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5 章 收古玩
作品:《火红年代,情报系统助我成首富》 次日一早,于建华再次去报社旁边的饭馆等梁伟。
等了不到三分钟,就见梁伟背着包走进门。
于建华立刻冲他招手:“梁记者,今天我请客。”
梁伟走到他对面坐下,严肃道:“稿子已经通过审核了,印刷在今天的晨报上。”
于建华点头:“不是因为那个事,是想再送你个大新闻!”
梁伟摸了摸下巴,狐疑地问:“这次又是谁?你可别给我弄个假新闻。”
于建华将面前装包子的盘子推到他面前,笑着说:“下午多带几个人,再带上相机到东单国贸商场后门等着。”
梁伟琢磨了下,决定再相信于建华一次。
毕竟上次吴大旭这个新闻,于建华也没忽悠他。
吴大旭和于建军这个事件很有划时代意义,旧时代的约定俗成和新时代的合约的碰撞。
他绞尽脑汁写的稿子得到了主编的赏识,希望这次于建华还能给他提供一个大料。
两人吃完早餐,就各自分开。
于建华直奔小仓库,刚到仓库门口就遇到了于建军。
于建军正坐在三轮车上啃包子,见到他进来赶忙吃掉最后几口包子:“我昨天忙了一天,把四合院搬家那两户人家不要的东西全买了回来。”
“不少呀!”
于建华不禁有些惊讶。
这年头都不富裕,他还以为一天收不了多少东西。
于建军绷着脸说:“我把那三百块钱都花了,所以他们很痛快地把东西都卖给我了。”
于建华咋好实现,他这个弟弟虽然憨,但实在得很。
“系统,这里面有没有古玩?”
于建华在心里问道。
【最里面桌子上的木盒子,实际是个清官窑瓷器梳妆匣,有人在瓷器外面包了层木材,伪装成木盒。】
系统的声音让于建华心中一震。
之前为了将手里的古玩卖个好价钱,他在黑市时经常和周围摊主聊天。
所以他自然知道,这年头最贵的几样古玩,分别是明清官窑瓷器,玉器,古代与近现代字画,其中数瓷器最贵。
他激动地打开木盒子,发现里面还有茶沫子,以前肯定被当茶罐子用了。
他怕把瓷器弄坏了,小心翼翼地将木料剥落,露出里面四四方方一个瓷器匣子。
“青花瓷。”
于建华对瓷器了解不深,但在书中见到过青花瓷的图片和描述。
他又将瓷器翻过来,看后面的落款,上面清楚分两行竖着了“大清康熙年制”六个楷书款大字。
“这个落款和爷爷给于继海的梅瓶落款很像。”
于建军也凑过来,好奇地说。
于建华激动地问:“梅瓶落款写的什么?”
“大清光绪年制。”
于建军仔细回忆了下,得意道:“光绪都得叫康熙祖宗,这个瓷盒子肯定比他那两个瓶子值钱!”
于建华摇头:“梅瓶价值还是很高的,我先打听下价格,你继续收东西。”
“有空再去旧物市场收点旧家具啥的,很多家具的料子都很好。”
于建军慎重点头,好奇地问:“那这个盒子能卖多少钱?”
于建华琢磨了下:“这得看在哪卖,瓷器是国际收藏界的硬通货,认知度很高,但我不想卖到国外去,这是咱们老祖宗留下的东西。”
“但在文物商店或者友谊商店,最多只能卖千八百块,有点亏了,我得琢磨琢磨。”
于建华深深地感慨自己的渠道还是太窄了,完全没注意到于建军被震惊的表情。
他这堆几乎塞满小仓库的家具,总共才花了三百来块。
就这么个瓷匣子就能卖上千块,他大哥还嫌吃亏,他着实惊呆了。
于建华沉默了片刻,决定先从长计议,反正他暂时不缺钱。
他在心里问系统:“还有别的吗?”
【最大的木头衣柜侧板、背板、底板夹层里的瓷板组合在一起,是一副梅兰竹菊的瓷屏风。】
【你右手边那幅《春童传新禧》的画框里藏着一幅郑板桥的《墨竹图》。】
【门口桌子下面那个泥盆里混了四十二颗金珠,串起来正好组合成一对连珠镯,建议找专业人士修复。】
【……】
于建华满意嗡嗡的,突然觉得于建军这家伙虽然憨憨的,但运气真好。
他将小仓库的门关好锁死,把仓库里的灯点着,撸起袖子开始干活。
于建军刚开始还一脸茫然,但很快他就发现于建华,能非常准确地从各种犄角旮旯里找到古玩。
忙活了两个小时,于建华总算把所有隐藏起来的古玩全扒拉出来。
“你找个稳妥的东西,给他们装起来,别弄坏了,这些古玩了都老贵了!”
于建华扶着腰,累得腰酸背疼。
于建军见状点了下头,不知道从哪翻出一个锤子,将被拆开的大衣柜重新钉了起来。
他们小心翼翼将这对东西放进柜子里,又用别的东西把柜子压住。
于建华看了眼时间,已经快中午了。
他立刻招呼道:“先去吃饭,吃完饭你继续去收获,我下午还有别的事。”
于建华应了一声,忙活了一上午,他也累得够呛。
两人到附近小餐馆点了一盘小酥肉和六个肉包子,于建军三口一个包子,六个包子他自个全吃了。
“大哥,我就是一时没忍住!”
他有点尴尬,耳朵都红了。
于建华摆摆手:“能吃是福,这点东西我还供得起。”
“尽管敞开了吃。”
他招呼饭店老板又上了六个包子,于建军有些收敛只吃了一个。
两人吃完饭,于建华又给了于建军三百块,就急匆匆蹬着自行车朝东单百货商场赶去。
他直接去了后门,发现梁伟和两个青年正蹲在角落里。
大冬天的,三人都冻得满脸通红。
于建华跑到附近的小饭馆买了三碗油茶面,给三人端过来。
原本梁伟还想和他抱怨,说好了下午这里有大新闻。
他们三个在这等了一个来小时,啥事都没发生。
但人来请他们喝油茶面,他也不好说啥。
他闷头把油茶面都喝了才忍不住问:“你的消息会不会有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