸!
明知如此,又怎么可能让杨北业去劝他捐出来?
渊帝摆了摆手:“我大渊不是没有钱,只是现下一时半会儿拿不出这么多而已。”
“待朕彻查户部,充盈了国库,自会将银子还给杨凌!”
“只是……”
只是现如今,总不能让自己去向杨凌开这个口吧!
杨北业也不是个没有脑子的莽夫,见到渊帝这架势,他心里便已明白了个大概。
“陛下,臣明白了。”
“臣会将此事问清楚,若杨凌那孩子说的都是真话,臣一定先将军饷拿到手!”
听杨北业这样说,渊帝总算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那,就有劳镇国公了。”
“对了,这件事,朕只是凑巧听说了而已。”
“朕不希望杨凌知道,免得他觉得,朕给了他太大的压力……”
现在杨凌还不知道,那个经常向他买诗的人,就是大渊的九五至尊。
当然,渊帝也还不希望杨凌知道!
不然,自己就又少了一个能够无所顾忌说话的人。
杨北业将头一低:“是!”
“臣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