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只出个故事和点子
作品:《七岁小神童,我在古代当卷王》 王员外那双精明的眼睛,在林秀的脸上来回地刮,好比一个经验老到的屠夫,在掂量一头猪能出多少斤肉。
他心里的算盘,打得噼啪作响。
这小子,是个人才。
不,是鬼才!
可他越是鬼才,就越要牢牢攥在手心里!
“既然是合作,自然要明算账。”
王员外脸上挂着商人独有的,和善又狡猾的笑容,“这生意,我王家出钱、出人、出铺子。你,只出个故事和点子。”
他手指在桌上轻轻敲击,每一下,都敲在人心坎上。
“你说,你想要几成?”
这个问题,是试探,更是陷阱!
要多了,是贪得无厌,不知好歹。要少了,又显得自己没分量,没底气。
林秀心里跟明镜似的。他知道,这不仅是在谈钱,更是在谈他以后在王家的位置。
他没有丝毫犹豫,对着王员外,恭恭敬敬地深鞠一躬。
“回老爷。小人只出个虚无缥缈的故事,好比那盖房子的图纸。真正搬砖砌墙,风吹日晒,还得靠老爷您的人脉和家业。这生意,若是能成,全是老爷您的功劳。小人不敢贪功。”
他抬起头,脸上是符合他年龄的真诚和几分惶恐。
“小人斗胆,想讨个二成。就当是老爷赏给小人读书买笔墨的钱。”
二成!
王员外眼中的精光,猛地一闪!
他预想过林秀会狮子大开口,会讨价还价,却唯独没想过,他竟会把姿态放得如此之低!
这小子,非但不贪,还懂得把所有的功劳和脸面,都推到主家身上!
这份心智,这份眼力见,哪里像一个七岁的孩子?这分明是个在人情世故里浸透了百八十年的老狐狸!
“哈哈哈哈!”王员外再也忍不住,抚掌大笑,那笑声里,是毫不掩饰的欣赏和满意,“好!好一个不贪功!你这孩子,对我胃口!”
他大手一挥,豪气干云:“二成太少,委屈你了!这样,你我五五分账!我王某人,绝不占你一个孩子的便宜!”
五五分账?
林秀心头一凛,面上却立刻露出受宠若惊的表情,连连摆手。
“使不得!使不得!老爷,小人年幼,德不配位,拿多了,怕这泼天的财运压不住,反而折了福分。小人更想跟在老爷身边,学学您做生意的本事,这比给多少金山银山都强!二成,足够了!真的足够了!”
这番话说得,更是滴水不漏。既捧了王员外,又表达了忠心和上进。
王员外看着他,心里愈发火热。
这样的麒麟儿,若是能为我所用,何愁王家不更上一层楼!
他心里打定了主意,脸上却故意露出一丝为难,存心要卖林秀一个天大的人情。
“你这孩子,就是太实诚。”他叹了口气,“这样吧,五成你不要,我也不强求。三成!你拿三成!这事就这么定了,不许再推辞!”
他说完,又好像突然想起了什么,话锋一转,看似随意地问道:“对了,说起来,你爹前几日来给你赎身。我瞧他也不容易,就跟他开了个玩笑,说要一百两银子才能放人。这事,你不会怨恨我吧?”
来了!
真正的考验来了!
林秀心中冷笑,面上却立刻露出了感激的笑容,那笑容,纯净得没有一丝杂质。
“老爷说笑了。小人怎会怨恨您?”
他看着王员友那双探究的眼睛,不卑不亢地说道:“赎金越高,只能说明,在老爷心里,小人越值钱。这是老爷看得起我,小人高兴还来不及呢!”
漂亮!
王员外在心里,为这句回答,狠狠喝了声彩!
不怨不妒,反以为荣!这等心胸,这等气魄,将来必非池中之物!
他彻底放下心来,也抛出了自己真正的目的。
“好!说得好!”王员外猛地一拍大腿,“既然你如此识大体,我王某人,也不能小气了!”
他站起身,走到林秀面前,脸上是前所未有的郑重。
“那一百两的赎身银子,我不要了!我不仅不要,我还要亲自教你做生意的本事!把你当半个儿子来培养!”
林秀的呼吸,猛地一滞。
他知道,这天底下,没有白吃的午餐。
果然,王员外接下来的话,就像一张无形的大网,将他死死罩住。
“但是,我有一个条件。”
王员外的声音,带着不容抗拒的威严。
“从今天起,你留在王家,做文斌的伴读,潜心辅佐他。这十年之内,你不许离开王家半步。”
“十年之后,你若想走,我不仅亲自送你,还会再给你一千两银子,作为你这十年辛苦的报答!你,可愿意?”
十年!
他要用十年,用一个看似天衣无缝的恩惠,把我死死地锁在王家,给那个蠢儿子当一辈子的垫脚石!
一股冰冷的怒火,瞬间从林秀的脚底,直冲天灵盖!
可他的脸上,却在瞬间涌起了狂喜和感激的潮红!
他“噗通”一声,重重地跪了下去,对着王员外,磕了一个响头,声音都因为“激动”而哽咽。
“老爷!您的大恩大德,小人……小人粉身碎骨,也无以为报啊!”
“我愿意!小人一千个愿意,一万个愿意!”
他抬起头,那双眼睛里,全是孺慕和忠诚,亮得惊人。
可只有他自己知道,那亮光的背后,藏着怎样冰冷的誓言。
十年?
王员外,你太小看我林秀了!
用不着十年!三年!最多三年!我必定会凭我自己的本事,堂堂正正地走出你王家的大门!
到时候,你今天给我的,我要你加倍吐出来!
王员外对他的反应满意到了极点,他亲自扶起林秀,只觉得这桩买卖,是他这辈子做得最划算的一笔。
事不宜迟,王员外雷厉风行,当即就腾出了府里最大的一间画坊。
笔墨纸砚,全是顶级的。
他还从府城里,请来了三个最有名的画师。一个擅画山水,一个精通人物,还有一个专攻楼台亭阁。
这三人在府城画师圈里,都是泰斗级的人物,等闲人家,出重金都请不动。
三个画师被请来时,还端着架子,以为王员外有什么名画要让他们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