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朝堂上的博弈

作品:《穿书:我炮灰驸马夺气运,你大女主慌什么?

    “陛下到——”


    金銮殿内,庄严肃穆。


    群臣齐齐下跪,恭迎渊帝的到来。


    渊帝今日看上去心情不错,脚下步履轻快,颇有几分意气风发的模样。


    “诸位爱卿,平身吧。”


    他在龙椅上坐定,目光从群臣身上拂过,却在最前排的地方停住了。


    “丞相回来了?”


    曹政佝偻着身子,向前迈出一步,艰难地跪到了地上。


    “咳咳咳!”


    “臣身体抱恙,竟已请假半月有余。”


    “是臣之失职!”


    “还请陛下赎罪!咳咳咳……”


    曹政一激动,又忍不住咳嗽了起来。


    渊帝的眉头不动声色的皱了一皱,但还是挥手道:“丞相身体还在病着,赐座吧!”


    “不过,丞相今日回来的还真是时候。”


    说着,渊帝伸手一指,指向了另一旁垂首站着的杨北业。


    “正好!”


    “今日,朕要宣布一件大事。”


    “北羌频频来扰,强占我大渊土地,虐杀我大渊子民。”


    “朕作为大渊皇帝,绝不能坐视不理,任由其为所欲为。”


    “朕决议,封杨北业为北征大将军,十日后,亲率杨家军北上伐羌……”


    此话一出,瞬间引起了朝堂内劝谏四起。


    “陛下,三思啊!”


    “如今我国库空虚已是事实,若是陛下执意开战,那就是弃黎民百姓于不顾啊!”


    “是啊陛下!请您为活着的百姓多多考虑吧!”


    渊帝的表情倒是平静,毕竟朝臣会有如此的反应,他也不是第一次看见了。


    “镇国公已经制定了详尽的作战计划,此次开战,并不需要多少粮饷。”


    “对于我大渊国库剩余的银子来说,并不算什么!”


    此话一出,郑远山立刻站了出来。


    “陛下,您怕是有所不知啊!”


    “最新一批粮款昨日才刚刚分发下去,今日早朝过后,治理蝗灾的款项也要拨到灾区。”


    “下个月万寿节的支出,也要提前拿出来……”


    见郑远山又跳出来跟自己哭穷,渊帝简直不耐烦到了极点。


    “天下百姓如此疾苦,朕还有心思过这个万寿节吗?”


    “你且告诉朕,刨去你刚刚说的这些之后,国库内还有多少可支配的银子?”


    郑远山将脑袋贴在了地板上。


    “回陛下!”


    “最多……”


    “五万两银子!”


    渊帝倒吸了一口凉气。


    五万两!?


    开什么玩笑!


    偌大一个大渊,怎可能只剩下五万两可用的银子?


    见渊帝不信,郑远山急忙将账本掏了出来。


    “陛下,去年到今年的国账皆已在此!”


    “还请圣上明查!”


    郑远山的意思已经再明显不过了,这国库亏空,属实是各项支出太过庞大。


    并不是谁有意贪了银子,更和他郑远山没有一文钱关系!


    见渊帝脸色不是一般的难看,沉默半晌的杨北业站出一步。


    “启禀陛下,臣不需要多少兵马,更不需要多少军饷!”


    “三万兵,十天饷,臣可大胜归来!”


    按照杨凌那小子的说法,两千精兵足够。


    多出来的这些兵马,不过是为了迷惑对方多用。


    然而,杨北业话音刚落,就听见郑远山、宋淇等人哈哈大笑了起来。


    “三万兵?十天饷?”


    “镇国公莫不是在开玩笑吧!”


    “三万兵能干什么?”


    “这不是明摆着给北羌蛮子送吗?”


    “镇国公所言之幼稚,全似一副从未上过战场的模样!”


    更有甚者不惜出言讥讽道:“镇国公久不带兵,更是远离朝政,怕是早就已经老糊涂了吧!”


    “如今国库本就快要见底了,哪还有功夫陪你瞎胡闹?”


    “我真心奉劝镇国公,还是解甲归田,安度晚年吧……”


    嘲讽声一浪高过一浪,杨北业的脸上却是越发的坚毅不可动摇。


    说时候,这么点兵马和粮饷能否成事,他心里也在犯嘀咕。


    但时间不等人,北羌越发放肆,而他也在一天天的变老。


    若是再不抓住机会,那么国仇家恨,他此生是没有机会去报仇雪恨了……


    而且,除此之外。


    隐隐之中,他在心里还是愿意相信杨凌的判断!


    虽然这个小子从来都没有靠谱过,所说的话也总是真假参半,让人不敢轻信。


    但这一次,杨北业还是想相信他一次!


    “十年前,北羌可汗朝朗率二十万大军,以不可抵挡之势挥兵南下。”


    “大有一举席卷我大渊的架势!”


    “彼时我大渊建国不久,根基不稳,仅有对面一半的兵力。”


    “可尽管如此,我大渊还是拼死抵挡住了对面的攻势!”


    “如今,北羌还只是在我大渊边境有些小动作。”


    “若是对其视而不见,总有一天,他们会卷土重来!”


    说到这里,杨北业抬起眼来,从身后众人的脸上一一扫过。


    “你们都是大渊的巩固权臣,享天下百姓之养,就该为万民着想。”


    “如今百姓们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你们却能无动于衷!”


    “身为一个有血性、有抱负的男儿,这就是你们的答复吗?”


    杨北业音量不大,但却掷地有声,每一个字似乎都在责问着他们的灵魂。


    作为杨北业的旧部下,文忠也站出身来,向渊帝拱手道:“陛下!”


    “镇国公所言不错!”


    “微臣愿随镇国公一同北上,为大渊尽一份力!”


    啪……啪……


    文忠话音刚落,就听一旁传来一阵淅淅沥沥的鼓掌声。


    众人寻声看去,只见曹政一脸动容,在一旁用力的鼓着掌。


    “镇国公、忠勇侯,你们的话字字啼血,老夫听在耳里,只觉万分感动!”


    “大渊有你们这样的将相,实乃百姓之福、社稷之福!”


    说着,曹政站起身来,向渊帝行了一礼。


    “陛下!”


    “老臣虽出身文臣,但也被镇国公和忠勇侯的忠肝义胆所感动。”


    “老臣奏请陛下,恩准忠勇侯随镇国公一同北上征战!”


    此话一出,郑远山、宋淇等人皆是一惊。


    渊帝同样有些惊讶。


    “朕还以为,丞相会和其他人持相同观点。”


    “反对朕出兵之事!”


    “不不不……”


    曹政微微笑着,轻轻摇了摇头。


    “老臣认为,陛下的决断英明神武,所言极是啊!”


    “郑大人,你既为户部尚书,就请替陛下好好算一算。”


    “这五万两银子,可够镇国公带兵北上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