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很久以前,本王也是个好大爷

作品:《听懂兽语后,纨绔十福晋更嚣张了

    见九福晋跟琪琪格越走越近,八福晋郭络罗氏本就不悦。现在更是开启了嘲讽:“九弟妹和十弟妹倒是投缘,来裕亲王伯府上都这么成双成对的。”


    呵。


    这是自己偷偷摸摸单独行动,还反过来怪上她们了?


    琪琪格可不惯着她这臭脾气:“没办法,八嫂子不带九嫂子,她可不就只能舍近求远了么!”


    这话一出,不止八福晋卡壳,八阿哥也很尴尬。


    他生母出身低微,三十九年才被封了个嫔位。自幼养在惠妃延禧宫的他,天然是大哥小跟班。


    可……


    都是龙子凤孙,凭什么他就只能任凭对方驱驰?


    为了能出人头地,成为被汗阿玛看得见、宠几分的皇子,他从小就严格要求自己。


    一步步的让出身尊贵的九弟、十弟对自己言听计从。


    通过福晋将安郡王府笼络住。


    若能再被裕亲王伯美言几句,必能给他带来更多裨益。


    可计划才刚刚开始,就跟九弟和十弟相遇裕亲王府……


    八阿哥就脸红又忍不住多想:这到底是巧合,还是他们俩也跟自己打了一样的算盘?


    九阿哥跟胤俄则对视一眼,心里都有了谱:八哥啊,所谋甚深,以后远着点儿吧。不然人家偷驴,他们哥俩帮着拔橛子,他们哥俩图啥?


    总不能图手足情深,甚至喜欢助人为乐吧!


    当然,来都来了,就算天王老子在这儿,他们哥俩该做的也得做咯。


    这不,胤俄就乖巧送上精选的好药材,颇有几分嗔怪地道:“瞧二伯这话说的,伯父伯父,跟亲父又能差多少?这不知道还则罢了,知道了,哪有老子不舒坦,儿子不在跟前伺候的道理?”


    给皇子当老子,这福全哪敢啊?


    当即要起身,结果被胤俄火速摁住:“侄儿的好二大爷欸!汗阿玛向日里老说自幼跟您与恭亲王叔一起长大,手足情深,再无任何龃龉。”


    “总让咱们兄弟以你们兄弟为榜样,兄友弟恭。他人家从不跟您见外,您怎么还跟侄儿们见外呢?”


    福全:……


    很久以前,本王也是个好大爷。


    被封抚远大将军那年,还想把一身所学都教给大侄子呢。


    结果被大侄子回赠一当世无敌大黑锅!


    好家伙,议政王大臣的资格没了,还搭了三年俸禄。


    整整三万两白银,三万斛禄米啊,说不给就不给了不算,他还得磕头谢恩。感谢皇帝弟弟手下留情,没把他这亲王爵位也一并撸了。


    从那以后,他对自家皇帝弟弟都有些冷心,别说什么侄子不侄子了。


    但人啊!


    永远得学着向命运妥协。


    他这一病不起,说不定什么时候就……


    儿子保泰是个文不成武不就的,还是个庶子。按规矩,就得降等袭爵。论能力,他也很难撑起这偌大王府。


    很需要个能力强或者后台硬的皇子带一带,护一护。


    可惜人未走茶已凉,自打他不当这个议政王大臣之后,好侄子们过府探望都少了。


    这些日子,也就八阿哥夫妻殷勤些。


    可那孩子虽才华品行都很出众,出身却太低了些。


    偏偏皇帝弟弟还最重视这些。


    即便太子有个万一,这小子估计也一点机会都没有。而太子若顺利登基,资深大千岁党的他怕是会首当其冲被清算。


    一个弄不好,就会庇佑不成,还狠拖自家保泰后腿一下。


    因此上,老九老十过来,他才会这么激动。


    毕竟这俩虽不如老八得宠,但后台实在强横。


    尤其老十。


    那是个撒起泼来,连他家皇帝弟弟都有些奈何不了的主儿。


    而且……


    如老十所言,他完全可以拉着皇帝弟弟忆往昔啊!


    念及当年董鄂妃入宫,皇四子一出生就祭太庙、大赦天下,随时随地都要册封皇太子的第一子待遇,兄弟俩手拉手一起当小透明的过往。


    再想想老哥哥替大侄子背锅的艰难,说说自己这些年的无怨无悔。


    恨天不假年,不能陪皇帝弟弟到最后。


    如今膝下六子只剩保泰这么一个,他再如何还能不多照拂几分?


    思路这一通达,裕亲王看着胤俄的目光都多了几分慈爱:“好好好,自家伯侄,那二伯就不与你客气。不嫌弃的话,你们夫妻跟老九两口子常来啊!”


    隔三差五来,至今也没得到这么一句的八阿哥:……


    一样的侄子,裕亲王伯竟也两样待遇么?


    他自认殷勤周到,是个万里无一的好侄子了。结果往来数次,竟还不如老九老十这俩上门的?


    可能他现在还没有经过九子夺嫡的刀光剑影,到底还年轻吧,养气功夫到底差了些。


    那一闪而逝的愤恨不但裕亲王福全看到了,九阿哥、胤俄跟琪琪格也都看到了。


    前者心中的想法还更坚定了呢。


    九阿哥跟胤俄 心里一沉,嘴角笑容多了丝丝缕缕的苦涩。


    琪琪格则暗笑:果然这人算不如天算呀!


    只这一个偶遇,这一个眼神,就能让那俩棒槌更进一步看清他们的好八哥了吧?


    嘿嘿。


    省了她不少口舌,也免得被误会见不得他们手足情深呐!


    这一趟裕亲王府之行简直完美。


    就是吧,没等他们哥俩多去几回呢,终于受不住太子时时苦求的康熙出发巡幸塞外了。


    顺便把太子、大千岁、十三、十四、十五跟十六都带上。


    却把监国大事交给了老四跟老八?


    一个康熙为太子选定的贤王,一个天然的大千岁党。也许康熙只是又玩了一手平衡之术,但八阿哥确确实实是得了重用。


    京城风变。


    胤俄跟他家九哥还是一如既往,当当差,溜溜号,时不时往裕亲王伯跟恭亲王叔府上溜达溜达。


    是的,没错,继裕亲王后,恭亲王也病倒了。


    虽然这位在御前重要性远不如裕亲王,但是宁落一屯,不落一人。


    好侄子二人组尽量一碗水端平,伯伯叔叔都照应着些。


    可太医再能,御药再好也是治病治不了命。


    六月初七日,恭亲王常宁薨。


    惊闻弟弟死讯的裕亲王福全病情也跟着急转直下,眼看垂危。诸皇子不敢怠慢,赶紧给巡幸塞外途中的康熙送了信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