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满朝告病?朕正好换了这天下!

作品:《开局暴打妖妃,朕不当昏君了!

    翌日清晨,秋风萧瑟,金桂飘香。


    按理说,这个时辰正是百官上朝的时候,金銮殿内应该是人声鼎沸,文武百官齐聚一堂的景象。


    然而今日,偌大的金銮殿内却是一片冷清。


    林逸端坐在龙椅之上,看着下方稀稀拉拉的几十个官员,眉头微微皱起。往日里人满为患的朝堂,今天竟然空了大半。


    “启奏陛下,”站在最前方的傅勤躬身道,“今日应到朝官三百七十二人,实到五十三人。其余官员均称病未到。”


    林逸听完,心中冷笑。昨日在朝堂上的那场较量,果然激怒了崔淳。这老狐狸今日就开始报复了,直接来了个集体告病,想要瘫痪朝政,逼迫自己低头。


    “都有哪些人告病了?”林逸淡淡问道。


    傅勤展开手中的册子,一一念道:“户部尚书李恒,称患风寒;工部尚书赵明,称腰疾复发;刑部尚书许阳,称头疾难忍;兵部侍郎王建,称胸闷气短;还有各部的郎中、员外郎等,几乎九成官员都称病在家。”


    听到这里,站在一旁的蔡昕诺再也忍不住了,她上前一步,愤然道:“陛下,这些人分明是在联合抗旨!臣请求立即带人去各府催促他们上朝!”


    林逸摆了摆手,示意蔡昕诺退下:“昕诺,不必如此。”


    “可是陛下,”蔡昕诺急道,“六部几乎全部瘫痪,各种政务无人处理,这样下去朝政必然大乱!”


    林逸站起身来,在龙椅前来回踱步,沉思片刻后,忽然停下脚步,看向蔡昕诺:“昕诺,你觉得崔淳为什么要这样做?”


    蔡昕诺不假思索地回答:“自然是想要逼迫陛下低头,向他妥协。”


    “没错,”林逸点头道,“崔淳就是想用这种方式告诉朕,没有他和他的人,朝政就无法运转。他想让朕明白,朕离不开他们。”


    说到这里,林逸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容:“但是昕诺,你有没有想过,这对朕来说,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蔡昕诺愣了一下:“陛下,此话怎讲?”


    “你想想,平时这些位置都被崔淳的人占着,朕想安插自己的人都没有机会。现在他们集体告病,不正好给了朕一个天大的机会吗?”林逸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朕正愁没有理由清洗六部,没想到他们主动给朕送来了机会。”


    傅勤听了,眼中也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色:“陛下英明!确实如此,这些人既然不愿意为朝廷效力,那就让有能力、有忠心的人来取代他们!”


    林逸满意地点头:“正是如此。传朕旨意,今日暂且退朝。众爱卿随朕到御书房,朕们有要事相商。”


    很快,林逸便带着傅勤、黄毅、陈远等几位心腹大臣来到了御书房。


    一进入御书房,所有人都被眼前的景象震惊了。原本整洁有序的御书房,此刻却是另一番景象。


    书案上、地上、甚至连椅子上,都堆满了各种奏折。这些奏折堆积如山,几乎要将整个房间填满。粗略估算,至少有数千份之多。


    “这些都是什么?”黄毅惊讶地问道。


    林逸走到书案前,随手拿起一份奏折翻看,冷笑道:“这些都是最近积压的政务。因为崔淳等人掌控六部,很多该处理的事情都被压了下来。有些甚至压了数月之久。”


    他又拿起另一份奏折:“你们看看这个,山西发生旱灾,百姓流离失所,地方官员上报请求赈灾,结果户部以国库空虚为由一直拖着不批。这份奏折,已经在户部压了三个月了。”


    傅勤接过奏折仔细查看,脸色越来越难看:“陛下,这简直是草菅人命!山西旱灾如此严重,却不及时赈济,这要害死多少百姓!”


    林逸又拿起一份:“还有这个,江南织造府上报,说有商贾偷税漏税,数额巨大,请求严查。结果刑部以人手不足为由,也是一直拖着不办。”


    陈远愤怒地说道:“这些人简直无法无天!身居高位却不作为,这样的官员要他们何用!”


    林逸将手中的奏折重重拍在桌上:“诸位爱卿,现在你们明白朕为什么说这是机会了吧?这些积压的政务,正好让朕们有了大展拳脚的机会。朕们要将计就计,趁着他们告病的机会,把这些事情都处理了。不但要处理,还要处理得比他们更好!”


    “可是陛下,”傅勤有些担忧地说道,“我们人手太少了。就凭我们这几个人,要处理这么多政务,恐怕力不从心啊。”


    林逸思考片刻,忽然问道:“黄毅,你之前不是说过,你有一些门生故旧吗?他们现在在做什么?”


    黄毅连忙回答:“回陛下,臣确实有一些故交好友,还有以前的部下。他们有的在地方任职,有的还在京城等待朝廷任用,也有一些虽有才能却苦于没有门第而一直未能入仕。”


    “很好,”林逸眼中闪过一道精光,“你立即去把他们都召来。还有傅勤、陈远,你们也把自己信得过的人都叫来。朕要用这些人!”


    陈远有些迟疑:“陛下,这些人大多出身寒门,没有什么经验,恐怕难以胜任如此重要的职务。”


    林逸坚定地说道:“经验可以积累,能力可以培养,但忠心却是天生的。朕宁可用忠心但缺乏经验的人,也不要用经验丰富但三心二意的人。况且,”他环视众人,“朕们现在还有选择的余地吗?”


    众人听了,都觉得有道理。确实,在目前这种情况下,与其等待那些告病的官员回心转意,不如大胆启用新人。


    “陛下所言极是,”傅勤点头道,“臣这就去召集人手。”


    “陛下,”黄毅也说道,“臣认识的这些人中,确实有不少有志之士。他们或许缺乏经验,但绝对有一颗报国之心。”


    很快,傅勤、黄毅、陈远等人便分头行动,去召集各自的门生故旧。


    大约过了一个时辰,御书房外便聚集了三十多个人。这些人年龄不一,有的是二十多岁的年轻书生,有的是四十多岁的中年士子,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眼中都闪烁着期待和忠诚的光芒。


    林逸看着这些人,心中涌起一股暖流。这些人虽然出身寒门,地位低微,但他们眼中的那种纯真和热忱,却是那些养尊处优的权贵子弟所没有的。


    “诸位,”林逸朗声说道,“朕今日召集你们来,是因为朝廷有大量政务需要处理,而那些身居高位的官员却集体告病,推卸责任。朕不能看着朝政荒废,百姓受苦,所以决定启用你们这些有志之士。”


    听到皇帝亲口说要启用他们,众人都激动不已。其中一个年约三十的书生上前拜道:“草民李兆,愿为陛下效死力!”


    “草民蒋聪,愿为陛下肝脑涂地!”


    “草民周焚,愿为陛下赴汤蹈火!”


    一时间,三十多人齐声表态,声音响彻御书房。


    林逸满意地点头:“很好,朕看中的就是你们这份忠心。现在,朕们开始分工。这些奏折涉及户部、工部、刑部、兵部等各个部门的事务,朕们要按部门分类处理。”


    说着,林逸开始分配任务:“李兆,你读过财政典籍,负责处理户部的奏折。蒋聪,你熟悉礼制,负责礼部事务。周焚,你对工程建设有研究,负责工部事务。”


    很快,三十多人便被分成了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部门的事务。林逸则居中统筹,最终拍板决定。


    接下来的时间里,整个御书房内便是一片忙碌的景象。众人埋头苦干,认真处理着每一份奏折。


    在处理过程中,林逸发现了很多问题。比如山西旱灾的事情,户部以国库空虚为由拒绝赈灾,但林逸仔细查看国库账目后发现,虽然银两确实不多,但粮食储备还是充足的。完全可以先用粮食赈济,等秋收后再补充库存。


    还有江南偷税漏税的案子,刑部说人手不足无法查办,但林逸发现,江南的税收关系到国家财政的大头,这样的案子怎么能拖延?他当即决定派遣专门的钦差大臣前往查办。


    类似这样的问题还有很多。林逸越看越愤怒,这些本来应该及时处理的事务,却因为各种借口被一拖再拖,严重影响了国家的正常运转。


    “这些人简直是尸位素餐!”林逸愤怒地说道,“身居高位却不思进取,只知道敷衍塞责。朕真恨不得把他们全部撤职!”


    傅勤在一旁劝慰道:“陛下息怒,正因为如此,才需要我们这些人来收拾残局。”


    林逸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心情:“你说得对。既然他们不愿意干,那就让我们来干。朕要让他们看看,没有他们,朕一样能把朝政治理得井井有条!”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便到了黄昏时分。经过一整天的努力,堆积如山的奏折终于被处理完毕。


    林逸环视着在座的三十多人,心中满意至极。这些人虽然缺乏经验,但工作态度极其认真,而且很多人表现出了出色的才能。


    特别是那个叫李兆的书生,处理户部事务时展现出了敏锐的财政嗅觉,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还有蒋聪,对礼制的理解极其深刻,处理起礼部事务来游刃有余。周焚则在工程方面有独到见解,对工部的各种工程项目都能提出合理建议。


    这些人中,至少有一半都展现出了足以胜任更高职务的才能。


    林逸站起身来,看着这些疲惫但兴奋的面孔,郑重地说道:“诸位辛苦了。经过今天的考验,朕对你们的能力有了充分的了解。现在,朕要正式任命你们担任相应的职务。”


    听到这话,所有人都激动地站了起来,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李兆,”林逸首先点名,“你今日在处理户部事务时表现出色,朕任命你为新任宗人府少卿,负责协助朕处理皇室事务。”


    李兆激动得浑身发抖,连忙跪下叩头:“臣李兆,谢陛下恩典!”


    “蒋聪,朕任命你为礼部左侍郎,协助处理朝廷礼制事务。”


    “臣蒋聪,谢陛下隆恩!”


    “周焚,朕任命你为工部左侍郎,负责监督全国的工程建设。”


    “臣周焚,愿为陛下效死力!”


    接下来,林逸又任命了十几个人担任各种职务,从郎中到员外郎,从主事到司务,基本上把空缺的职位都填满了。


    这些新任命的官员,虽然品级不算太高,但已经足以支撑起六部的基本运转。更重要的是,他们都是林逸亲自挑选的人,绝对忠诚可靠。


    任命完毕后,林逸看着跪在地上的众人,感慨地说道:“诸位,朕知道你们中的很多人出身寒门,之前一直没有机会施展才华。但朕要告诉你们,在朕这里,只看能力和忠心,不看出身门第。只要你们忠心为国,朕就会给你们最大的支持和保护。”


    他顿了顿,声音变得更加坚定:“朕也知道,你们担任这些职务后,必然会受到那些既得利益者的打压和报复。但朕向你们保证,只要你们秉公办事,朕就是你们最大的靠山。任何人敢动你们一根汗毛,朕就跟他们拼命!”


    听到皇帝如此诚恳的话语,众人都感动得热泪盈眶。他们从来没有想过,有朝一日能够得到皇帝如此的信任和保护。


    “我们一起努力,”林逸继续说道,“一定要让那些看不起我们的人刮目相看。朕要让他们知道,没有他们,朕们不但能够治理好这个国家,还能治理得更好!朕们要共同创建一个真正的太平盛世!”


    “愿与陛下共创太平盛世!”众人齐声高呼,声音震彻御书房。


    这一刻,林逸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信心和力量。有了这些忠心耿耿的臣子,他相信自己一定能够战胜崔淳,重新掌控朝政,让大魏重现辉煌。


    众人散去后,御书房内只剩下了林逸一人。他坐在龙案前,看着已经空空如也的桌面,心中涌起一阵成就感。


    就在这时,蔡昕诺的身影出现在门口。


    “陛下,”蔡昕诺轻声说道,“臣有事要向您禀报。”


    林逸抬头看向她:“昕诺,什么事?”


    蔡昕诺走了进来,恭敬地说道:“陛下,按照您之前的吩咐,臣已经为您精心挑选了几位贴身侍女。她们都是清白人家出身,品貌端庄,而且绝对忠诚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