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太子挟恩图报
作品:《侯门嫡女重生后,姐妹换亲杀疯了》 太子勒住马,居高临下地看着惊魂未定的林家人,语气温和却自带威严:“你们没事吧?”
林大郎如同看到了救世主,连滚爬爬地磕头:“没…没事!多谢大人救命之恩!多谢大人!”
太子目光扫过他们简陋的行李和惊惶的神色,心中已然有数,故作不知地问道:“看你们不像本地人,这是从何处来?要往何处去?”
林大郎连忙道:“回大人,我们...我们是崖州人氏,是…是来京城投奔女儿的。”
“哦?投奔女儿?”太子挑眉,笑容愈发和善,“不知令嫒是哪位?”
“小女的名叫林招娣,在工部当差。”
林大郎挺起胸膛,颇有些自豪地说道,仿佛女儿当官是他多大的功劳。
太子眼中精光一闪,脸上却露出恰到好处的惊讶。
“原来是林侍郎的双亲?真是失敬。孤乃当朝太子宇文宏光,与林侍郎相熟。”
太…太子?!
林大郎和梅氏差点吓得又瘫软下去,他们这辈子见过最大的官也就是县太爷和谢郡守,没想到竟然被太子救了。
林村长也连忙拉着老伴要跪下。
太子连忙虚扶:“老人家不必多礼。既是林侍郎的父母,便是孤的贵客。此地不宜久留,不如随孤的队伍一同入京,也好有个照应。”
林家人感激涕零,千恩万谢地上了太子安排的马车,跟在太子仪仗后面,只觉得无比安心和荣耀。
路上,太子特意放缓马速,与林大郎乘坐的马车并行。
“林老先生一路辛苦。林侍郎才华出众,深得父皇器重,真是令人敬佩。只是…”
他话锋一转,略带惋惜地叹了口气。
林大郎立刻竖起耳朵:“殿下,只是什么?”
太子面露难色,低声道:“只是林侍郎终究是女子,久居京城,身边难免有些…嗯,别有用心之人环绕。孤听闻,她与城中一些商贾之家往来甚密,尤其是一位陈姓公子。唉...商人重利,最是狡诈,孤实在是担心林侍郎心思单纯,受人蒙蔽,耽误了前程啊。”
林大郎一听,脸色顿时变了。
女儿身为四品官,前程无可限量,怎么能跟商人搅和在一起?
这不是耽误前程嘛?
太子观察着他的神色,心中冷笑,继续添一把火。
“像林侍郎这般才貌双全的女子,若是…若是愿意择一良木而栖,比如入东宫为侧妃,将来封皇贵妃亦非难事,位同副后,尊荣无限。届时,林老先生您便是国丈,何等风光?岂是区区商贾所能比拟?只可惜…”
他摇摇头,一副十分遗憾的模样。
皇贵妃?
位同副后?
沾光当国丈?
这几个词像惊雷一样在林大郎脑中回荡,巨大的诱惑瞬间冲垮了他本就浅薄的理智。
相比之下,那个什么商人家的公子,简直是一坨牛粪,根本配不起自己明珠一般的女儿。
他立刻激动地表态:“殿下放心,小老儿一定好好劝说小女,绝不能让她被奸商迷惑,能侍奉殿下,那是她几辈子修来的福气。”
太子满意地笑了:“如此甚好。老人家深明大义,孤心甚慰。”
他看着京城越来越近的城门,眼中闪过一丝得意的寒光。
林招娣,你的软肋,终于送到孤的手上了。
太子的仪仗浩浩荡荡地停在林府气派的朱漆大门前,引得街坊四邻纷纷侧目。
太子并未下马,只是温和地对车内惴惴不安的林家人道:“林老先生,林府到了。孤就送到这里了。”
林大郎和梅氏受宠若惊,千恩万谢地下了车。
太子身边的沈翊对林家门房说明情况,请门房开门迎接林招娣的家人进屋。
门房见来人衣着普通,虽满心疑惑,但对方由太子亲自送来,不敢有丝毫怠慢,连忙恭敬地将这一家老小迎了进去。
太子望着林家人消失在门后的背影,唇角勾起一抹算计的弧度,这才示意仪仗起驾回宫。
一踏入林府,林大郎和梅氏的眼睛就彻底不够用了。
脚下是光可鉴人的青石板,廊下挂着精致的灯笼,院子里奇花异草、假山流水,看得他们眼花缭乱。
穿过垂花门,进入正厅,那宽敞明亮、摆设着他们从未见过的古董玉器、紫檀家具的厅堂,更是让他们张大了嘴巴,连步子都不敢迈重了。
“大郎,这…这比县太爷的衙门还…还气派啊!”
梅氏结结巴巴地拽着林大郎的袖子。
林大郎也是心跳如鼓,摸着光滑的黄花梨桌面,喃喃道:“这得值多少银子啊?招娣这丫头,真…真出息了!”
三个孩子更是兴奋得哇哇叫。
9岁的大伢像只猴子似的想往那高大的多宝阁上爬,想去摸那些漂亮的瓷瓶。
3岁的细伢摇摇晃晃地追着一只羽毛鲜亮的鹦鹉跑。
12岁的盼娣则怯生生地抚摸着光滑的丝绸帘子,眼中充满了羡慕和不可思议。
相比之下,林村长和老伴林大娘则显得拘谨许多。
老两口看着这泼天的富贵,脸上虽有欣慰,但更多的是担忧和心疼。
“这宅子…得费多少心血才能挣来啊?”
林大娘拉着老伴的手,低声道,“招娣一个人在外头,不知道吃了多少苦…”
林村长叹了口气,眼中满是复杂:“是啊,这孩子出息了,只怕也是不容易。”
林招娣今日在格物院忙得晚了些,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府。
刚进大门,门房便急忙上前禀报:“大人,您…您家里来人了。是老爷夫人,还有老太爷老太太,您的弟弟妹妹,都来了,是太子殿下亲自送来的。”
林招娣猛地愣在原地,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父母?祖父祖母?弟弟妹妹?
他们怎么会来京城?还是太子送来的?
一股强烈的不安瞬间攫住了她。
她快步走向正厅,还未进门,就听见里面传来弟弟妹妹的嬉闹声和母亲拔高的嗓门:“哎哟喂,这椅子可真软和,这得是老封君才能坐的吧?”
林招娣的心沉了下去,她深吸一口气,掀帘而入。
厅内瞬间安静下来,所有目光都聚焦在她身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