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落脚百花洞村
作品:《侯门嫡女重生后,姐妹换亲杀疯了》 下了五岭之后,前方地势渐低,连风都有了淡淡的咸腥味。
前方,已经是岭南了。
如今已经是二月底,岭南的山岭已经绿油油的一片,气候温和许多。
偶然经过村落农家,只见枇杷树已经挂满了金黄的果子。
荔枝树亦满树繁花,引来一群蜜蜂嗡嗡嗡地采蜜。
田间已经开始犁田插秧,一副生机盎然之象。
闻星洛每每经过村庄,见此情景,都心生温暖。
可惜,岭南山多地少,人更少,往往走一整日,才遇见一两个小小的村庄。
傍晚驻扎休息时,她状似无意地询问蔡吏卒,“蔡大人,离目的地还有多远?”
“不远了,只余下三四百里路。”
蔡吏卒说话时,带着些许感慨,这一路过来,惊心动魄,死了两个差役。
幸运的是,总算快到目的地了。
众差役的心情都是一样的,这趟差事马上就要完成了,回程的日子指日可待了。
可宋家人的心情却是复杂的。
除了宋辞安夫妻,其他人都心底一片茫然,不知道等待他们的,是怎样的环境,怎样的日子。
队伍又走了五日,一共经历了四十余日的风雨兼程、惊心动魄,终于在三月初一这日抵达了目的地。
这是一个叫百花洞的村子,在岭南崖州治下。
村子名字虽美,现实却很骨感。
村子背靠巍峨大山,面朝一片因去年大旱而龟裂板结的贫瘠土地。
一条蜿蜒而过的小河只有浅浅的河水。
五六十户人家散落在山脚,房屋多是低矮的土坯茅草屋。
村民面黄肌瘦,眼神麻木中带着一丝对陌生人的警惕与疏离。
蔡吏卒完成了交割文书,心情非常复杂。
有对宋辞安和闻星洛的敬重,也有一丝同情,以及一丝解脱。
在人前他不便表现过度亲近宋家人,将他们带到安顿的住所,便要告辞。
宋辞安与他并肩步行出村,低声交待道:
“蔡大人一路辛苦了,路上用你的名字发了几封奏折,圣上必然注意到你了,回去后好好禀报这一趟差事,或许有一番际遇。”
蔡吏卒很想给他跪下,可村里人多眼杂,只能再三感谢,而后上马离去。
宋辞安回到宅子前,家人仍然站在原地,尚未放下行李。
听闻这屋主前主人,是在去年饿死了的......
也难怪家人踌躇不前。
空气中弥漫着湿热、草木腐烂和贫穷混合的独特气味。
几只瘦骨嶙峋的土狗远远吠叫着,平添几分惆怅。
宋老太太拄着拐杖,看着眼前景象,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悲凉,却很快被坚韧取代。
“到了地头就好。人还在,家就在。收拾吧。”
莫三问摸着罗盘,朗声道:“这屋子虽然破旧,却是干干净净的,可以住。”
他...也厚着脸皮住下了。
安家,第一步是修葺这破屋。
屋顶漏雨,墙壁透风,地面坑洼。
宋辞安二话不说,挽起袖子开始修葺房屋。
宋三叔带着儿子宋辞韬上山砍竹子、割茅草。
宋辞欢看着沾满泥巴的裙角,气得跺脚。
但她是个明事理的姑娘,发过脾气后,拿起扫帚开始打扫。
宋辞雪看着脏乱的屋子,眼圈泛红,偷偷用袖子抹眼泪,她从前连自己的卧房都没亲手收拾过。
闻星洛挽起袖子,指挥若定:
“辞雪,别愣着,去溪边打水,把锅碗瓢盆刷干净。三婶,您和福婶看看灶台还能不能用,把带来的米粮整理好。”
“福伯,你带些铜板到村里走走,看能否买些新鲜的蔬菜和鸡鸭。”
“静影,沉壁,警戒四周,顺便看看附近有没有可用的野菜。”
剩下的侍卫和仆人,她也安排了活计,破屋子前后顿时繁忙起来。
闻星洛自己则来回踱步,这间屋子一共四个房间,宋家的主子都住不下,侍卫和仆人就更无法安排。
她走到宋老太跟前,跟她商量此事。
老太太沉声道:“我们是初来乍到的流放之民,不好大张旗鼓修建房子吧?”
闻星洛却轻轻摇头,“非也,虽然我们是流放过来的,但天下人皆知,圣上抄家抄的是宋家,而我的嫁妆不在查抄之列,孙媳妇我不穷呢。”
“话虽如此,可此举定然会引起村民嫉妒,老身担心会横生事端。”
“祖母的担忧也有道理,但我们大多数人有武艺在身,咱不怕事。大家从京城来到此地,本来已经很苦了,我要尽量让大家过得好一些。”
宋辞安闻言,大步走来。
“祖母,阿洛说得对,我们从一开始就要树立不可欺负的形象,日子从一开始就好过,比逐渐好起来更能让人接受。”
宋老太太听言,舒展了眉眼,“好,你们有主意,就这么办。我老婆子就跟着孙子孙媳妇享福咯!”
“哈哈哈哈...可不是嘛,咱宋家的福气才刚开始呢。”
随着闻星洛和宋老太的开怀大笑,低沉的气氛逐渐活络起来。
有了决断,宋辞安便提议闻星洛一同前往村长家。
闻星洛点头,转身去装了一斤红糖,两条路上补充的腊肉,用一个不起眼的篮子提着,方才与宋辞安并肩出门。
宋老太看着二人的背影,深感欣慰。
大孙子是个榆木疙瘩,不仅娶上了媳妇,媳妇还是个能干的,真让人欣慰。
村长姓林,是个五十来岁的干瘦老汉,皮肤黝黑,眼神却精明,方才交割时已经见过一面了。
见他们登门,林村长连忙起身相迎,“宋郎君,宋娘子,你们怎过来了?可是有事?”
宋辞安努力做出一副温和的态度,笑道,“叨扰了,林村长。我们确实是有事相求。”
闻星洛将篮子放在桌上,温声道:“初次登门,请村长尝尝我们从老家带来的特产。”
"宋郎君言重了,有事好商量,现在日子都难过,这特产呀,一会你们提回去,快请坐。"
林村长倒了两碗粗茶,语气恭敬中带着几分谨慎。
闻星洛热络道:"是晚辈的一点小心意,请务必收下。”
林村长瞧见了,篮子里是金贵的红糖,还有难得的腊肉。
他本不该收的,可...家里上一次吃肉已经是春节了。
家里的女子们面黄肌瘦,若是能喝上几口红糖水,身子会好上不少。
思及此,他没有再推让。
宋辞安开门见山道:“林村长,我们家人口多,住不下,想在村里买地加盖几间房,不知可否请些村民帮忙?工钱好商量。"
林村长闻言,眉头微皱:"这…恐怕不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