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叶士杰与沈明文,未来双帝师的压迫感

作品:《重生选纨绔当爹!结果养成皇帝了

    八月,酷暑难消。


    秦王府的书房里也放上了冰块,宋裕打从早上下完朝回来,就抱着书一坐坐到夜色渐深之时,中间用膳也都是在书房草草用上几口。


    “王爷,叶大人又给郭府送了许多题册。”


    六喜抱着一大堆题册艰难的踏进了书房,“叶大人还给您传了口讯,说院试会有皇上亲派学政为主考官,既不知主考官喜好,您就要更刻苦的准备才是,这些题册只是其中一小部分,后续他会陆续送到郭府。”


    吧嗒——


    一滴墨水落在宣纸上,晕染出了一片墨色。


    “本王知道了。”


    宋裕的声音里都带上了几分有气无力。


    好样的叶士杰。


    宋裕刚消化完自己备考强度陡增的消息,六喜的声音又再次响起,“王爷,沈大人也派人送来了题册,也传了口讯......”


    看到题册的数量,宋裕顿时觉得天塌了。


    “本王上次不是让你去跟沈明文说了,说叶士杰也给本王送了许多题册吗?”


    “奴才是说了。”


    六喜也一副有口难辩的模样,“可沈大人说,他连科举会试的主考官都做过,经验比叶大人丰富的多,若是王爷时间不够,可以多做些他送来的题册。”


    宋裕闻言直接被气笑了。


    这就是两个文学泰斗的纷争吗?


    “知道了,本王会好好做的!”宋裕咬牙切齿的开口,他算是明白了,就算自己不吃不喝的做题册,也赶不上这两人送题册的速度。


    宋裕手中的笔快速的动着,似乎要把纸上给磨出火花来。


    血泪经验。


    不要同时拥有两个强大的夫子。


    ......


    另一边,紫宸殿。


    “皇上,孙宥贪墨的粮食都吐出来了,臣已经派人把粮食送去漠北,交由顾小将军来派发给百姓们。”


    听到沈清平的话,元祐帝拿着折子的手顿了顿。


    “说起来,顾明宁也有许多年不曾回京了。”


    顾明宁,顾征的长子,年仅十五岁便提枪离京前往漠北,一去便是五年。


    “回皇上,有五年了。”


    元祐帝闻言瞄了沈清平一眼,“你突然提到他,是顾征跟你说他想儿子了?”


    就沈清平这个比他爹还狐狸的模样,又怎会平白无故提到顾明宁?


    “不是顾将军想儿子了,是郡主说让顾小将军来发粮最稳妥,发完粮后顾小将军也能回京一趟,替漠北百姓谢过皇上圣恩。”


    驻守在外的将军无召不得回京,这次放粮是个极好的理由。


    “阿欢提的极好,那便让顾明宁回京一趟吧。”


    元祐帝笑了笑,“果然朕的阿欢就是最心细和良善的人。”


    沈清平抽着嘴角离开了紫宸殿,他提皇上就要追问到底,郡主提就是心细良善。


    人跟人之间的差距,果真是一道鸿沟。


    顾府。


    “皇上真的同意了?”顾征一脸激动,顾明琉更是直接哭了起来。


    “我怎会诓骗顾将军,不过顾小将军应当在京城待不了多久,恐只有一两日的功夫。”沈清平看着眼前顾家人的模样,忍不住叹了口气。


    外面人赞一句忠烈,其中的代价只有顾家人才能体会。


    “能见一面就好,见一面就好。”顾征衣袖下的双手都在颤抖,“此番多谢郡主和小沈大人了。”


    “顾将军,之前我大哥的事情......”


    “一笔勾销。”


    顾征毫不犹豫的开口,“我就当此事从未发生过。”


    “多谢顾将军。”


    ......


    次日,秦王府。


    院子里的老树下,宋时欢和沈清平这对师徒正在棋盘上对弈,迎春和抱夏在一旁为两人扇着玉骨扇。


    抱夏一想到现在为了让王爷安心准备科举,郡主和小沈大人都不敢在书房下棋,脸上就忍不住沾上几抹笑意。


    “郡主提议让顾小将军回京,不仅让顾家有片刻的团聚,又能彻底溶解顾家对沈清辉的怨念,一举两得。”


    “不对,沈顾两家还都会感念郡主恩德,应是一举三得才对。”


    听到沈清平的话,宋时欢笑着执棋,“我只知道五年匆匆而过,父亲想儿子,妹妹想哥哥,哥哥也想念着家里。”


    “上体天心,下顺人伦,方为正理。”


    棋子落在棋盘上,沈清平脸上的笑意越发扩大了起来。


    谁又能知道,眼前这个能在棋盘上把他杀的难以匹敌的强手,竟然是个十一岁的小姑娘。


    “对了,铜陵县救出来的那些被拐的女子大多都送回各自家里了,唯有一个......被关在青楼里受了惊吓,迟迟不肯开口说出家在何处。”


    “可是当时那个被关在柴房里的姑娘?”


    宋时欢执棋的手微顿。


    “正是。”


    “我去瞧瞧她,现在就去。”


    沈清平闻言脸上闪过一抹意外,似是没想到郡主如此急切的要去见那个不肯开口的姑娘。


    ......


    小姑娘看起来约莫跟宋时欢一般大,被暂时安顿在了一处宅院里。


    看到眼前瘦骨如柴的小姑娘,宋时欢心尖微颤。


    上辈子她也没日没夜的被关在柴房里,吃不饱饭睡不好觉,动辄就是一顿苛责打骂。


    所以她对眼前这个小姑娘印象最为清晰。


    听到动静,小姑娘又往角落里缩了缩,浑身上下毫无半分安全感。


    “我是福安郡主,你应当见过我。”


    听到宋时欢的话,小姑娘抬头看了过来,本黯淡无光的双眼顿时亮了起来,开口说了被救出来后的第一句话:


    “我知道您,是您把我救了出来。”


    她在青楼被救出来的时候,正巧听到了眼前的郡主号令查抄杜家的声音。


    “你叫什么名字?家住在哪里?”


    见小姑娘愿意开口,宋时欢脸上露出了笑意。


    “我叫莫雨,我以前住在莱津府向姚县。”


    莱津府......


    屋外的沈清平不知为何,突然有了一股不大妙的预感。


    莱津府正是沈清辉去任职知府的地方。


    而宋时欢心脏也猛地传出一阵钝痛。


    “莱津府向姚县,那我派人送你回家好吗?”


    宋时欢话音刚落,衣袖就被莫雨小心翼翼的拉住。


    “我......我娘去世了,爹把我卖给了人贩子,我......我想回去取回娘亲的遗物,但我没有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