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吴俊辉的转型之路
作品:《人到中年,离婚后我的超能力每周刷新》 在美股市场博弈,不同以往,必须做好万全之策。
陈默立刻按下内部通话键。
“李总,马上来我办公室一趟,带上特斯拉自上市以来所有关键节点的股价走势图,每一次重大涨跌背后的驱动因素,详细的财报数据,尤其是……今年上半年这次股价大跳水的内在逻辑分析报告。”
“明白,老板。”李向东推了推眼镜,干脆利落地回应。
他早已习惯了陈默这种突如其来但又指向性极强的研究指令。
并且深知每一次这样的指令背后,都可能隐藏着一次惊天动地的布局。
不到二十分钟,李向东便抱着一台打开的笔记本电脑和几份打印好的精简报告走了进来。
他将资料在陈默面前的办公桌上摊开,屏幕上是特斯拉蜿蜒曲折但整体趋势迅猛向上的K线图。
“特斯拉的历史,本质上是一个关于信仰、技术、资本和泡沫的故事。”
李向东开始阐述,语速平稳,条理清晰。
“它从濒临破产到成为全球市值第一的车企,核心驱动力是马斯克个人魅力塑造的‘科技拯救地球’叙事,以及市场对科技改变未来的无限憧憬。”
“回顾其历史,股价的每一次飙升,都伴随着关键产品(如Model 3量产)、技术突破(如电池日)或者政策利好(如碳积分交易)的发布。
而每一次深蹲,则大多源于产能短缺、重大事故、监管压力或者马斯克那张惹祸的嘴。”
陈默微微颔首,这些宏观背景与他【未来闻】捕捉到的“多重利空叠加”信息吻合。
“重点说说今年上半年的那次闪蹦。”
陈默点了点桌面。
“这次闪蹦,表面原因是美联储加息周期开启,全球成长股估值承压。”李向东切换图表,“但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特斯拉自身的光环正在褪色。”
“第一,估值过高,泡沫挤压。”
李向东用激光笔点在K线的高点。
“特斯拉的市盈率一度高达数百倍,远超传统车企甚至很多科技公司。
市场开始质疑其高估值能否被持续增长的业绩所消化,任何风吹草动都容易引发获利盘了结和恐慌性抛售。”
“第二,竞争加剧,护城河遭受质疑。”他切换PPT,展示出几家传统车企和造车新势力的车型规划图,“通用、福特、大众等传统巨头全面转向电动化,华夏的‘蔚小理’等品牌也在快速崛起。
特斯拉在电池技术、自动驾驶方面的先发优势正在被逐渐追赶和蚕食,市场担心其市场份额会被侵蚀。”
“第三,供应链困境与成本压力。”
李向东调出几份关于锂电池原材料和芯片价格的报告。
“全球性的芯片短缺和锂、钴等原材料价格飙升,严重影响了特斯拉的产能和毛利率。
其魔都超级工厂也因疫情反复遭遇过停产,交付量不及预期是大概率事件。”
“第四,核心人物风险。”李向东顿了顿,补充道,“马斯克本人的言行,以及他收购推特后分散的精力,也让部分投资者担忧会影响特斯拉的日常运营和战略聚焦。”
“尤其是上半年他因为公然抨击《大而美税收法案》,以及与大统领决裂对喷而导致的股价闪崩,就是一次预演。”
陈默一边听着,一边快速浏览着李向东带来的资料,大脑在【洞察秋毫】的加持下飞速运转,将李向东的分析与【未来闻】的预言相互印证。
估值泡沫、竞争加剧、供应链压力、核心人物风险……
这些因素单独看或许不足以致命,但如果在某个时间点,比如Q3财报发布时,集中爆发,再叠加一个“自动驾驶技术致命缺陷”和“联邦调查”这样的超级黑天鹅……
股价腰斩三分之二,并非不可能!
“很好。”陈默满意地点点头。
“继续深入挖掘,我需要更详尽的做空理由弹药,尤其是关于其下一季度财报的潜在风险点。
同时,密切关注所有与特斯拉相关的监管动态和马斯克的公开言论。”
“是,老板。”李向东肃然应命。
他知道,自家老板可能又敏锐捕抓到蛛丝马迹,即将又要掀起一场腥风血雨了。
就在李向东出去没多久,办公室的门被敲响。
吴俊辉带着一个年纪与他相仿,穿着时尚,眉宇间与崔正义有几分相似的年轻人走了进来。
“义父!忙着呢?”吴俊辉嬉皮笑脸地走了进来。
“有事说事,没看我正忙着吗?”
陈默没好气地瞪了吴俊辉一眼,但眼底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
对于这个多年的兄弟,他总是多几分宽容。
“这位是崔东勋,我公司的合伙人,也是崔老板的亲侄子。”吴俊辉介绍道。
“陈总您好!久仰大名!”
崔东勋连忙上前,恭敬地弯腰握手,态度比吴俊辉拘谨得多。
陈默微微颔首,算是打过招呼,目光转向吴俊辉,“说吧,什么事?”
吴俊辉搓着手,嘿嘿笑道,“义父,瞧您这话说的,好像我没事就不能来找你似的。”
鬼扯几句,他话锋一转,“我这不是看你大手笔成立了‘点金娱乐’,要进军娱乐圈大展拳脚嘛。我这心里就跟猫抓似的,羡慕得很!”
顿了顿,吴俊辉收敛了些许玩笑,正色道,“实不相瞒,现在的M机构不好干,内卷得太他妈厉害了!
头部主播难伺候,中腰部主播不赚钱,新主播培养成本高周期长,流量费还死贵!
再这么下去,都快成给平台和主播打工的了!”
“我看你这路子就挺野……啊不,挺有前瞻性的!所以特意带东勋过来,想跟你取取经,看看我们有没有机会也往娱乐圈转型,跟着您喝口汤。”
崔东勋在一旁连连点头,眼神中充满了对陈默的崇拜和对新领域的向往。
就在吴俊辉大吐苦水的同时,陈默的【未来视】被触动,闪过一个画面。
大概一分钟后,吴俊辉习惯性地清了清嗓子,扭头就把一口痰吐到旁边摆放着一盆名贵兰花的花盆里。
陈默眼角微微一抽。
这浑蛋,这毛病还没改!
就在吴俊辉唾沫横飞地诉完苦,下意识地抽动喉咙时,陈默突然警告:
“老吴,我那盆‘蝴蝶兰’十八万,刚从荷兰空运过来的。你要是敢把痰吐进去,我就让你连盆带土一起吃下去!”
“噗——咳咳咳!”
吴俊辉那口酝酿中的痰,被吓得差点呛进气管,脸瞬间憋得通红,剧烈地咳嗽起来。
崔东勋也吓了一跳,目瞪口呆地看着陈默,又看看那盆看起来平平无奇的兰花,心里只有一个念头:
这陈总也太神了吧?
他怎么知道老吴想吐痰?
还吐哪里都知道?
吴俊辉好不容易顺过气,拍着胸口,一脸惊魂未定加难以置信。
“我……卧槽!义父,你……你是我肚子里的蛔虫吗?我他妈刚还真有那念头!”
陈默高深莫测地笑了笑,没有解释,转而回到正题:
“说回你们转型的事。现在的M确实不太好干,早点转型也好。
不过国内娱乐圈,水深王八多,关系盘根错节,不是有俩钱就能玩得转的。
崔老板是圈内人,他应该很清楚。”
崔东勋连忙点头:“是是是,陈总说得对。
我老叔说过,如果没有过硬的关系和资源,贸然进去很容易碰得头破血流。”
“那……那我们就没戏了?”吴俊辉一脸失望。
“那也未必。”陈默手指轻轻敲着扶手,脑中灵光一闪,结合之前了解到的信息,给出了一个方向,“国内的红海挤不进去,为什么不考虑往外走?”
“往外走?”
“对,海外短剧。”
陈默眼中闪烁着洞察的光芒,“现在欧美、东南亚市场,对那种节奏快、冲突强、情节狗血上头的短剧需求正在爆发式增长。
短剧制作成本相对传统影视剧低得多,回收周期快,通过付费点播和广告植入,回报率相当惊人。
而且,海外的市场规则相对简单,更看重内容和流量运营能力。”
他看向崔东勋和吴俊辉,“你们有做M的底子,懂流量,懂用户心理,这就是优势。
再找几个懂行的编剧,把国内网文那套‘霸道总裁’、‘逆袭打脸’的精华提炼出来,进行本土化改编,用快节奏、强冲突的方式呈现出来。
演员甚至可以直接在本地找,成本更低。”
崔东勋听着听着,眼睛越来越亮,仿佛推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他激动地一拍大腿,“对啊!我怎么没想到!
陈总,您真是一语点醒梦中人!
海外市场,特别是文化相近的东南亚,绝对是片蓝海!”
吴俊辉虽然对具体操作还有点懵,但看到崔东勋这么激动,又出于对陈默无条件的信任,立刻也来了精神。
“干!就干这个!义父指哪我打哪!”
陈默看着兴奋的两人,淡淡一笑,“路子指给你们了,能不能成,看你们自己的本事。
需要启动资金,可以来找我,算我入股。”
“谢谢义父/陈总!”
两人异口同声,感激涕零。
尤其是崔东勋,看陈默的眼神简直像是在看指路明灯。
送走欢天喜地、已经开始畅想未来的吴俊辉和崔东勋,陈默靠在椅背上,嘴角微扬。
随手种下一颗种子,未来或许能收获一片不错的风景。
海外短剧这片蓝海,点金娱乐未来未必不能涉足。
让吴俊辉先去试试水,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