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应对试探
作品:《重生真大佬,拐个皇叔当夫君》 “你这祝寿词倒是比哀家曾听过的那些都要长。”
“也算是有心。”
闻言,沈枝意也轻声回道。
“回太皇太后的话。”
“这词,原本还有几句。”
“只是臣女以为这几句听着寓意更好些,所以单独挑了出来。”
听着她这番认真的话意,太皇太后并未回答,只是抬手将桌上的一盏茶放置在托盘中。
一旁的侍女立刻会意,将其端到沈枝意面前。
“哀家上次赐你的安神茶,可喝下了?”
闻言,沈枝意似是没想到对方的关注点在此。
“回太皇太后。”
“您赐的安神茶口感极为清甜。”
“但臣女不舍得一次都喝完,便留了大半瓶,安置在府内。”
她认真思虑着,随即开口回答。
却见宫女仍旧端着托盘站在自己身前。
此刻,太皇太后浅笑着开口。
“那便好。”
“正巧哀家近日得了一盏新茶,也有安神之效。”
“你来品品,这两者之间在口感上有什么不同。”
沈枝意也并未推拒。
她知道……
这盏茶,自己是非试不可了。
于是谢恩后,她未有迟疑,便端起茶盏,将其一饮而尽。
茶香入口的瞬间,分明就是那股花香的解药。
刹那间,沈枝意便明白了太皇太后的意图。
她并未急着开口,只是先感受着茶香的回味。
片刻后,才略带疑惑的开口。
“还请太皇太后恕臣女愚顿。”
“臣女对茶艺钻研不精,只觉得这茶与您先前赐下的那份安神茶,好像……”
“好像并无区别。”
“只是同样香甜醇厚,饮下便让人心神宁静。”
听到这番回话,太皇太后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随即在宫女的搀扶下起身。
“你倒是与那些心思百转千回的女娃娃们不同。”
“是个不善扯谎的。”
“起来吧,地上凉。”
“今日就在此住下,待明日和哀家一同赴宴。”
话音刚落,她便步履稳重的离开了花园,走向寿康宫的正殿。
随侍的宫女们也紧随其后照看着。
“多些太皇太后恩典。”
平身后,沈枝意意识到自己在太皇太后心底的印象又好了几分。
这才觉得放松了些。
恰逢此时,福公公已经引着先前一直在寿康宫外等候的小秋来到了她面前。
“今日天色已晚,还请沈小姐在寿康宫的偏殿中歇息。”
“太皇太后怕您不习惯独自在宫内过夜,便特许您的侍女入宫陪同。”
闻言,沈枝意脸上露出浅笑。
“多谢福公公领路。”
“还请福公公替臣女谢过太皇太后体恤。”
接下来,主仆二人一路无言。
直到福公公将他们带到住所并安置好并离开后,两人才同时松了口气。
小秋也不似进宫前那般欢喜期待,反而有些如释重负是感觉。
“小姐,没想到这宫内……竟与与奴婢想象中不同。”
看着她这副丑愁苦样子,沈枝意似乎早有预料。
“那么,这儿在你想象中是什么样子的?”
闻言,小秋仔细思索着,看起来颇有些绞尽脑汁。
片刻后才回答。
“不瞒小姐说。”
“奴婢一直以为宫廷是个顶好的地方。”
“这儿有无数华丽的宫殿,有无数身份尊贵的贵人,还有享不尽的锦衣玉食……”
“但真的走进其中后,奴婢才发现自己先前所想的那些好像与真正的宫廷差别很大。”
说到此处时,小秋的语气顿了顿,似乎在想自己该怎样形容这里才显得更为贴切。
“这儿虽然富丽堂皇,却有无数规矩。”
“风景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好。”
“一切都被圈在四四方方的墙里,看起来有些压抑。”
“不如街上繁华热闹,也不如其他地方自在。”
听着对方极为认真的评价,沈枝意不由得心底一愣。
随即笑着回应。
“是啊。”
“别看我们家小秋有时候傻里傻气的。”
“说起话来却的很有见地。”
闻言,小秋顿时有些欢喜。
细细回想起来却又发觉好像有哪儿不对。
“奴婢才不傻。”
她皱眉抗议道。
沈枝意笑而不语,只是在心底暗自盘算着太皇太后唤自己在此留宿一夜的用意。
总不能真的只是试探自己先前是否喝下解药了吧?
心底闪过这个念头后,却又很快被她否决了。
或许这会是对方召自己入宫的原因之一,但绝不会是唯一原因。
究其原因,她又想不清。
纠结了片刻后,沈枝意索性清空了思绪,看向房中的布置。
此处虽为偏殿,但到底是在寿康宫内。
即便是偏殿的房间,都布置得比自己所居的梧桐苑要好得多。
但正如小秋所言。
此处虽然处处透露着奢华,但并不自由。
正如她与小秋在太皇太后的一句安排下,便只得在此留宿,没有辩驳的余地。
况且宫内的规矩一向是极为严苛。
入夜后,除却有腰牌的高等宫人外,任何人都不得在宫道上行走。
沈枝意原本想着在偏殿的园中闲逛一番。
但想到自己如今的处境后,又打消了这念头。
还是算了。
她们此刻深处房中,还不知晓外面是否有人看守。
若是贸然出去,恐怕刚踏出房门,消息就已经传到了太皇太后耳中。
沈枝意好不容易才在太皇太后心底留下了些许好印象。
此刻自然是不想因此让对方觉得自己冒失。
于是转念一想,她干脆早早洗漱,入睡了。
夜色渐深。
偏殿内已经暗沉了下来。
寿康宫的主殿中,却依旧灯火通明。
端坐在垂帘后的老者并未歇息,而是仍旧坐在原地,闭目养神。
直到福安步履轻快的走进殿中。
“启禀太皇太后。”
“奴才已将沈小姐和她的侍女安排在偏殿中。”
“此刻,她们已然歇下了。”
闻言,座上之人缓缓睁开双目。
那是一双深邃却含笑的眼睛。
其中并未流露出什么恶意,只有些许被岁月雕琢过的痕迹。
“歇下了?”
“竟这么早。”
“哀家本想着再唤她来正殿说说话。”
“如今看来,倒是不用了。”
“这位沈家嫡女啊,倒是比哀家想的还要心思纯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