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宫宴前夕的准备
作品:《重生真大佬,拐个皇叔当夫君》 盏中的泡沫渐渐消弭,只剩下已经完全化开的解药。
窗外阳光的映衬下,盏中水面映衬着沈枝意略带回忆的目光。
她好似清晰的回忆起了……
前日经过花丛那一段路时,福公公曾抬起了衣袖。
只不过,当时他走在前面带路,沈枝意并未看清他的动作。
现在回想起来,对方当时很有可能就是在掩面屏息,避开花香的干扰。
既然此事是太皇太后亲自吩咐的,那么她身边的管事公公定然知晓其中缘由。
将此事的细节分列清楚后,沈枝意方才松了口气。
看来太皇太后这一关,她暂且是过了。
无论是因为她对经书一事的了解,还是因为她编撰的那个锦衣老者的故事……
至少在此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太皇太后都不会对她下手。
沈枝意一边想着,一边将碗盏中的茶水倒在手绢上,将其搁置在一旁的桌子上等待风干。
在此过程中,她不由得开始想起了自己几日后进宫时的场面。
此刻距离太皇太后的寿宴还有不到五日半的时间。
到时候,文武百官必定都会到携带家眷到场。
皇上也会亲自出面操办。
沈枝意深知皇上的脾性。
所以当日出场宴席时,她需要尽力控制住自己的表现。
既不能太出彩,又不能表现的让人毫无记忆点。
毕竟她此后还需常在宫内走动,与其中某些人必不可少的打交道。
这般想着,沈枝意盯着那方被解药浸透的手绢,陷入了沉思。
另一边,沈府的一处偏院中,裴莺时喜不自胜的望向周氏,满脸期待。
“娘,您说的可是真的?”
“宫宴那日,女儿真的能跟着您和爹同去?”
周氏看了她一眼,笑着回道:“当然能去。”
“宫宴开始前三日,宫内的管事便会派人将请帖分发到各府,府中嫡系家眷皆可前去。”
“先前未带你去是因为你不在我们身边。”
“现在你好不容易回了神府,便安心的做这嫡女。”
“我自然不会瞒着你,故意不让你去。”
再次听闻这确认之语,裴莺时连连点头。
“多谢爹娘!”
“莺时一定会好好表现,不为沈府丢脸。”
像是忽然想到了什么似的,她语气一顿,小心翼翼的开口。
“只是……”
“只是莺时自边关而来,随身带来的衣物只有那么几件。”
“怕是有些上不了台面。”
周氏听出了对方的话中之意,轻叹一声。
“你前些年受的苦多,娘当时没能在你身边照拂,心中也甚觉遗憾。”
“如今看到你安然回府,自然是要多弥补些关怀。”
“回了自家不必不好意思开口。想要什么样式的衣物,你尽管向府中的管事提便是。”
“娘现在便去将他唤来,再派几个女使为你量身。”
“这样一来,三日内便可让城中的制衣铺子加紧赶制几身得体的衣裙。”
“做好的衣裙定会赶在赴宴前送到你房中,供你挑选。”
说了几句宽慰人心的话后,周氏又叮嘱了几句,便转身离开了。
房门被关上的瞬间。
裴莺时笑意盈盈的面容,肉眼可见的变得黯淡了些,同时轻声呢喃着。
“不过是假心假意的说了几句话,不必在意。”
“裴莺时啊裴莺时,你忘了自己是怎么熬到今日的?”
“竟然还想着相信。她说的这几句话。”
先前周氏的那几句话……倒是勾起了她的伤心事。
弥补……
她先前所受的那些苦,岂是用些许银子和几件衣服便能弥补的?
那未免也太廉价了些。
况且若是真想弥补……
那他们何不在自己走失之日便竭尽所能的找寻?
又为何不在自己回府当日,便将府中的鸠占鹊巢之人赶出去?
没有,她现在什么都没得到。
想到此处,裴莺时眸中的怨毒神色几乎要化为实质。
细想下来,她如今得来的一切……
不过都是经过筹谋,一步一步争取来的。
她一早便认定,若想要在这沈府之中站得住脚,并以此为出发点向外走出去……只靠着微弱的亲情几乎毫无胜算。
但现在的她毫无筹码,不得不继续扮演着现在的形象,让这点儿亲情得以发挥到最大价值。
至少,她与沈家之人的表面功夫做的还算足,短时间内也不会同他们出现什么争执。
裴莺时在心里盘算着。
最多再过一年的时间,她便不必再委屈自己装出一副乖巧懂事的样子了。
而此后,一旦她有机会脱离沈府走到更高处,便会将此前受到的委屈和这些人通通清算。
眼下还远远不到与他们撕破脸的时候。
她只能将这些话继续留存在心底,作为复仇的动力,并盘算以后的路。
宫宴……
裴莺时一想到这桩事,便心生期待。
如果她没记错的话,此事便是自己在皇城中得以崭露头角的一处重要转折点。
自己会凭着宫宴上的表现,赢得不错的名声,借机为日后铺路。
而沈枝意会在那时成为众矢之的,在宫内各位贵人眼中留下不好的印象。
想到此处,裴莺时只觉得有些解气。
从前,她所受的那些苦楚始终无处发泄。
如今重活一世,她定要让自己表现的更为出彩些,以此博得某些贵人的赏识,走的高远。
一旦她有机会站在梦寐以求的凤位,便要将这沈府之人……
伴随着层层思绪的扩散,裴莺时的心思越散越远。
恰逢此时,沈府的管事已经赶至她房门外,轻轻叩门。
闻声,裴莺时顿时收起了心思,重新摆出了一副笑意温和的样子。
她快速将自己的衣裙整理好,开门去迎。
今日依旧是晴空万里,昨日夜间降下的雨露也早已消散殆尽。
此刻,天色将近黄昏。
如今宫宴在即,沈府各院之人皆在忙碌着自己的事儿。哪怕是侍女和小厮,都在帮着各自的主子忙着准备。
无人注意到,府中花园的一个角落处,有人正穿着一身女使的衣服,偷偷在一棵柳树下翻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