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不速之客
作品:《重生1996:我只想暴富》 其实从去年给李青山盖房子时,王龙就已经敲定过工地伙食以后交给他。
如今听说李青山要去竞标北方建工集团的送餐业务,王龙眼睛一亮,乐得直拍大腿:
“哎呀,青山兄弟,你是真有本事!我这小庙,也不知道还能不能供得起你这尊大佛!”
李青山谦声笑道:
“王大哥,哪的话。咱哥们交情在先,我来找您,就是想提前说一声。
我这边工地送餐的班子已经成型,等你工地一开工,伙食包在我身上,绝对让兄弟们吃得舒舒服服。”
说到这里,他略一顿,语气郑重起来:
“不过我今儿还有个事,就是想打听打听。工地上干活的大哥大叔,平常都爱吃点什么口味?
有人喜欢咸口,有人喜欢辣口,我得心里有个数,好提前研究菜谱。”
王龙哈哈一笑:“什么咸口辣口,不重要,一盆咸菜就搞定了。
工人们最得意的就是大肉,肥瘦相间吃着才抗饿。最烦清汤寡水的菜叶子,吃了不顶事。
素菜嘛……家里白菜土豆天天见,没意思!”
李青山心里有底了。
告别王龙,他立马回家搞菜谱。
荤菜,毫无疑问是他的招牌卤猪头肉,香糯肥腴,入口即化,最是下饭。
素菜,却要费点心思。
白菜土豆工人吃腻了,不考虑。
炒青菜成本高,而且在当地家庭餐桌上还不算普及,工人们未必爱吃。
他的笔尖在“茄子”上顿住了。
不是普通的炖茄子,那太家常,水唧唧的没看相。
他想到的是烧茄子。
将茄子过油快炸,外层微焦,内里软糯,再用酱油、蒜末一熘,汤汁浓稠油亮,拌饭吃是一绝。
既解决了茄子易出水的问题,油汪汪的卖相和扎实的口感也绝对符合工人的喜好。
汤就简单实在,甩个鸡蛋花,撒点葱花紫菜,清口解腻。
菜谱定下后,李青山只把最终方案悄悄告诉了师父陈厚朴一人,免得传出去节外生枝。
接下来的两天,他和陈厚朴反复调试比例,卤汁一遍遍收口,直到味道咸鲜适口、油而不腻,才算定型。
另一边,李青山把米饭的重任交给了金刚。这个年代,电饭锅还算稀罕物,支撑上千人的口粮,只有铁锅焖饭才顶用。
灶火噼啪作响,巨大的铁锅架在炉膛上,水汽蒸腾。
金刚满头大汗,手里握着木铲,时不时探头看火。
“水汽一起,就得立马转小火。”
他瓮声瓮气地叮嘱两个小工,“焖的时候,锅盖缝儿一点都不能漏。”
几锅下来,反复试探水量和火候。
终于,米饭出锅时粒粒分明,泛着油润光泽,香气扑面,足以让人食欲大开。
李青山站在一旁,看着,心里一块石头才算落下。
竞标前三天,源城美食协会副会长——钱敏思不请自来。
在冰雕展上,钱敏思为难过李青山,也肯定过李青山。
他和陈厚朴的关系,是李青山起疑的点。
他一进院,脸上就堆起热络的笑,目光直接落在陈厚朴身上。
“师哥!”他声音带着刻意的激动,几步上前,
“有些年头没见了!我这心里,一直惦记着你啊!”
陈厚朴正低头择菜,闻声抬起眼皮,脸上没什么表情,只是微微点了点头,算是打过招呼,手下动作没停。
那份显而易见的疏离,让钱敏思脸上的笑容僵了一瞬。
他转而看向李青山,语气依旧热情:
“青山贤侄,你这地方弄得是越来越有模样了!
我今天来,一是看看你,二来……也是想跟师哥,单独说几句掏心窝子的话。”
他言辞恳切,带着几分忏悔的意味,
“当年的事,我心里这块石头,不搬开,我寝食难安啊。”
李青山心下狐疑,但面上不显,只是看向师父。
陈厚朴沉默片刻,终于放下手里的菜,拍了拍衣襟,对钱敏思淡淡道:
“屋里说吧。”
两人一前一后进了后院房间,关上了门。
李青山在外面等着,听不清具体谈话内容,只隐约能听见钱敏思时而激昂、时而低沉的嗓音。
约莫半小时后,门开了。
钱敏思眼圈有些发红,用力握着陈厚朴的手摇了摇:
“师哥,你能听我说完,师弟我就知足了!以后有什么用得着的,尽管开口!”
说完,他又跟李青山打了个招呼,便匆匆离去,像是卸下了一副重担。
送走钱敏思,陈厚朴走到李青山身边,神色比往常松快了些,他轻轻舒了口气:
“他刚才,是为当年没帮我说话的事道歉来了。人嘛,各有各的难处。”
李青山没接话,等着下文。
陈厚朴顿了顿,像是想起什么,接着说道:
“他知道你要去跟人比试送餐的事,说是想弥补过错,能在菜品上帮你参详参详,出出主意。
我看他挺诚恳,就把咱们定下的卤猪头肉和烧茄子,跟他说了说。”
菜谱说了!
李青山心里猛地一沉,那股不祥的预感瞬间变得无比清晰。
钱敏思这“道歉”的时机太过巧合,姿态也放得太低,原来是在这里等着!
他真正的目标,恐怕就是为了套出这参赛的菜谱!
但他看着师父那带着些许释然、认为了解了当年遗憾的神情,到嘴边的质疑又咽了回去。
他只是点了点头,平静道:
“知道了,师父。他也是好意。”
夜幕深沉,李青山独自坐在卧室内。
他盯着纸上“卤猪头肉”和“烧茄子”那几个字,眼神锐利。
对方既然知道了他的底牌,必然准备了应对甚至克制的手段。
他不能坐以待毙。
他缓缓将那张纸揉成一团,丢进脚边的废料桶里。
然后,他重新铺开一张干净的纸,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桌面,脑海里飞速回放着王龙的话——
“油水厚、扛饿”“大肉”“吃顶了白菜土豆”……
一个更大胆、更贴近工人本质需求的新方案,逐渐在他脑中清晰起来。
他拿起笔,在新的纸上,缓缓写下应对方案。
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清晰。
……
在竞赛前夜,李青山拨通了丁云涛办公室的电话。
“丁经理,没打扰您吧?明天的竞赛,我这边都准备得差不多了。”
他语气温和,像是在闲聊,“听说明天金丰饭店也要上场?能和他们比比手艺,也是件好事。”
说到这里,他状似随口一提:“只是这事来得挺突然的,我差点还以为是谁临时加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