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4章 点石成金

作品:《长生仙族:爷孙三代都是我自己!

    清晨,江少明带着几位周府家丁,策马离开了芦苇县城。


    此时,他已将明劲中期沉淀圆满,只差一个契机便能尝试冲击后期。


    然而最近这些日子,恩师石开山和大师兄魏山皆在外忙碌。


    由于无人指点,他决定利用这段空档,去各处产业巡视一遍。


    他先用了几天时间,将那些运转良好的产业一一巡视完毕。


    每到一处,掌柜伙计无不热情相迎,态度恭敬中带着几分讨好。


    “少东家”的称呼此起彼伏。


    这些人精都亲眼目睹了那场仓促却规格极高的订婚宴,心知肚明这位义子如今在周家的地位已然不同。


    自然不敢有丝毫怠慢。


    江少明也只是简单露面,听取汇报,勉励几句,稳定人心,并未过多干涉。


    处理完这些,他便将目光投向了此行的重点。


    位于城西三十里外的西山玉石矿。


    西山矿场规模不大,依山而建。


    当江少明骑着乌云踏雪出现在矿场入口时,矿上的大小管事早已得到消息,诚惶诚恐地列队等候。


    为首的是矿场的老管事,姓陈,头发花白,脸上刻着风霜的痕迹,眼神里带着几分疲惫和忐忑。


    “少东家亲临,小老儿陈贵有失远迎!” 陈管事带着众人躬身行礼,态度极为恭谨,甚至有些紧张。


    谁都知道这位新东家是来“处理”他们这块心病来了。


    江少明翻身下马,神色平静:“陈管事不必多礼,带我看看矿场和最近的产出吧。”


    陈管事连忙应诺,亲自引路。


    一行人先去了堆料场。


    只见场地上堆放着不少开采出来的原石,但大多色泽灰暗,质地粗糙,明显是低等料。


    库房里存放的成品玉料也多是些小件、杂色,品质平平,与王家“玲珑阁”里那些温润透亮的精品玉器相去甚远。


    “唉,”陈管事指着那些料子,叹了口气,声音里满是无奈,“少东家您也看到了。这两年,矿脉是越来越难采了。


    “浅层的好料子早年就挖得差不多了,如今往深里打,费工费力不说,出的还多是这些……下脚料。”


    “偶尔能出点像样的,也是小打小闹,撑不起场面。”


    “至于能雕琢大件、成色上乘的精品玉胚……已经快一年没见着了。”


    他顿了顿,补充道:“按现在的趋势和矿脉走向估算,这矿……顶多还能支撑个七八年,之后就得彻底废弃了。”


    江少明默默听着,不置可否,示意陈管事带他下矿洞看看。


    矿洞内光线昏暗,空气混浊,弥漫着泥土和石粉的味道。


    矿工们挥汗如雨,叮叮当当的凿击声不绝于耳。


    洞壁嶙峋,深入数十丈后,江少明能明显感觉到开采面的岩层变得异常坚硬,需要花费数倍的人力才能推进一点点。


    偶尔看到矿工凿开一片岩层,露出的玉质也多是斑驳混杂,难见纯净大块。


    “确实艰难。” 江少明点了点头,认可了陈管事关于矿脉枯竭和开采成本剧增的说法。


    这是自然规律,非人力所能轻易扭转。


    巡视完矿场,陈管事又引着江少明来到山脚下隶属于矿场的一家小型玉料铺子。


    这铺子除了售卖些矿上产出的低档玉料和成品,还兼营着“赌石”生意。


    将一些品相不明、但被经验丰富的师傅判定为“废料”或“低概率出玉”的原石,以极低的价格卖给想碰运气的人。


    正巧,一个穿着粗布衣裳的汉子,正满头大汗地捧着一块拳头大小、布满灰褐色皮壳的料子,正与伙计讨价还价。


    最终以几十个铜板的价格成交。


    汉子紧张地抱着石头,走到解石机旁。


    随着砂轮飞转,石屑纷飞,最终只露出零星几点浑浊的玉絮,连个像样的戒面都磨不出来。


    围观的几人发出一阵失望的嘘声,摇摇头散开了。


    “让少东家见笑了。”陈管事苦笑着解释:“这些都是矿上开采出来,经验老道的师傅们反复看过,断定没什么价值的‘废料’。


    堆着也是堆着,不如这样废物利用一下,多少能换几个铜板,贴补些矿工们的伙食。”


    江少明看着那汉子沮丧离开的背影,又扫了一眼角落里堆积如山的类似“废料”,若有所思。


    他忽然指着那堆废料,问陈管事:“这些料子,若按现在的卖法,平均一块能卖多少钱?”


    陈管事想了想:“品相稍好些,能骗……咳,能吸引些生客的,大概几十文。”


    “品相差的,也就十几文甚至几文钱,纯粹是添头。”


    江少明点点头,没再说话。


    他走到那堆“废料”前扫视了一会儿。


    片刻后,他招手叫来一个机灵的年轻伙计,低声在他耳边吩咐了几句。


    伙计面露疑惑,但还是依言照办。


    一段时间后。


    伙计将两块被“动过手脚”的石头,以及另外一块完全未动的同堆废料,交给陈管事。


    江少明道:“陈老,你看一看这三块玉料?”


    陈管事拿过三块玉料。


    只见一块玉石上露出了一个指甲盖大小的窗口!窗口磨开,浅浅地露出里面玉肉的一角,那抹玉色,竟出人意料地显出一丝温润的油光,质地看起来颇为细腻!


    而另一块石头,则磨开了一个更小的、如同针尖般的窗口,只露出一点点诱人的翠绿!


    另一块则是全蒙的料子。


    江少明道:“这块开了大窗,露出的玉肉看起来温润细腻,标价三百文;”


    “这块开了针尖小窗,只露一点翠色,标价五百文;”


    “这块全蒙料,品相一般,标价五十文。”


    “换做是你,或者一个想碰运气的买家,会选哪一块?”


    陈管事眼睛死死盯着那两块开窗料,尤其是那块露出温润玉肉的大窗口料,几乎是脱口而出:


    “自然是这三百文的!”


    “这窗口露出的玉质看着就舒服,有盼头!”


    “那五百文的……窗口太小,看不清虚实,风险太大。五十文的……看着就没什么希望。”


    伙计在一旁忍不住插嘴道:“可是管事,这些都是从废料堆里挑出来的啊!都是被师傅们判了‘死刑’的!”


    “废料堆里挑出来的?” 陈管事猛地一怔,随即仿佛一道闪电劈开了他脑中的迷雾!


    他死死盯着那被精心开窗、露出“好肉”的石头,又看看旁边那堆灰扑扑的废料,浑浊的老眼骤然爆发出惊人的亮光!


    “妙!妙啊!少东家!” 他激动得声音都有些发颤:“您这法子……简直是点石成金!废物……不,是化腐朽为神奇的宝术!”


    江少明微微一笑,继续道:“这还只是第一步,叫‘选择性开窗’。”


    “核心就是专挑原石中质地稍好、颜色较佳的部位开窗,避开裂纹和杂质密集区,把‘最好的一面’展示给买家看。”


    “注意开窗的大小,对于内部可能有杂质但局部有亮点的,开小窗吊胃口。”


    “对于局部玉质确实不错的,开大窗充分展示价值。”


    他顿了顿,看着陈管事眼中越来越盛的光芒,继续抛出更深的策略:


    “第二步,是玉料分层。”


    “用低端料子引流——”


    “对开窗后表现普通、但比全蒙料有吸引力的石头,直接标相对合理的价格。”


    “比如几十文到几百文。”


    “放在显眼位置,吸引新手或预算有限的小买家,走量。”


    “对那些开窗后表现惊艳、玉质看起来极好的石头,单独挑出来,精心擦拭。”


    “配上木托,放入店铺的‘精品赌石区’,标上高价。”


    “几两甚至十几两银子不等,营造稀缺感和高价值感,吸引有实力的玩家或收藏家。”


    随着江少明将这套组合拳娓娓道来,陈管事听得如痴如醉,呼吸都变得粗重起来。


    他仿佛看到了一条金光大道!


    这哪里仅仅是废物利用?这简直是开辟了一个全新的、利润丰厚的业务线!


    原本只能卖几文、几十文的废料,经过这番精心“包装”和“引导”,价值能翻上十倍、百倍不止!


    “高!实在是高!少东家您真是神了!”


    陈管事激动得连连搓手,恨不得立刻就去实施,“您这套‘赌石优化’之法若能在我这矿上推广开,绝对能盘活整个矿场!收益翻倍都不是梦啊!”


    他兴奋地说着,但随即想到什么,眼神又黯淡下来,带着巨大的遗憾叹道:


    “可惜……可惜啊!少东家您这法子好是好,就是……就是太吃料子了!需要海量的原石来支撑,才能形成规模,吸引源源不断的赌客。”


    “我们这西山小矿……产量有限,能用来‘操作’的废料也有限。”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空有屠龙技,却无龙可屠啊!”


    他捶胸顿足,惋惜之情溢于言表:“若是……若是能搭上玉器王家的线就好了!”


    “王家掌控着芦苇县乃至附近几县最大的玉矿群,他们矿上淘汰下来的‘废料’,堆积如山!”


    “若能拿到那些料子,再配上少东家您这神乎其技的法子……我的老天爷,那将是一笔何等惊人的财富!”


    “足以在赌石行当里掀起一场风暴啊!”


    “可惜,可惜……”


    江少明听着陈管事激动又惋惜的话语,眼神微动。


    在订婚宴上,他倒是和玉器王家的王珩聊过几句,搭上了交情。


    过几日倒是可以试着联络接触一番。


    不过法子就没必要直接拿出来了,这个法子可不能白白便宜了对方。


    他心中已然有了计较。


    “此事,容后再议。”


    “先把西山矿现有的废料,按此法操作起来。”


    江少明平静地吩咐道:“陈管事,你尽快挑选几个机灵、手稳、最好懂点玉性的伙计,教他们如何‘看皮’、‘选点’、‘开窗’。”


    “先从我们自己的废料开始练手,把流程摸熟。”


    “未来我有大用!”


    “是!是!少东家放心!小老儿一定办妥!这就去挑人!” 陈管事如同打了鸡血,干劲十足地领命而去,仿佛年轻了十岁。


    他仿佛已经看到西山矿场因为这“点石成金”之术而重现生机的景象。


    江少明看着陈管事的背影,又瞥了一眼角落里那堆即将被赋予“新生”的废料,却没有如他一般乐观。


    接下来,动乱将至,他很难有平静发育期的时间了。


    在这种情况下,他必须要想办法显露出一部分前世的知识,用来获得暴利,为乱世中存活,争取一部分的机会。


    解决了玉矿的燃眉之急,


    接下来,江少明准备去看看那间“归云酒楼,又是怎么个“云不归”法了。


    他翻身上马,乌云踏雪轻嘶一声,朝着芦苇县城的方向,绝尘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