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老夫有事相求
作品:《饥荒年:我带娇妻屯粮,你让我争霸天下》 “宰相大人,今早的沙土,可还吃的满意?”
由于今天需要送别前线将士,所以早朝也就暂停一天。
从城外回来之后,官员们各回各家,唯有太师吴鸿拐了个弯,来到宰相李纲的府邸。
李纲倒也不意外,毕竟作为一起共事多年的老搭档,老对手,之前二人对视的一眼,已经把见面的时间地点定好了。
此时,在宰相府书房之中,两人对坐品茶,茶还没进嘴,吴鸿先来了这么一句。
想想都让人觉得憋气窝火的话来。
“滋~”
宰相大人一小口茶进肚,晃晃脑袋道:
“今年的茶……不错。”
似乎完全不在乎太师故意恶心人的行为。
吴鸿一笑,也喝了一口茶——太师的反应一大半在他预料之中。
作为在官场混迹了大半辈子的李纲,什么样的气没受过,什么样的亏没吃过?
可是他既然直到今朝仍然屹立不倒,自然有超乎常人的度量,至少太师这种程度的挑拨还是对他无效的。
“吴大人,不管怎么说,石大人是为了江山社稷,甘愿奔赴前线的,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敬仰。”
“您若是喜欢喝我家的茶,请随便品尝,若是仅仅为了发发牢骚,说说同僚的坏话,请恕老夫公务繁忙,就不多奉陪了。”
李大人一脸正气,拿出了宰相百官榜样的架子。
看着宰相一脸正气的模样,吴鸿嘴角一撇,心中暗骂这个老东西装正经。
不过随即换上一副微笑道:
“宰相大人误会了,我好歹也是当朝太师,怎会做那在人背后挑拨之事?”
“今日来您府上,主要还是为了尝尝新茶,别说,这茶香味浓烈,苦中带甘,很明显是来自江南的顶级嫩叶。”
“我听说宰相大人在江南的产业,如今经营的有声有色,还有传闻说,但是江南一地的繁荣程度,就有‘小京城’的美誉……”
李纲的双眼本来微眯,尽显高人风范,可当听到太师的后半句话时,他的双眼突然睁大,气愤道:
“胡说八道!”
“这定是一些别有用心之人的毁谤,吴大人,应该不会相信吧?”
太师笑着点点头:“老夫自然不会相信,即使是真的,也绝不会随便告诉别人的。”
“不过,今日来大人府上,除了品茶之外,其实还有件小事相求……”
宰相李纲一副“我就知道”的表情,语气微冷道:
“若是国家大事,太师但说无妨。”
“嘿嘿,确实和国家大事有关,尤其是和西北用兵一事,有很大的关联。”
“要知道,那楼兰军队本身的实力不足,完全靠着新换了兵器,才打了我大秦军队一个措手不及。”
“倘若给我儿……给吴将军一点时间重整旗鼓,未必不能反败为胜,收复失地。”
“可那石文远偏要横插一脚,分明是为了争夺功劳,图谋军权……”
宰相瞥了太师一眼,心中充满了鄙夷:
“你们这一对父子真是极品。”
“儿子草包一个,手握数倍于敌军的精兵,被人打的丢盔卸甲,打输了还要想了一个多月,才想明白是怎么输的。”
“而当爹的不但不思自省,反而怪罪起去前线给你儿子擦屁股的石文远,简直脸都不要了。”
太师吴鸿接着道:
“为了杜绝石文远这种无耻的作法,还请宰相帮个小忙,在他的粮草方面想想办法。”
李纲面露惊愕之色:
“粮草?”
“粮草除了随军携带的三个月粮草,就是朝廷后续运往西北的份额了。”
“我又能有什么办法?”
太师陪笑道:
“西北军中的粮草,有魏知章调度,想必那石文远占不到什么便宜。”
“主要是朝廷调拨的粮草,李大人能不能想想办法,在份额山减少一些……”
李纲双眉一立,严词道:
“太师这是说什么话?”
“兵者,国之大事,岂能儿戏?”
“如果因为粮草供应不足,导致前线士兵打了败仗,那我这个宰相还有什么颜面执掌朝纲?”
“此事再不要提了!”
“呵呵呵,”宰相的反应,也在太师的预料之中,毕竟斗了这么多年,李纲喜欢装一下这一点,吴鸿比谁都清楚。
“宰相大人,别急啊。”
“我可以保证,如果这次石文远无功而返,分不走军功的话,您江南产业生产的兵器和甲胄,军中再订十万套如何?”
“这可是上百万两银子啊,即使我身为太师,也难免心动……”
宰相摆摆手道:
“实不相瞒,如今我手下工匠已经忙不过来了,前一阵还接了一笔订单,光是铠甲就定了上万套……”
“老夫的兵器,根本就不愁卖。”
太师眼珠一转,又道:
“大人,如今户部的主事之人年老体衰,说不定随时可能退休,我知道大人对这个位置垂涎已久,如果大人同意我可以帮忙向陛下推荐人选……”
宰相李纲摇头道:
“西北的军粮,并非我一人说了算,更何况还要送到太后面前核准,马虎不得。”
“李大人,老夫相信你有办法解决的。”
吴鸿锲而不舍,但李纲就是默默摇头,似乎觉得他提出的筹码远远不够。
被逼无奈下,一丝狠厉从太师眼中闪过,他状若无事道:
“唉,这打仗最费的,无疑是白花花的银两。”
“如今西北高级,无论征兵还是买粮,都需要大把的赋税。”
“江南的赋税一向是朝廷的重中之重,不过我怎么听说,在江南一地,有人故意逃税,放着年入百万的产业,愣是一分钱税都收不上来……”
说到这个份上,宰相的脸上终于变色,他看向太师的眼神已经满是警惕和提防:
“太师,你到底想要说什么?”
“李大人,老夫想说的,都已经说完了。”
“你我都是聪明人,正所谓响鼓不用重锤,我的意思你应该懂。”
说着,吴鸿慢条斯理的又喝了一口茶:“果然好茶,可惜有些凉了。”
“李大人,别看你我在朝中看似争斗不休,但其实和石文远相比,你我本是一条船上的人。”
“不除掉他,倒霉的是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