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周兰花扭伤了腰

作品:《穿成猎户极品妻,别人饿肚我炫肉

    许氏晒黑了些,显得牙齿更白,那双眼睛很亮。


    “嫂子,不急,休息两天再去吧!铺子就在那里,又不会跑。”


    “不了,一想到能赚钱,我便不觉得累。”生怕林蓝不答应,又重申,“说好了啊,我们明天去开铺子。”


    果汁凳已经做好,徐永川的手艺很好,木板打磨得很光滑,没有一根毛刺。


    跟林蓝想象中的样子大差不差。


    “嫂子,你先别走,我给你尝点东西。”


    “什么呀?”


    林蓝鲜榨了一碗樱桃汁。


    一人分了些,“都尝尝看,看看味道怎么样?”


    许氏抿了一口,眼睛亮亮的,“这什么呀?酸酸甜甜,还怪好喝的。”


    其他人附和。


    徐永川:原来这玩意是用来榨汁的,媳妇儿脑子真好使。


    “这叫果汁,我用樱桃榨的。”


    “我觉得可以拿去卖,正好算店里的一个特色。”唐二牛抿了一口,谨慎出声。


    “主意是不错。这果汁挺甜的,估计放糖了,加糖咱们成本就上去了。……”价格肯定不便宜,会有人买吗?


    “官道上不缺达官贵人,尤其是那些大户人家的夫人小姐们,只要东西好,不愁没人买。”唐二牛说得头头是道。


    张晓云诧异的看了他一眼,“二牛,你还懂这些?”


    “都是听人说的,鹦鹉学舌罢了。”


    “我觉得你很有学问。等以后赚到钱,你继续念书,也不是不行。”


    林蓝看过他做的账,笔迹工整,账目也记得仔细,的确有两把刷子。


    唐二牛笑了笑,没说话。能养活自己跟妹妹,他很知足。


    接着,几人就果汁的定价讨论了一番。


    最后,定价十文钱一碗。


    林蓝说,果汁冰的更好喝,可用冰又没那条件。


    让他们用井水冰着也行,就是得时常换水。


    许氏把这话记在了心里。


    第二日,他们就去开了铺子。


    林蓝也去了,她想看看果汁卖得怎么样?


    “哎呦,你们总算来了。路过你们家铺子,却没米粉吃,总感觉少点什么。”


    “没法子,地里忙,不得不回去,各位多担待。对了,祁镖头,你们这又要去哪?”林蓝笑了笑。


    “去南边,朝廷前些日子开了海禁,很多番邦商队来往,我们这些日子想歇都没得歇。”


    “南边?是海边吗?”


    “差不多。”


    “番邦商队肯定带来了很多稀罕东西吧。”


    “可不,东西看着挺新奇的。而且,番邦人长得跟咱也不一样。那叫个高,比我们还高,还壮。眼睛是蓝色的,头发……”


    几个女人听得津津有味。


    尤其是张晓云,问了祁镖头好些问题。


    “祁镖头,我们铺子出了新品,你走南闯北,见识广,给点意见。”唐二牛则趁机推广果汁。


    “挺好喝的,就是我有个建议,你把这玩意推销给那些小姐夫人们,估计她们喜欢。我们这些大老爷们,不太喜欢这甜了吧唧的东西。”


    “我懂,这不是给你们尝尝么。”


    说着,又有人上了门。


    唐二牛立马就去了。


    好一通说和,人家爽快要了两碗。


    林蓝点头,这小子平时腼腆,到了铺子跟变了个人似的。


    不仅嘴甜,脑筋也灵活。


    就这样,果汁成了铺子的一大特色。加上天气又热,竟成了最畅销的饮品。


    ……


    “杨大哥,你怎么来了?”


    杨铺头金刀阔马坐下,“刚从府城回来,路过此地,进来看看。”


    “还愣着干什么,还不给杨大哥来碗果汁,解解暑气。”


    杨捕头环视了一眼屋子,座无虚席,“弟妹,你这生意真不错。”


    “小本生意,糊口罢了。”


    杨捕头一口一个弟妹的,铺子里的人都忍不住多看了两眼。


    更有人将袖口里的东西藏好,老老实实吃起了粉。


    许氏忙给他烫了碗粉,并加了好些酸笋。


    “杨兄弟,饿了吧,吃粉。”


    此后,他们铺子太平了很多。


    开玩笑,有县衙的铺头罩着,谁敢放肆?


    林蓝见铺子稳了,倒是没那么着急了,也不怎么上铺子了。


    就待在家里。


    “弟妹,永川呢?”张千山拄着拐,边走边喊。


    “他去庄子上了,怎么了?”


    “娘的腰扭了,我想让他给送去镇上瞧瞧。”张千山有些羞愧。


    他们才是亲子,照顾老人是他们的责任,可他现在腿脚不便。


    老二跟许氏不在家,只能靠永川夫妻了。


    林蓝没有二话,直接站起身来,“我送她去医馆吧。”


    “你行吗?”


    “没问题,我赶了一段时间的牛车,熟练得很。”林蓝套好车,就扶着周兰花上了车。


    周兰花不愿意去医馆。


    “扭伤而已,小事儿,养养就好了,花那冤枉钱干啥?”


    “舅母,你就别嘴硬了,脸都白了,还说不疼。你年纪大了,更得好好养着才是。要是落下毛病,以后可怎么得了。”


    不由分说,半拽半扶,把她弄上了牛车。


    周兰花既熨帖又无奈,“你这孩子,那你慢着点啊。”


    “我知道。”


    林蓝赶着牛车,来到熟悉的药铺。


    “小娘子,你许久不曾来了,又是来卖药材的?”伙计热情地迎上来。


    “不是,我舅母扭伤了,想让老大夫给看看。”


    “那你们去内室吧。”


    老大夫查看后,立马施了针。


    并说,“还好来得及时,要不,你这淤血不散,以后可有得受。时间长了,想治都不一定治得好。”


    周兰花一阵后怕。没想到,她今天得了外甥媳妇的济。


    “你别动,这针得留一会儿。”老大夫说完就离开了内室。


    “舅母,还难受不?”


    “好多了,小蓝,今天多亏了你。要不我这把老骨头怕是折了。”


    “舅母,都是一家人,说什么见外话。”


    “老大夫,我来拿药。”


    听这声音很耳熟!


    “吃了药好些了吗?”


    “还是那样,不准,上次两个多月都没来。大夫,你这次能不能……开重点?”她快没钱了。


    这点钱,还是偷偷攒下的。


    “药讲究个循序渐进,太猛了,怕你身子受不住。你这毛病也不是一天两天了,病去如抽丝,哪能一副药就治好?”


    周兰花……


    “白小玲!你个毒妇!”


    “舅母,你别激动。”


    “你们怎么在这?”白小玲猛地掀开帘子,吓了一大跳。


    林蓝无视她。


    周兰花则恨不得撕了她。


    “你们来多久了?”


    “从你跟老大说月事不调开始,……”


    白小玲脸色煞白,“你们都听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