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热火朝天
作品:《重生1996:我只想暴富》 店里堆满了纸,空气里弥漫着浓重呛人的油墨味。
老板是个精瘦中年人,围着脏兮兮的围裙,正皱着眉头对着一本破旧的账本噼里啪啦地打着算盘。
李青山心里那点疑虑瞬间被紧迫的时间压了下去——
他没得选。
他直接杀到柜台前,身体前倾,形成一种压迫感:
“老板,救命的话!赶两个样品袋!要最好的UV仿烫金效果,两小时内我必须拿到!”
老板从账本里抬起头,眼皮耷拉着,上下打量了一下这个毛头小子,嗤笑一声:
“样品袋?就两个?
老弟,我机器开一次机,预热、调墨、对版,工夫就不是你这个价!
我这儿正赶一批年历,没空陪你过家家。”
“按一百个的量付钱!现结!”
李青山毫不犹豫,“啪”地一声将一沓钞票拍在油腻的柜台上。
声音不大,却让老板打算盘的手顿住了。
“样品成了,后面五千、一万的单子全是你的!
做不成,我立马掉头去找‘百花印刷’,这钱你赚不着,后面的单子你也别想!”
老板的目光像钩子一样,在那沓钱和李青山焦急却决绝的脸上来回刮了几遍。
当听到“五千、一万的单子”时,他浑浊的眼睛里猛地闪过一道精光。
他猛地一把抓起钱,手指飞快地捻动搓了一下票子的边缘,确认了手感,喝道:
“成!老子就赌你这后生有斤两!等着!”
他转身踹了一脚旁边的学徒,“愣着干嘛!停机!清版!换金墨!”
李青山递上先前设计好的图纸,老板即刻开工。
时间滴答流过,李青山能清晰地听到自己心脏在胸腔里有力而急促的搏动。
当第一个烫着金色“冰晶红袍”字样、在灯光下闪着高级光泽的包装袋递到他手里时,
那扎实的质感让他心脏猛地一跳——
赌对了!
他抓起这个小小的样品袋,像握着一枚足以改变战局的钥匙,掉头就又冲回了苏氏锁鲜。
timing完美!
刘工也正好拿着第一盒真空封装好的产品出来。
李青山小心翼翼地包装好的肉片装入崭新的烫金袋中。
晶莹的肉冻、红润的肉质、金色的logo,在灯光下完美融合,散发出一种令人无法抗拒的诱惑力。
这不再是一包肉,而是一份底气,一颗重磅炸弹!
“刘工,厉害!”
他由衷赞叹,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哑,“我这就去让王经理拍板!大批量的,等我电话!”
他抱着这盒“终极武器”赶到冰雕展组委会。
王经理看到他这么快又出现,脸上刚露出一丝惊讶。
但当李青山将那包无可挑剔的最终样品放在他桌上时,他脸上的表情瞬间凝固了。
他拿起那袋肉,对着光仔细地、反复地看,手指近乎惊叹地摩挲着烫金的logo,仿佛在确认这不是幻觉。
“漂亮!”
王经理脸上严肃的线条彻底化开了,“这速度!这品控!这包装!
小李老板,你真是……真是让我开了大眼界!
行了,我这关过了!大批量生产吧!”
“圣旨”到手!
李青山感觉心口那块千斤巨石轰然落地,一股巨大的、滚烫的成就感直冲头顶。
他几乎是一路小跑冲到公用电话亭,插卡的动作带着风声。
先拨长安印刷,话音凌厉:
“老板,定了!今晚就得辛苦您和伙计们连夜赶了,机器别停!
今晚十点前,我先要一千个应急,剩下的白天我再派人来取。”
转而又换线,语气瞬间沉稳,却同样坚定:
“苏氏锁鲜?麻烦帮我锁下整条真空线,今晚全力配合,展会的第一炮,咱们一起打响!”
挂了电话,他才感觉最后一道坎横在眼前——运输。
那破板车是绝对不行的,它配不上这全新的开始。
他深吸一口冰冷彻骨的空气,走向那个记忆里司机等活的岔路口。
几个汉子正围着小煤炉搓手取暖抽烟,几辆老解放车歪歪扭扭地停在一旁。
烟雾混杂着劣质烟草和煤烟的味道。
李青山迅速锁定了一个靠在蓝色东风车旁的男人。
那人四十上下,寸头,黑红脸膛裹在半旧的军大衣里,眼神里有种老江湖的淡然和靠谱。
李青山走过去,递上一根“红塔山”,开门见山:
“师傅,明早七点,城西到冰雕展,拉货,走不走?”
司机郭军接过烟,熟练地夹在耳朵上:
“啥货?路不近哩,这老天拔地的……”
“卤肉,几百斤,长期活。”
李青山言简意赅。
郭军见李青山稚气未脱,咂摸了一下嘴,开始抬价:
“六十。这冷呵呵的天儿,起早贪黑的不容易啊……”
李青山心里冷笑,面上却忽然笑了:
“师傅,我像冤大头吗?”
他语气轻松,却字字清晰,“三十一天,现钱日结,绝不拖欠。
我这边生意刚起步,但往后货只会越来越多。
你是想做这一锤子买卖,还是想找个稳定长远、从不拖欠运费的老客户?”
这年月钱不好赚,现钱日结更是硬道理。
郭军是个有远见的。
他脸上的精明算计慢慢变成了一种讪讪和佩服,随即咧嘴一笑:
“成!三十就三十!看你是个干大事的爽快人!”
他用力拍了拍身旁的卡车,发出厚重可靠的闷响。
搞定!
所有障碍,全部扫清!
李青山留下地址和定金,长长地、彻底地吁出一口气,
白色的哈气在冷空中凝成一团,又瞬间消散,仿佛把所有疲惫和压力都吐了出去。
当他拖着灌了铅似的双腿回到门市小院时,天早已黑透。
但院里却灯火通明,一股勾魂夺魄的卤肉浓香扑面而来。
灶间里,热浪灼人。
陈厚朴像尊沉默的铁佛,稳如泰山地守在咕嘟冒泡的巨锅前,眼神比锅底的火焰还要专注。
胡小宝的刀快得只剩下一片令人眼花缭乱的残影,密集的“笃笃”声砸在案板上。
肖映心额头鼻尖全是细密的汗珠,几缕发丝沾在白皙的脸颊上,她顾不得擦,分装的动作又快又稳。
旁边,包装好的成品已经堆起了一座令人振奋的小山。
“陈叔,您这是……”
李青山站在门口,看着这幅热火朝天的画面,一股滚烫的热流猛地冲上心头,堵在喉咙口,声音都有些发哽。
陈厚朴头也没抬,声音沉稳得像磐石,却带着千斤分量:
“回来了?都搞定了?我估摸着你那千把份不够卖。
早年国营食堂里搞展销,哪次不是挤破头?
我给你添了点压箱底的老方料,耐放,味更厚实,咱‘青山卤味’的招牌,决不能砸在这第一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