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审判者
作品:《要离婚我同意,我崛起你又发疯?》 照片上的男人大约四十多岁,戴着一副黑框眼镜,面相普通,甚至可以说有点木讷。档案非常干净。榕城大学图书馆管理员,工作二十年,无任何不良记录,同事评价他内向、和善、准时。
“就是他了。”霍骁说。
“不可能。”小李的声音从霍骁的手机里传来,他那边也一直在同步进行排查,“霍队,我们查了李文博所有的不在场证明。傅生案发时,他在图书馆组织读书会,有三十多个学生可以作证。娜娜酱溺亡那天,他因为感冒在家休息,外卖和社区监控都能证明他没出过门。张伟过敏休克时,他正在参加学校的年度表彰大会,全程都有录像。”
“完美的嫌疑人。”苏悦评价道。
“完美得过头了。”霍骁盯着李文博的照片。
大队长的电话紧跟着打了进来。
“霍骁,我知道你的直觉很准,但我们是警察,办案要讲证据。没有证据,我不可能给你逮捕令。现在所有的线索都指向这是一个死胡同。”
“他有不在场证明,不代表他没有作案。”霍骁反驳。
“你怎么证明?隔空投毒吗?”
“我不知道。”霍骁承认,“但我确定就是他。”
电话那头沉默了。大队长也感到了棘手。
“直播的倒计时,还剩不到十二个小时。”霍骁提醒他。
“我再给你两个小时。两个小时内,找不到实质性的证据,就必须放弃这个方向。”大队长挂断了电话。
房间里恢复了安静。
“你要怎么办?”苏悦问。
“一个高智商罪犯,会为自己准备好一切后路。从外部寻找物证,我们赢不了他。”霍骁脱下外套,拿起一件干净的衬衫,“唯一的突破口,在他的内心。”
“你要去见他?”
“绕开程序,以我个人的身份。”霍骁看着苏悦,“我需要你的帮助。”
“说。”
“给我一个最小的无线耳机,能实时通话就行。另外,把榕城大学图书馆的内部结构图,还有李文博的个人资料,全部投到我手机上。”
苏悦没有多问,转身对她的技术员下达了指令。
半小时后,霍骁走进了榕城大学的图书馆。
下午的图书馆很安静,只有书页翻动的沙沙声和远处偶尔传来的键盘敲击声。霍骁找到了李文博。他正在书架前整理书籍,动作一丝不苟,将每一本书都摆放得整整齐齐。
“你好,请问是李文博老师吗?”霍骁走上前。
李文博回过头,扶了一下眼镜。“我是,请问有什么事吗?”
“我叫霍骁,一个历史研究者。”霍骁递上一张伪造的名片,“最近在研究一些本地的边缘宗教学课题,听说您对这方面有了解。”
李文博接过名片看了一眼,表情没有变化。
“谈不上了解,只是工作关系,接触的杂书比较多。你想知道什么?”
“我想了解一下,二十年前在榕城出现过的一个教派,叫‘神恩济世会’。”霍骁直接说出了这个名字。
李文博整理书籍的动作没有停。
“这个名字很耳熟。好像是发生过一场很大的火灾,上了当时的新闻。不过年代太久了,具体的我记不清了。”他的回答滴水不漏。
“我查到一些资料,说他们的教义很特别,强调一种‘净化’仪式。”霍骁观察着他每一个细微的动作。
“很多极端教派都有类似的说法,不足为奇。”李文博把一本书插回书架。
对话看似平静,但空气中的交锋已经开始。霍骁在试探,李文博在防守。
“我看到一份残缺的教义文本,里面提到了一个概念,叫‘最终审判’。执行审判的人,被称为‘执笔者’,他需要用罪人的血,来画下十字,完成净化。是这样吗?”霍骁在赌,赌这个细节的真实性。
李文博笑了笑。“你说的这些,听起来更像是小说里的情节。我对这些不感兴趣。”
他想结束这场对话。
霍骁没有放弃,他往前走了一步,压低了声音。
“可我找到的另一份资料说,‘执笔者’并不重要,他只是一个执行者。真正能完成最终净化,开启神恩之门的,是‘书记官’的印记。”
霍骁故意说出了一个他编造的、但逻辑上与教义相似的词汇。
李文博扶着书架的手指,不易察觉地收紧了。他呼吸的节奏,出现了一瞬间的错乱。
就是现在。
霍骁的耳机里,苏悦的声音清晰地传来,带着一丝终于抓住猎物的兴奋。
“找到了。他的住宅做了信号加固,但地下室有一个独立的、强度极高的信号屏蔽场。技术特征,和他用来进行死亡直播的加密流,完全吻合。”
“他就是‘审判者’。”
霍骁看着眼前这个伪装得天衣无缝的男人,放下了手中那本关于宗教史的书。
他站直了身体。
霍骁站直了身体,将那本关于宗教史的书放回书架。
图书馆内的空气安静得只剩下远处细微的键盘敲击声。
李文博依然站在原地,扶着书架,没有试图逃跑,也没有任何过激的反应。他只是平静地看着霍骁。
“霍警官,你找到了。”李文博开口,称呼的改变确认了一切。
他承认了。
如此轻易,如此直接,完全没有经过任何挣扎和辩解。
霍骁的计划是层层施压,击溃对方的心理防线。可现在,李文博主动放弃了所有防守,这让霍骁准备好的所有话术都失去了作用。
“傅生,娜娜酱,张伟,还有直播里的周明翰。”霍骁列出这一连串名字,“都是你做的。”
“他们是罪人,我只是执行了审判。”李文博扶了扶自己的黑框眼镜,动作斯文,“他们享受了不该有的名利,践踏了规则,却只需要在网络上接受一些不痛不痒的咒骂。这不公平。”
“所以你就用神经毒素杀了他们?”
“那是净化。”李文博纠正道,“他们的死亡,诱发于他们自身的贪婪、纵欲和狂妄。我只是给了他们一个与罪行匹配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