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完了,又双叒叕悟了!

作品:《剑来:我开杂货铺,齐静春求我出山

    刘景云那句轻飘飘的话,像是最后一根稻草,彻底压垮了林安紧绷的神经。


    林安想笑,嘴角却拉不起来。


    他觉得自己就像戏台上那个画着大花脸的傀儡,被一根根无形的线提着,做出各种匪夷所思的动作,台下的看客们如痴如醉,为他喝彩,为他癫狂。


    可谁在乎傀儡自己想不想唱这出戏呢?


    那个唯一能看见他,能听见他心里那点微末念想的人,非但没有剪断那些丝线,反而亲手将他推到了台中央,还告诉他,你站在这里,风光最好。


    林安连生气的力气都没有了,只想就地躺下,什么都不管,什么都不想。


    就在这时,那刚刚平复下去的狂热,又一次被点燃了。


    跪在最前方的张远山,猛地一抬头。


    他瞬间“悟”了。


    前辈为了点化他们这群凡夫俗子,定然是耗费了极大的心神!这等泄露天机的大道之音,岂是能轻易说出口的?


    我等受此天恩,岂能毫无表示?


    “前辈!”


    张远山双手举过头顶,声音里满是愧疚与崇敬,


    “晚辈受前辈点化,茅塞顿开,无以为报!此乃玄天宗祖师手书《紫云经》残篇,于前辈而言不过敝帚,还请前辈收下,以安晚辈感恩之心!”


    他从怀中郑重地取出一块紫光萦绕的玉简,恭恭敬敬地放在了身前的地上。


    这一下,如同在滚油里泼了一瓢水。


    “前辈!这是晚辈偶然得到的千年火玉,能静心安神!”


    “先生!此乃我家传宝剑‘听涛’,虽是凡物,却也陪伴晚辈百年,略通灵性,请先生收下!”


    “还有我的!万年石钟乳!”


    人群瞬间骚动起来,一个个像是怕落后了,争先恐后地从自己的储物法宝里掏出压箱底的宝贝。


    一时间,山洞前的空地上,宝光四射,灵气氤氲,各种平日里难得一见的奇珍异宝,被当成不值钱的大白菜一样,堆在了地上。


    林安看着那座迅速堆积起来的“宝山”,眼睛都直了。


    这些玩意儿,在他眼里跟一堆定时炸弹没什么区别。


    拿了?这因果就结下了!


    以后玄天宗要是让人灭门了,是不是得算他一份?谁家的宝剑丢了,是不是也得来找他?


    他吓得本能地往后缩了一步,连连摆手。


    这个动作,落在众人眼里,又成了另一番景象。


    看!前辈果然是世外高人!视这些世人争抢的宝物如粪土!前辈的心境,何其高洁!


    一时间,众人愈发惭愧,看向林安的眼神,也愈发敬畏。


    林安简直想哭。


    就在他手足无措,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时候,一直沉默的刘景云,往前站了半步,正好挡在了他身前。


    刘景云的目光淡漠地扫过那堆宝物,也扫过那些满脸期盼的修士。


    “先生的慈悲,不是交易。”


    他的声音不大,却清清楚楚地传进每一个人耳朵里,“心意到了便可。东西留下,你们,散了吧。”


    那意思很明白:你们这点东西,先生看不上,但念在你们一片诚心,就勉强收下了,现在可以滚了。


    这番话,非但没有激怒任何人,反而让所有修士都长舒了一口气,心中一块大石落了地。


    收了就好!收了就代表前辈认可了他们的“道心”!


    “多谢前辈!”


    “我等告退!”


    众人如蒙大赦,恭恭敬敬地再次磕头行礼,然后井然有序地转身,一步三回头地缓缓退入山林之中,生怕惊扰了这位前辈的清修。


    张远山是最后一个走的,他深深地看了一眼站在刘景云身后,脸色惨白,神情恍惚的林安,眼中闪过一丝坚定。


    此等大能,降临南境,必有深意。玄天宗,绝不能错过这万古仙缘!


    很快,林子彻底安静了下来。只剩下赵拓和陆雪,还站在不远处。


    林安看着地上那堆还在发光的宝贝,腿肚子发软,他扯了扯刘景云的袖子,声音都在发颤:


    “景云……这……这怎么办啊?”


    刘景云瞥了一眼,像是看一堆没什么价值的石头。


    “有些用处。我先收着。”


    说罢,他随意地一挥袖袍,那座小山似的宝物堆,便凭空消失了。


    林安眼皮一跳,感觉自己好像成了什么销赃的同伙。


    赵拓和陆雪走了过来。


    陆雪的眼睛却很亮,像被水洗过的星星。她看着林安,真心实意地说道:


    “先生,多谢。‘活在当下’四字,解了我多年剑心之惑。”


    说完,她也学着赵拓,郑重行了一礼。


    林安扯了扯嘴角,露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


    完了,又“悟”了一个。


    “此地已非清净之所,我们该走了。”


    刘景云看着林安,轻声说道。


    “走!赶紧走!”


    “我们去一个远远的地方,谁都不认识我们的地方!开个小店,或者种田,都行!”


    “好。”刘景云点了点头,看不出情绪。


    他转向赵拓和陆雪:“你们,各自去吧。不必跟着。”


    两人没有丝毫迟疑,再次躬身行礼,随后便毫不拖泥带水地转身,各自选了一个方向,几个起落便消失在林间。


    看着人都走光了,林安那颗悬到嗓子眼的心,总算落回了一半。


    “我们怎么走?从后山绕下去吗?”


    他紧张地四下张望,生怕那些人杀个回马枪。


    刘景云没有回答,只是抬起手,轻轻放在了他的肩膀上。


    林安还没来得及问他要干嘛,就感觉眼前的一切,猛地扭曲了一下。


    古树,天空,山石,全都化作了流动的光影,像一幅被水晕开的浓墨山水画。


    不是在飞,也不是在跑。


    那是一种无法形容的失重感,仿佛整个人都跌进了一个光怪陆离的梦境。


    这感觉只持续了一瞬。


    当林安的视线重新变得清晰时,周遭的一切都变了。


    他们正站在一座古旧的廊桥之上。


    桥下,是一条宽阔的大江,江水浩荡,几艘挂着帆的货船正顺流而下。空气里满是潮湿的水汽,混杂着人间烟火的嘈杂。


    桥的另一头,是一座巍峨的城门,门洞上方,刻着两个古朴的大字:太安。


    车马粼粼,人流如织。


    小贩的叫卖声,孩童的嬉闹声,车轮压过青石板的咕噜声……这鲜活又混乱的声响,像一盆温水,兜头浇在了林安几乎要燃烧的神经上。


    他大口大口地喘着气,感觉自己终于从那个可怕的噩梦里,回到了人间。


    “这……这是哪儿?”


    “太安城。”


    刘景云的声音在身旁响起,手还搭在他的肩膀上,传来一股稳定的暖意。


    “大骊王朝的京城。”


    林安刚刚放回肚子里一半的心,猛地又提到了嗓子眼。


    “京城?!为什么是京城?!”


    他差点跳起来,“这种地方人最多,麻烦最多,我们来这干嘛?!”


    他想的是无人问津的穷乡僻壤,可刘景云直接把他带到了龙潭虎穴的中心!


    刘景云望着那座繁华的都城,眼神平静无波。“最显眼的地方,有时,也最无人注意。”


    他转过头,看着林安,嘴角勾起一个极淡的弧度。


    “而且,你不是说,想吃顿好的,睡个好觉么?”


    “这京城里的酒楼和客栈,是天下最好的。”


    林安被他这句话噎得半天说不出话来。


    他竟然用自己随口胡诌的话,来堵自己的嘴!


    刘景云不再多言,迈开步子,不紧不慢地朝着城门走去。


    “对了,”


    他像是忽然想起了什么,头也不回地补了一句,


    “大骊国师闭关已有三十年,近来有传闻,他道心不稳,正寻求破境之法。”


    “或许,他会对‘熵’这个东西,很感兴趣。”


    林安的脚步,瞬间僵在了廊桥上。


    周遭的喧嚣,江面的水流,仿佛都在这一刻离他远去。


    一个比刚才在山林里时,更加深邃,更加冰冷的恐惧,从他脚底板直冲天灵盖。


    他看着刘景云那个不疾不徐的背影,一个念头不受控制地冒了出来。


    他把自己从一群豺狼的嘴边带走,然后,又亲手把自己送到了另一头猛虎的面前。


    这家伙……是故意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