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查验
作品:《重生真大佬,拐个皇叔当夫君》 想清了事情的前因后果后,裴莺时反倒更有些纠结了。
她哪有什么凭证来证明啊……
总不能说自己原本是想借此栽赃沈枝意,被看破后反被栽赃了吧?
她原本就没给自己留什么退路。
因为在她的盘算中,此次栽赃本就胜券在握的。
根本不可能会出什么岔子。
可如今……
自己被泼了一身脏水。
沈枝意却得以置身事外。
那贱人定当是得意极了,正看自己的笑话呢!
这般想着,裴莺时眸色渐深。
无论如何,她都绝不能看对方这般清闲无事。
她虽不知对反是何事发现簪子并借机塞到自己袖中的。
但方才在回忆细节时,她想到了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点。
那便是,这簪子的外面是包着一层浅蓝色手绢的。
如今掉落在地上的这枝簪子外,却未包裹什么。
沈枝意定是还未来得及将手绢儿销毁。
思虑片刻后,裴莺时止住了眼底的泪,再次开口。
“回皇上的话。”
“臣女手中虽无凭证,但知晓凭证在何处。”
说到此处时,她不忘转向沈枝意所跪的方向,声泪俱下。
“方才在宴席之间,臣女便见到沈枝意手中拿着一件用蓝色手绢包裹之物。”
“其中包裹之物细长,看着像是簪子。”
“臣女想向她讨来看看,但她却神色慌乱的将其藏到了袖子里。”
“臣女现在才明白,她自那时便已经想好要将盗簪之罪栽赃到臣女头上了!”
裴莺时一边哽咽着说出此事,一边在与沈枝意对视时,将眼底一闪而过的怨毒展露。
“沈枝意盗完簪子并将簪子塞到臣女袖中时,定时未来得及将手绢包裹好。”
“所以,臣女的凭证便是那方手绢!”
“皇上只需搜身便知。”
话音刚落,她便再次朝向皇上跪立叩首。
这判断,终究需以皇上来亲自下。
她所说的这番话,只能在殿中众人的心底种下怀疑。
但即便是怀疑,也足够让皇上为了解惑而对此查验一番了。
裴莺时几乎可以断定,那一方手绢就在沈枝意的袖中。
只要对其搜身,便能将此事的风向转变。
殿中依旧安静非凡。
因着跪地“申冤”之人的一番话,皇上确实对此事产生了些许怀疑。
他并未急着询问对方,而是看向负责协办宫宴的宣妃。
似乎是察觉到了对方想要询问什么。
宣妃再次起身回话。
“臣妾在放置彩头时,为了防止碰坏,确实在其外包裹了一层淡蓝色手绢。”
闻听此话,皇上皱着的眉头稍解。
随即沉声开口。
“沈枝意,既然她这般指认你。”
“你可有什么要解释的。”
直到此刻,沈枝意才终于有回话的机会。
不过,她先前也并未有一分急切心绪,只是在安静的看着这场在殿中上演的戏。
对于如今的局面,她早有预料。
并且,她并不打算推脱。
“启禀皇上,臣女愿以性命担保自己从未偷窃任何宫中之物。”
“如今此事既有疑点,臣女愿以搜身来自证清白!”
沈枝意依旧跪在原地。
虽是跪着,确将脊背挺得笔直。
听着她这番坚定的话,皇上虽然有些意外,但还是决定查验。
毕竟,如今的事态已经发展到了这个地步……
他也想知晓,殿中这两人之间究竟是谁在说谎。
“来人,将沈枝意带到偏殿中,派朕身边的常嬷嬷亲自搜身。”
圣旨一下,沈枝意便再两位宫女的带领下退出了殿外,走出偏殿。
临走前,她特意在与裴莺时对视的瞬间露出一丝笑意。
随后才步履平稳的离开大殿。
裴莺时的视线一直追随着沈枝意的动作,直到对方彻底离开殿中,她才觉得解气。
待到搜身结束后,沈枝意便百口莫辩了。
而到那时,便是自己彻底掌握沈家嫡女身份之时。
虽然知晓三月后,沈枝意便会赶赴裴家,受自己先前所受的苦。
但裴莺时还是觉得有些不解气。
她要的不仅是那般。
而是要沈枝意永远都活在尘埃里卑微的生活,永无翻身之日。
对比先前自己在边关所受的那些苦,她必定要对方千百倍的承受。
所以,裴莺时才一定要在对方去边关前栽赃这么一番。
只有这般,对方才会在皇城之内名声尽失,不得不离开此处。
也只有这般,她才能安心的坐稳沈家唯一的嫡女的位子,并顺着这位子一步步往上爬。
爬到众人都要仰望的位置上,再将一切看不顺眼之人宣判进地狱。
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着。
裴莺时依旧跪在原地,心思却早已发散到了许久以后,深处自己的幻想中无法自拔。
她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看到裴莺时受到责罚时的那副样子了。
而此刻,跪在她身旁偏前位置上的沈崇,也是心思辗转难止。
只是他心底没什么窃喜的心绪。
而是装满了胆怯。
今日有此一事,皇上定然会将怒火牵连到自己身上。
毕竟,这两人皆是出自沈家。
无论犯错的是谁,自己作为她们的父亲,都难逃一番罪责。
若只是被罚俸还好。
若是因此被降职……
想到这种可能后,沈崇心底的埋怨便更深了些。
早知道会有此一事,她就不该将她们俩带到宫宴上。
这下好了,惹出了乱子还要连累自己跟着受到皇上的问责。
思绪流转之间,沈崇在心底一遍遍的埋怨着自己的这两个女儿。
其中一个,甚至不是他的血脉。
想到这一茬后,沈崇思绪微滞。
对啊,裴莺时虽是他的亲身女儿不假。
那沈枝意却是养女。
与他之间并没有什么血缘关系。
若是片刻之后,搜身的结果是沈枝意说谎。
那么,自己便可借着血脉一事,将沈枝意推出去挡醉,此事尽量与沈家撇清关系。
这般做法虽是对她有些亏欠。
但自己养她一场,她也该知恩图报,不牵连沈家才是。
打定了主意后,沈崇心绪稍安,胆怯之意也消散了些许。
恰逢此事,沈枝意再次在宫女的带领下返回殿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