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红薯和豪车
作品:《重生1996:我只想暴富》 桌上摊着几本寒假作业和补习班的卷子。
“哥哥,你回来了。”
青禾抬起头,眼圈有点泛青,显然是学累了。
“嗯。”李青山走过去,大手揉了揉她的头发,“别熬太晚,进度慢慢赶,身体要紧。”
“知道了哥。”
青禾笑了笑,笑容里有些疲惫,但更多的是安心。
自从哥哥“变”了以后,她的日子就像从泥潭里被捞了出来,虽然学习压力大,但心里踏实,有奔头。
她不用再担心明天有没有饭吃,哥哥会不会又被人追债,更不会担心自己会被卖做童养媳。
另一张小板凳上,陈厚朴老爷子正戴着老花镜,伏在一本信纸上,一笔一划极其认真地写着什么。
旁边已经摞了十几张写满的纸。
“师父,写什么呢,这么晚还不歇着?”李青山问。
陈厚朴抬起头,脸上红光满面,精神头比刚被李青山接来时好了不知多少倍。
他指着那摞纸,语气郑重:
“青山呐,我得抓紧。
这都是我脑子里那点玩意,卤汁的老汤怎么养,香料的君臣佐使怎么配,火候的微妙差别……都得给你清清楚楚地写下来。
趁我记性还没糊涂,把这些门道都写下来,省得以后漏了哪个步骤。”
李青山心里一动。
这就是活宝藏。
陈老爷子手写的,不仅仅是菜谱,是未来食品工业化的核心配方基础。
他没多说客气话,只是点点头:
“辛苦您了。但也别累着,日子还长。”
一切收拾停当,李青山才真正放松下来。
他给自己沏了杯热茶,坐在门槛上,看着外面漆黑却暗藏生机的街道。
一天二百二,十天两千二,一个月就是六千六……这还只是一个几平米的小门脸。
他的目光越过街道,投向更远处未知的黑暗,心里计算的却是更庞大的数字。
工地送餐的事,年一过就该去找王龙谈谈了。
量大,利润薄,但走量,稳定,是快速积累现金流的王道。
还有……濒临倒闭的食品厂。
家属院的老邻居们怨声载道,连买卤肉的钱都挪不出多少,厂里恐怕是越来越难了。
如果能把那食品厂吃下来——手里攥着师父的方子,再配上工业化的路子,往后这源城的卤味市场,怕是要变天。
他仰头喝光杯里的热茶水,搪瓷缸子落到桌上“当”地一声轻响。
起身时,关节传来“咔嗒”脆响,却没半分疲惫,反倒透着股蓄势待发的劲。
路得一步一步走,但步子得往“大”了迈。
他早把工业化的门道在心里过了好几遍:
师父传的香料方子,得先按比例磨成细粉,分装成统一的小料包——
八角放多少、桂皮配几成,全按刻度来,谁抓料都不会错;
卤汤的火候更不用凭手感,用温度计把“文火85度煮肉、武火100度焯下水”的标准钉死,连煮多久撇沫、什么时候过冰水,都记在本子上做成流程。
这么一来,后厨的活计谁都能上手,不用再靠他盯着灶台。
至于料包配比、老汤养法这些核心窍道,只在他脑子里装着,旁人学不去。
他便能抽出身,去跑工地谈供餐,去盯食品厂的转让消息,把精力往更大的版图上放。
他伸手关掉灯,屋里瞬间沉进黑暗,只有窗外的路灯光挤过窗缝,在他眼底映出两点亮——
那亮里藏着算计,也藏着野心,是把小门市做成大生意的盼头。
至于眼下,小年的肉得提前三天去孙主任那儿订,量要比平时翻两倍。
还得让胡小宝多盯两个早市的点,先把旺季的势头抓牢。
用人的地方多得很,人手还得招……
……
腊月的天,亮得晚。
六点的源城还浸在墨色里,巷口的路灯刚灭,“青山卤味”的木门就“吱呀”一声被推开。
肖映心怀里抱着两个烤红薯,手冻得通红也没舍得揣进兜里。
这是她早上特意绕去早市买的,想着李青山忙起来顾不上吃早饭。
李青山刚起床,看见她,愣了下:
“怎么又这么早?不是说七点半到就行?”
肖映心把红薯往柜台上放,声音细弱:
“早点来能把展柜擦干净,省得等会儿客人多了忙不过来。”
她低头擦柜台,没敢看李青山,怕他瞧见自己耳根红。
李青山拿起一个红薯,剥开皮咬了口,甜香瞬间漫开。
他半开玩笑地说:
“这么勤快,以后给你发个全勤奖,不然都对不起你这热红薯。”
这话在他是随口调侃,在肖映心却像被烫了下。
她手顿了顿,抹布在展柜上多擦了两下,低声道:
“不用……我乐意干。”
李青山没听出她的异样,笑着拍了拍她的肩膀:
“行,那你擦着,我去把今天的卤汤热上。”
后厨的炉火很快烧起来,卤汤“咕嘟”冒泡的声音混着香料味飘出来。
七点半,胡小宝踩着点风风火火地冲进来。
李青山准时按响了那个旧录音机,喜庆的吆喝声再次响彻街口。
有了昨天打出来的名声,今天的客人来得又早又多。
不少都是回头客,还带着新朋友,嘴里嚷嚷着:
“就这家!味儿忒正!”
人群里,还有几个上了年纪的老饕,专门冲着“陈厚朴”这个名字来的,一边买一边感慨:
“是老陈头的味儿!多少年没吃着这么地道的了!”
店里一片热火朝天。
肖映心收钱称重,手脚麻利。
胡小宝负责维持秩序,嗓门响亮。
李青山则掌刀切肉,刀光闪烁,厚薄均匀。
就在这时,街口传来一阵与这烟火气格格不入的低沉引擎轰鸣声,紧接着是轮胎摩擦地面的急刹!
“吱嘎——!”
这年头,小汽车都是稀罕物,更别说是一辆线条流畅的黑色奥迪100(九六年的豪车标杆)。
买东西的和看热闹的“呼啦”一下全涌出了店门,伸着脖子看热闹。
车门打开,一条裹着高级羊绒袜和精致皮靴的长腿迈了出来。
苏凌月穿着一件白色的长款羽绒服,围巾遮住了半张脸,但露出的眉眼和那股子气质,瞬间就把她和周围的环境区分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