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飘雪剑

作品:《凡骨烬,敕天符

    背篓里那柄名为“飘雪”的剑,随着她的跑动轻轻磕碰着竹篓边缘,发出细微而悦耳的金属嗡鸣。


    刚冲出林荫,远远就望见师父云清子正静静伫立在竹篱笆围成的院门口。他一身青衫,身形挺拔如竹,阳光勾勒出他的侧影。


    他似乎并未刻意等待,只是恰好站在那里,目光平和地望着她归来的方向,嘴角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林莫凡心头一热,脚步更快了几分,几乎是冲到了云清子面前才刹住脚步。


    她微微喘息着,小脸因奔跑和激动而红扑扑的,眼睛亮得惊人。


    她仰着头,对云清子说道:“师父!师父!您猜我捡到什么宝贝了!”声音清脆,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


    云清子的目光早已扫过她背后的竹篓,那露出的剑柄和独特的寒气自然瞒不过他。


    但他依旧配合地露出些许好奇的神色,温声问道:“哦?凡儿在山里寻到了什么宝贝?让为师也开开眼界。”


    林莫凡立刻解下背篓,动作带着十二分的小心。


    她双手探入篓中,极其郑重地捧出了那柄飘雪剑。


    剑身离开竹篓的刹那,一股清冽的寒意似乎更盛了几分,周围的空气温度都仿佛下降了一丝。


    她将剑平举着,献宝似的递到云清子眼前:“师父您看,是一把剑,好漂亮的剑它上面刻着名字,叫‘飘雪’!”


    云清子伸出骨节分明修长干净的手,稳稳地接过了飘雪剑。


    他的动作看似随意,指尖却在接触到剑柄的瞬间,极其细微地停顿了一下,眼底深处掠过一丝难以察觉的异色。


    他并未立刻说话,而是将剑平托在掌心,目光沉静地审视起来。


    他的视线缓缓扫过剑身。


    那深邃的银灰色材质,非金非铁,布满玄奥的冰裂纹路,应当是由千年玄冰为主材炼制出的,整柄剑在阳光下流淌着内敛而锋锐的光泽。


    他的指尖轻轻拂过剑身靠近剑格处的“飘雪”二字,感受着那古老篆刻的笔锋与其中蕴含的一丝微不可察的凛冽剑意。


    他掂量了一下剑身的重量,又屈指在剑脊上轻轻一弹。


    “铮——嗡……”


    一声清越悠长的剑鸣再次响起,比在林莫凡手中时更加清晰,更加空灵,仿佛雪山之巅的冰泉流淌,又带着一种穿透灵魂的清冷。


    剑身微微震颤,空气中甚至凝出了几缕肉眼可见的淡淡白气。


    云清子微微颔首,眼神深邃。


    他并未解释这剑鸣的含义,只是将剑递还给眼巴巴看着他的林莫凡,“此剑材质特异,寒气内蕴,灵性暗藏,虽非神兵,却也非凡铁。


    “这柄灵剑出现在你面前,又被你轻易拔起,这便是你的机缘,好生收着,日后勤加练习,勿要辜负了它。”


    林莫凡连忙双手接过飘雪剑,紧紧抱在怀里,用力点头:“嗯,师父!我一定会好好用它练剑的。”


    云清子看着她珍视的模样,目光温和了些许,随即话锋一转:“不过,练剑之前,先要打好根基。”


    明日清晨,为师要检查你《引气诀》背得如何了,若有一字错漏……”


    他故意停顿了一下,看着林莫凡瞬间绷紧的小脸,才缓缓道,“便罚你多练一个时辰的站桩。”


    “啊?”林莫凡的小脸垮了一下,但立刻又挺直腰板。


    “师父放心,我背得滚瓜烂熟,一个字都不会错的!”她对自己过目不忘的本事很有信心。


    云清子眼中闪过一丝笑意,不再多言。他转过身,目光投向院子一侧,语气恢复了平常的淡然:“去沐浴更衣吧,水已备好,莫要耽搁太久,稍后还要学《百草经》。”


    林莫凡顺着师父的目光望去,这才惊讶地发现,就在她出去寻野菜的这小半天功夫里,院子靠近溪流的那一侧,竟又悄无声息地建起了一栋崭新的小竹楼。


    这栋竹楼与她之前住的卧房竹屋风格相似,却又更为精巧,林莫凡惊叹地看了起来。


    竹楼分为上下两层,结构清晰,底层两间,上层两间,由一道沿着屋侧盘旋而上的露天竹梯相连。


    竹楼整体显得轻盈而雅致,与周围的竹林、溪流和先前的小屋和谐地融为一体。


    林莫凡看得目瞪口呆。


    她知道师父有仙家手段,但亲眼目睹半日之内平地起楼阁,而且是为了她沐浴和读书这种“小事”,这份震撼和随之涌起的暖流,让她一时不知该说什么好。


    她抱着飘雪剑,愣愣地看着那栋新竹楼。


    “发什么呆?”云清子的声音传来,“这楼是为方便你读书和日常起居新建的,底层靠溪的那间是沐浴之所,引了活水,旁边一间可作杂物间或静室。


    上层两间,一间作你的书房,一间作你的卧房,以后你便住在此处。”


    林莫凡这才回过神来,一股难以言喻的感激之情涌上心头,鼻子微微发酸。


    她抱着剑,对着云清子的背影深深鞠了一躬,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谢谢师父!”


    云清子没有回头,只是摆了摆手,示意她快去。


    林莫凡抱着飘雪剑,快步走向新竹楼。


    推开底层靠溪那间屋子的竹门,一股带着水汽的清润气息扑面而来。


    屋内陈设简洁实用,一个用整块大青石凿刻而成的浴盆嵌在地面,盆边打磨得光滑圆润。


    一根剖开的竹管从墙壁引入,清澈的山泉水正汩汩流入盆中,水面上还氤氲着白色的热气。


    显然,师父不仅引来了水,还用某种方法加热了它,浴盆旁边放着一个小竹凳,上面整齐地叠放着一套衣物。


    她轻轻放下飘雪剑,走到竹凳前,拿起那套衣物。


    入手是柔软的棉布触感,不再是粗糙耐磨的灰布短打。


    这是一套适合她这个年纪小女孩穿的衣裳:素雅的鹅黄色上衣,配着一条同色系、绣着几片翠绿竹叶的裙子。


    旁边还有崭新的,同样柔软的里衣和一双干净的布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