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五福晋的独道见解
作品:《听懂兽语后,纨绔十福晋更嚣张了》 这个谜底,琪琪格也想知道。
而众所周不知:琪琪格想知道,就是猫猫、鼠鼠跟鸟鸟想知道。
鼠鼠跟鸟鸟两张情报网张开,很快就带回了让她目瞪口呆的消息:“你们说,他之所以改变这么大,是因为九嫂?”
[吱吱吱,更确切的说,是因为嫡子啦!]
巴达尔胡认真纠正:[吱吱吱,这不是你男人的九哥出海了么?宜妃心疼儿媳妇和孙子,特意在老皇帝跟前求了恩典,把他们娘俩也带上了。]
[平时对几个孙辈,宜妃也有差别,最喜欢九阿哥家的胖儿子。]
这个琪琪格知道并理解呀:“自打五嫂子立起来之后,婆媳关系日渐融洽。太给非嫡出的孙子脸,不就是打儿媳妇的脸吗?”
“宜妃娘娘那么聪明灵秀,自然不会干那样的蠢事。”
[喳喳喳,这个道理鸟也明白,但你男人的五哥不知道,或者说不愿意承认吧。反正,他现在就想跟五福晋生个嫡子,五福晋不想跟他生个嫡子。]
吱吱吱,喳喳喳,喵喵喵~
三小只异口同声:[他觉得琪琪格你跟你男人的开局也不算好,现在却能龙凤双胎,大吉大利。那你男人在这方面肯定是有一些法子的,他想讨教讨教。]
琪琪格:!!!
我滴个天,这是什么大清版本的追妻火葬场之我家庶子不如弟弟家嫡子受宠,我一怒之下要跟早已貌合神离的嫡妻破镜重圆狂生嫡子啊?
简直让她突破了对五阿哥的脸皮厚度认知。
说好的敦厚温和,人品贵重呢?
这怎么还可不贵重、可不贵重、可不贵重了呀!
同样的问题,胤俄也想不明白。
但他能明确表示自己的态度:“五哥不必假如,你那种情况如果发生在弟弟身上,弟弟活不到如今。琪琪格宁可给我当寡妇,也不会让我这么活蹦乱跳的整天气她的。”
早知如此,五阿哥当时也不会把事情做得那么绝呀!
但他不是没有那个前后眼么?
时隔经年,塔塔拉氏彻底立起来了,他才觉得人家其实也不错。
咬牙威胁他的小样贼带劲儿。
把他当空气一样,半点不谄媚、不卑微的表情也很招人。
现如今,五贝勒府上下干干净净,规规矩矩。几个孩子都在嫡母管教之下大大方方,勤学好进。
让他欢喜之余也觉得──庶出都这么优秀了,嫡子嫡女得惊才绝艳到什么程度?
一点点的,好奇里就生了贪念,甚至渐渐变得执着。
可……
任他予取予求的福晋早已经消失不见,听完他的想法之后,他他拉氏的眼神冷得像冰溜子。
一眼就让他落荒而逃,但又不甘心放弃,所以才有这让人震惊不已的讨教。
胤俄当面没给他半点好脸色,私下里回家跟琪琪格却先举手做发誓状:“我发誓,我绝不是为了老五说话。只是吧……”
胤俄 特别无奈地长叹了口气:“只是这世道对女子,到底还是苛刻了些。”
“一扎没有四指近,隔层肚皮隔层天。别人的子女就算养的再怎么好,到底也还是隔着一层,将来未必能像对自己生母一样发自内心孝顺。”
“五嫂子若是有意,趁着老五这会儿求子心切,倒也未必不能给自己多添一个保障。”
毕竟那些孩子们的生母可都在呢。
现在五哥活着还好,将来……
某个孩子若是承了爵位,当家作主。表面上可能一碗水端平,关起门来,谁会不向着自家亲额娘呢?
他这话说得诚恳,琪琪格也听得认真:“嗯,你有心了,回头五嫂子再来,我问问看。”
不但没被骂被打,还被赞同了一句什么的。
胤俄就很开心。
感谢额娘当年教导,让他对婚姻很慎重、很真诚。
没有想出那种类似于立个宠妾让福晋着急,主动过来伏低做小的蠢招。
否则的话,他如今坟头树都得亭亭如盖了吧?
嗯嗯嗯。
琪琪格点头,特别促狭地附和:“还得有两棵,一棵是槐树,另一个也是槐树。”
后知后觉自己是心里感慨说出来的胤俄:……
不行,他受伤了,得让福晋亲亲抱抱贴贴才能治愈。
要说琪琪格效率也是高。
翌日五福晋来府里看龙凤胎,她就半点也没拐弯抹角的就把事情给说了。
五福晋惊呆:“他他他,他怎么可以那么不要脸?”
内帏之事,竟也好意思……
琪琪格笑:“大概是嫂子如今风采实在让他心折,这才放下身段来请外援吧!”
五福晋抬手捂她的嘴:“哎呀呀,你还说!该不会……”
琪琪格立即申明,自家绝对没有收五阿哥任何好处,也没有任何帮忙劝说之意。
并附上了胤俄那番感叹。
五福晋满眼羡慕:“前头都说八弟夫妻恩爱情浓,刚大婚,八弟就由着八弟妹撵了他的人事宫女。现在看,他们哪及得上你跟十弟分毫啊?”
“十弟这样的细致与温柔,才是世间顶顶难寻的好男儿。”
“你们两个一处,才真的是好上加好。”
至于她怎么想的?
五福晋笑:“俗话说羊肉贴不到狗身上,那些孩子我就算再怎么悉心培养,将来人家有出息了也得孝敬自己额娘,与亲额娘心连心……”
就在琪琪格以为她要保险起见,努力生一个自己的儿子时,五福晋话锋一转:“不过我也没盼着与人家交心啊!”
啊?
五福晋笑,眸光中满是轻松写意:“汗阿玛以孝治国,对这个字儿看得极重。而我这个嫡母呢,又地位又高于其生母。除非能保证消息一丝一毫不外泄,也没任何人与我做主。否则,谁承爵都不敢薄待我的。”
“而几个嫂子都与我交好,弟妹们关系也不错。再怎么着,也落不到孤立无援的地步,那还生什么生?”
“与其冒生产危险,不如让府里的孩子们励志起来。”
“哪个可堪托付,将来我就把哪个记在自己名下。当我成了小崽子们能否当世子的关键,还愁不阖府孝子贤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