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金簪换银票

作品:《重生真大佬,拐个皇叔当夫君

    听完周氏的一席话嘱托后,刘嬷嬷虽然也面色凝重,但还是将此事接下来了。


    她知晓此事会有风险,甚至潜藏的风险比对方描述的还要大上许多。


    但……就凭着她与周氏相识多年的交情,对方应当也不会在事发后见死不救的。


    她也就没什么好顾虑的了。


    打定主意后,刘嬷嬷握紧了手中那三枚被锦布包裹着的的簪子。


    “夫人放心,奴婢记下来了。”


    “即刻便去办此事。”


    承诺过后,她匆匆行了个礼,便快步走出房门。


    听到房门再次关上,周氏才觉得心里的担忧情绪得到了舒缓。


    尽管她将置换银钱一事吩咐下去的时间紧迫了些。


    但刘嬷嬷向来行事稳重。


    再加上,她知晓了其中的利害关系,定然能将此事办的稳妥。


    这般想着,周氏越发对这人选的可用程度深信不疑。


    眼下,她只需静待对方归来便可。


    片刻之后,周氏重新换上了一副从容不迫的样子。


    再有那么不到一盏茶的功夫,沈大人便要回府了。


    计划彻底成功的那一天来临前,她还是要做好表面功夫,并不能与对方提到什么决裂之类的话。


    昨日,自己虽然与他争吵了一架,今日却也只能照旧同他说话。


    轻叹一声后,沈氏扬起一抹无奈的笑意。


    她将房内的物件重新归置了一遍,掩盖住自己刚才翻找过的痕迹。


    天色日渐昏沉,很快便连最后一丝光亮也消弭殆尽了。


    夜风吹拂,窗外的杨柳枝微微飘动。


    在这番情景下,沈府内显得更为静谧了些。


    说来也巧。


    刘嬷嬷出府的后一瞬,沈大人刚刚行至府门外。


    两人完美的错过了相遇的时间。


    林嬷嬷行至街中转身看向府门口的身影后,心里也瞬间松了一口气。


    自己若再晚出门那么半盏茶的功夫……


    恐怕便免不了要被家主盘问一番了。


    好在今日有惊无险,她依旧能按照原定的计划行事。


    将手中的簪子握紧后,刘嬷嬷神色匆匆的走进了街中一家有名的当铺中。


    夜幕时分,当铺中已经少有人至了。


    按照惯例,掌柜的正和几名外缺一同整理账册,核对今日收到的物件和送出去的银子。


    忽闻开门的声响来临。


    掌柜疑惑的抬眸向店门处望去。


    瞧见来人的这般着装,他便意识到是某户富贵人家的下人前来。


    一旦遇到这种人前来……多半便会迎来一桩大生意。


    他连忙放下手中的账册,亲自上前招待。


    “这位嬷嬷,在下是东来当铺的掌柜。”


    “不知是哪位府中的夫人想与我的小铺做生意?”


    他语气一顿,笑着说道。


    “若有什么物件需要典当的,贵府提前知会一声便是,我派人亲自上门取。”


    说着,旁边的一位外缺已经斟好了茶。


    接过后,掌柜顺势将茶盏递到她手中。


    刘嬷嬷看了一眼茶盏,便将其放在桌上,并未动用。


    “既然当铺开门做生意,何必过问来人的出处?”


    “老婆子我这儿有三件金器,你瞧瞧能开价多少。”


    “若是价格合适,我即刻便取了银子回去。”


    “若是不合适,我也即刻拿着东西走,权当从未来过。”


    听着这话,掌柜便明白了她这背后之人不愿意透露身份。


    正如对方所说的,当铺既然开门做生意自然只是个银钱和物件的交换过程。何必问那么多呢?


    城中资历最深的当铺虽然是东来当铺,但那些小名小号的当铺也不少。


    他还犯不着为猜测来人的身份而失了这桩生意。


    这般想着,掌柜连忙笑着将此事应下,打算看过物件后再做定夺。


    他将锦布接过,一层一层的打开。


    其中是三枝形态各异的金簪。


    每一枝的末端都有一枚精巧的宝石镶嵌,看着像是同一时期的工匠制成的。


    这款式虽然是几年时兴的,但胜在用料价贵。


    当铺中素来有低潮首饰不当的规矩。


    但眼下这三枚金簪……他不用上手便能看出价值。


    掌柜心中欢喜,面上却只是露出一抹淡笑。


    他正思索着怎样才能将当铺的利润提的更高一些,旋即开口。


    “这东西自然是极好的。”


    “款式虽旧,但胜在用料纯正。”


    “原本这一只金簪在我这儿能开出二百两的价。”


    “因这款式不好转手,便需折损些许银两。”


    沉顿片刻后,他将物件交还到刘嬷嬷手中,开价道。


    “这样吧。”


    “我东来当铺开出一百五十两一枝簪子的价格。”


    “这三枚簪子合计四百五十两。”


    “您若觉得合适,咱们便现银交付。”


    “您看这价……”


    刘嬷嬷心底对此并非毫无概念。


    她知晓这三枝簪子以四百五十两的价格典当,已经属于是贱卖了。


    可想起自家夫人先前的嘱托……


    今日出门的时间紧迫,他还要赶着在沈府闭门前回去,只能尽快应下。


    “也成,四百五十两便四百五十两吧。”


    “现在便交付现银,老婆子我还急着回府向主子交代。”


    听到对方这般痛快的答应了下来,掌柜心中更为欢喜,脸上的笑意也浓郁了几分。


    他即刻换了四张四百两的银票,又称了许多碎银,将其裹进包袱内,递到刘嬷嬷面前。


    见状,刘嬷嬷微微皱眉。


    “价钱虽然如此……”


    但她并不方便背着包袱大摇大摆的返回沈府。


    这样看起来目标太大了些,若遇到旁人询问,她也不好解释。


    还是都换成银票更为妥当。


    “不如再添些碎银,将这包袱中的银子凑个整,换做一百两的银票吧。”


    看着对方那副欲言又止的样子,刘嬷嬷哪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他是不想做这低利的生意。


    见对方有此顾虑,刘嬷嬷随后便又补充了几句。


    “你倒也不必担心以这个价收会赚的少。”


    “往后的一段时间内,我每日这个时辰都会来此一趟。”


    “不就会典当首饰,有时还会带着旁的物件儿一同来找你问价。”


    “只要每次来时,掌柜都能给出整数的银票便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