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平淡收场
作品:《重生真大佬,拐个皇叔当夫君》 听到这一席话,沈枝意全然没放在心上。
她懒得计较什么,便抢先在祖母想替自己开口辩驳时,将这父亲番话应了下来。
见对方竟然没反驳自己什么,沈父反倒心生些许愧疚。毕竟,此事虽在旁人眼中看……与他这个沈家家主毫无关系。
可实际上,他这个站在中间的评判之人,才是引起此事的源头。
将此事怪在沈枝意身上虽然有失公允,但若是真的顺着旁的线索一点点查下去,说不准就会查到自己头上。所以,只能先将此事糊涂收场了。
这般想着,沈父的语气也放缓了些。
“罢了,兴许是咱们沈府今日诸事不顺,才出了这么一桩没头没尾的怪事。”
“既然寻不见证据,此事便就此作罢。”
此话一出,他抬眸望了一眼院中的众位族亲和丫鬟小厮。
“咱们沈府向来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此事既然出在自家院门中,众位便也与之相通。”
“今夜之事,权当众位从未见过。”
“而太皇太后所赐之物也原原本本的收置在这木盒中,从未被旁人动过。”
沈父特意将最后这几字的音色加重。
听着这几句带有警告之意的话,众人纷纷点头应答。当朝律法讲究九族皆通。
府中的族亲们已经知晓了此事的严重性,就算是为了各自的前程,也绝不会向外透露半个字。
而各位丫鬟小厮皆是在入府之时签了死契。
为了各自的身家性命,他们也不会将此事透露出去。
所以这番话对于众人而言还是极为奏效的。
如此一桩吵嚷了大半夜的闹剧,什么结果都还都未查出,便已然结束了。
沈父率先离开后,其余人也相继散去。
轮到林妙玉将沈文带走时,老夫人深深的看了她一眼,其中神色不清。
或许是察觉到了这番有些异样的目光,林氏几乎是刚一将文儿从屋子里带出来,便快步走出了寿安堂。
人群尽数退散后,这方原本就少有人至的院子。终于重归平静。
沈枝意和祖母相伴着走进屋内,将门关了起来。
刚一进屋,老夫人便急匆匆的拉着她坐在榻边,低声开口。
“阿意,那盒中之物若是当真不见了……”
沈枝意轻轻揽着祖母的手臂,温声回应:“祖母放心,此事我心里有数。”
“即便是来日因此牵连出什么事来,我也有把握应对。”
闻言,老夫人这才安心了些。
“那便好。”
“既然阿意心中有数,我便不再过问了。”
“只是,你千万要记得将那木盒收置好。”
盒子之物若不见了……倘若沈府中人不开口说出来,便无人知晓。
可若是连太皇太后御赐的盒子都丢了,那便不好向宫中交代了。
沈枝意知晓祖母是在为她忧心,便认真的这话记在了心里。
就这般,祖孙俩又相互说了好一会儿话,才依依不舍的道别。
待到沈枝意再次回到梧桐苑时,天色已经转亮了。
小秋紧随其后。
进屋关好房门后,她迫不及待的看向沈枝意。
看着她这副神情,沈枝意便知晓她将会开口说些什么。
于是提前发问。
“小秋,今夜一事,你怎么看?”
随即他话音一转,露出浅笑。
“或者说……你觉得那盒中之物尚在何处?”
闻言,小秋先是一愣,随即倒了一盏,递到沈枝意手中。
她梳理思绪,皱眉思索着。
“起先,奴婢听到盒中之物失窃,只觉得满心惊异。”
“但后来……奴婢发觉小姐您在几个时辰前,便曾告诉过奴婢盒中装着什么。”
“虽然奴婢当时觉得那些事物是小姐您……胡诌的。”
“但不知为何,方才在老夫人院中时,奴婢愿意相信您所说的那话是真的。”
看着小秋欲言又止的样子,沈枝意挑眉以待下文。
“至于这盒中之物……”
“奴婢虽不知晓其究竟在何处,但您心中或许已经有了答案。”
小秋好不容易才说完了自己心中所想,只觉浑身轻松。长舒一口气后,她一脸期待的看向沈枝意,似乎是等待着她的评判。
“不错。”
“我们家小秋啊,可比府中某些人要聪明得多。”
沈枝意笑着夸赞了几句,便在梳洗后躺在了榻上。
今日看了一晚上的“戏”。
她虽然没说上几句话,但也一直站着,总归有些累。算算太皇太后寿宴的日子,已经不足七日了。
贺礼的事,她虽然已经决定好了要送什么,却还未开始准备。
沈枝意忽然想起这一桩事,心地轻叹一声。
“看来……明日还是不得闲。”
她不仅得加急准备贺礼,还不能让府中其他人察觉,尤其是那个一心想向她“复仇”的裴莺时。
天光将明之际,沈沈枝意伴着缕缕思绪,吹灭了烛火。
她此刻尚且能安然入眠,但有些人怕是要彻夜通宵了。距此处不远的沈父的房中,周氏正冷着一张脸,一动不动的坐在床榻上。
沈父本就心生烦闷,看着他这副样子,烦闷之意更甚。但还是先耐着性子问询。
“夫人这是怎么了?”
“你先前不是还在此躺的好好的,怎么此刻忽然坐在榻边了。”
听完他这故作疑惑的语气,周氏面上的冷意又添了几分。
“我为何在此处,难道老爷心里不清楚吗?”
“自然是等着与老爷同榻而眠。”
“方才,您可是悄无声息的离开了两个时辰。”
“莫不是又去了哪个妾室那里?”
“是……”
周氏还在絮絮叨叨的数落着,沈父却彻底压抑不住心里的烦闷。
刚听完前几句话,他自顾自的拂袖离开了房门。
木质的房门被关上时,发出一声脆响。
与此同时,周氏呆愣在原地。
她指尖越发用力,手中的一方被角也被攥得皱皱巴巴。
良久,周氏终于再次冷静下来,松了松手,用只有自己能听清的话喃喃自语道。
“既然是你先不顾念旧情,非要去找她,就别怪我也效仿你行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