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三女再发力

作品:《重生78:开局揍村霸,香软村花抱回家

    陈兴的分析,让李月柔那颗担忧的心,也渐渐安定了下来。


    “好,兴哥,我都听你的。”


    她看着陈兴,眼里是无条件的信任。


    “你需要我做什么?”


    “我需要你,当好我的大管家。”


    陈兴看着她,说道:“钱,你随便花。”


    “人,你随便招。”


    “我要你用最快的速度,把我们的大后方建设好。”


    “无论是工人招聘,还是后勤保障,都不能出任何的纰漏。”


    “兴哥,你放心,我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


    李月柔郑重地点了点头。


    “还有。”


    陈兴又想起了什么。


    “把我们之前,扳倒马东梁的那个‘功臣’王二,也给‘安排’一下。”


    陈兴的眼神,闪过一丝冷意。


    他从来都不是一个心慈手软的人。


    对于这种,为了钱可以出卖一切的内鬼,该解决,就得解决。


    ……


    陈兴的扩张计划,在整个兴龙集团内部,迅速地推行了下去。


    李月柔作为集团的“后勤总管”,承受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她几乎是二十四小时连轴转,吃住都在厂里。


    招聘,是她面临的第一个难题。


    产能要翻十倍,工人的数量,至少也要翻五倍。


    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宝山县就这么大,有经验的电子厂工人,早就被兴龙集团给挖光了。


    无奈之下,李月柔只能将招聘的范围,扩大到周边的几个县市。


    她亲自带着人事部的人,跑遍了周边所有的劳务市场和技术学校。


    甚至,还开出了一个,在这个年代堪称是天价的“推荐奖”。


    只要是厂里的老员工,能推荐一个合格的新工人入职,就能拿到五十块钱的奖金。


    这个政策一出,整个宝山县都轰动了。


    无数赋闲在家的年轻人,和那些在国营厂里,拿着死工资,混日子的工人,都削尖了脑袋,想挤进兴龙集团。


    短短半个月的时间,李月柔就招到了超过五百名的新工人。


    解决了“人”的问题,紧接着就是“钱”和“物”的问题。


    五百多名新工人,光是每个月的工资,就是一笔天文数字。


    再加上扩建厂房,采购新的生产线,和堆积如山的原材料订单。


    公司的账面上,那笔因为品鉴会而回笼的巨款,就像是流水一样,哗啦啦地往外淌。


    李月柔每天看着那些财务报表,都觉得心惊肉跳。


    她好几次都想去找陈兴,让他把步子放慢一点。


    但每次看到陈兴那副,充满了自信和从容的眼神,她到嘴边的话,又硬生生地给咽了回去。


    她选择,无条件地相信这个男人。


    而负责原材料采购的杜秋韵,同样是忙得脚不沾地。


    生产规模的扩大,意味着对电子元器件的需求量,也呈几何倍数的增长。


    她之前联系的那些省城的供应商,已经远远无法满足,兴龙集团现在的胃口了。


    杜秋韵只能带着她的采购团队,开始面向全国,寻找新的,更稳定,也更优质的供应商。


    她发挥了自己在供销社工作时,锻炼出来的,善于跟人打交道的优势。


    跑遍了周边各个邻省。


    坐着绿皮火车,啃着干馒头,一家一家地去跟那些,国营的大型电子元件厂的领导谈判。


    她不像别的采购员那样,一上来就摆架子,吃拿卡要。


    而是用她那温婉可人的气质,和真诚到骨子里的态度,去打动每一个人。


    她会记得每一个厂领导的喜好,会给他们的家人带去宝山县的土特产。


    她也会在谈判桌上,据理力争,为公司争取到最优惠的价格和最好的供货条件。


    一个月下来,她整个人都瘦了一圈,皮肤也黑了不少。


    但她却成功地,为兴龙集团,建立起了一条,稳定而又高效的原材料供应链。


    当她拖着疲惫的身体,带着一份份签好的,总价值超过百万的采购合同,回到宝山县时。


    陈兴亲自开着车,去火车站接她。


    看到她那憔悴的样子,陈兴的心里,也是一阵心疼。


    “秋韵,辛苦你了。”


    他接过她手里的行李,很自然地,就将她那有些瘦弱的肩膀,揽进了自己的怀里。


    杜秋韵靠在他的胸膛上,闻着他身上那熟悉的,让她安心的男人气息。


    感觉自己这一个月来,所有的疲惫和委屈,都在这一刻,烟消云散了。


    “陈兴,只要能帮到你,我……我不辛苦。”


    她的声音里,带着一丝哽咽,和浓浓的满足。


    ……


    而负责对外公关和市场营销的苏媚,则将“五星彩电爆炸”事件的能量,发挥到了极致。


    她先是代表兴龙集团,向所有购买了“五星彩电”而蒙受损失的消费者,表示了慰问。


    并且,高调地宣布。


    所有持有“五星彩电”购买凭证的消费者,都可以来兴龙集团,免费兑换一台,全新的“兴龙一号”彩色电视机!


    这个消息一出,整个省城再次哗然!


    “什么?免费换?真的假的?”


    “兴龙集团也太仗义了吧?这等于是,在替五星电器厂,那个烂摊子买单啊!”


    “这才是真正有担当,有良心的民族企业啊!”


    “以后买电视,就认准‘兴龙’牌了!质量好,服务还好!”


    一时间,兴龙集团的口碑,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顶峰。


    那些原本还因为“五星彩电”的低价,而有些动摇的消费者,此刻全都成了“兴龙”最忠实的拥趸。


    而那些,因为爆炸事件,而遭受了巨大损失的消费者,更是对兴龙集团感恩戴德。


    他们自发地组织起来,举着“感谢兴龙集团,国货之光”的横幅,敲锣打鼓地,走上了省城的街头。


    那场面,比任何广告,都更有说服力。


    苏媚趁热打铁,立刻就在省城最繁华的商业区,开设了第一家“兴龙电视机”的品牌直营店。


    开业当天,场面火爆。


    店门口,前来咨询和购买的市民,排起了长龙。


    店里面,那些免费前来兑换电视机的“五星彩电”受害者,更是现身说法,将兴龙电视机的质量,夸上了天。


    直营店开业不到三天,就卖出去了超过三百台电视机。


    销售额,突破了六十万!


    苏媚的这一手,堪称是教科书级别的危机公关和营销案例。


    她不仅没有花一分钱的广告费,就将兴龙集团的品牌形象,给牢牢地树立了起来。


    更是将竞争对手的危机,转化成了自己的商机。


    将原本属于竞争对手的客户,全都给转化成了自己的忠实粉丝。


    这一系列的操作,看得陈兴也是暗自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