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8 章 赵家慧也成了万元户

作品:《东北往事之转亲

    合同签完以后,赵家慧急忙回到家,告诉孩子们准备搬家。


    “妈妈承包了二队的猪舍,咱们要把家搬到那儿去!”


    赵家慧告诉孩子们,最近自己会非常忙,没有时间忙搬家的事,这个活就交给她们了。


    招娣首先点头,带着三个妹妹跑去二队猪舍挑选房间。


    二队猪舍的空房子更多。


    招娣选了两间宽敞一些的,和代娣开始收拾。


    赵家慧着急打扫猪舍,现在最主要的是把猪从泥里解救出来!


    她先挑选了几间比较干燥,易收拾的猪栏打扫。


    收拾好以后,把猪赶进去,刷洗了食槽。


    重新配了饲料,给小猪打了预防针,给育肥猪喂了打虫药。


    几天忙下来,赵家慧精疲力竭。


    孩子们用了两天的时间,把屋里收拾干净了。


    赵家慧把墙上刷上白灰,搭了锅台和炕。


    秦仓既然给出了期限,赵家慧可不想在他面前丢了脸面。


    第五天,赵家慧的东西已经全部搬过来了,只是炕还没烧干,不能住人。


    赵家慧把四个闺女,分别送去别人家找宿,自己在地上铺了两块板,睡在房间里。


    养猪投入的成本并不小,光猪饲料就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赵家慧把猪舍收拾好以后,又去找了徐风海,没有他的引见,自己都不知道银行的大门冲哪边开!


    现在鼓励农村搞经济,只要有项目,县里都会大力扶持。


    赵家慧用猪舍抵押,贷款五千元,用做养猪的周转资金。


    五千元的债务,放在以前,赵家慧想都不敢想。


    把借安英和时美凤的钱还完以后,剩下的钱存在银行里。


    家里是不能放这么多现金的。


    把鱼塘承包下来,赵家慧是打算养鸭子,她的咸鸭蛋卖得特别好。


    以前猪舍是集体的,她不敢多养,十多个,只是换点零钱,补贴家用。


    现在猪舍是自己的,养多少自己说了算。


    赵家慧决定,五一以后,抓五百只小鸭子,小的时候和猪一样喂饲料,大一点放进鱼塘里 。


    把猪粪倒进鱼塘里,当做肥料,水里的浮游生物都够鸭子吃的。


    只要晚上喂一遍就可以。


    利润应该不比养猪小。


    鸭子自己知道出去觅食,晚上也知道回来,省心又省力。


    赵家慧用贷款买了一挂牛车,猪粪需要拉出去,没有车肯定不行。


    秦仓买了一台手扶拖拉机,赵家慧觉得不错,可惜她现在没有那么多的钱。


    等有了钱,自己也要买一台,赵家慧头一次,对未来充满强烈的希望。


    秦仓承包猪舍仅一个月,就把四十七头育肥猪全部出栏了,回笼了第一批资金。


    卖了将近六千块钱,还有一万块就回本了。


    看见他卖钱,当时和他竞争的人有些后悔,后悔当初没在坚持坚持。


    秦仓很得意,大背头梳锃亮,出门腋下夹着公文包,一副成功人士的派头。


    而且买了一台大摩托,别人连自行车还没骑上呢,他却骑上了摩托车!


    五一中旬,赵家慧买回了五百只小鸭子。


    四百五十只母鸭,五十只公鸭。


    放在专门的空房子里。


    这两年,赵家慧对养鸭子也有了经验。


    不管养什么,首先要做好防疫,赵家慧没文化,但还是买了几本养殖的书,没事就让孩子们念给她听。


    有空闲的时候,也会缠着盼娣教她识字。


    满桌刚上学前班,还看不出什么,三个大的盼娣学习最好,年年三好学生,把把考第一,年仅十岁,才上三年级,学习特别刻苦。


    赵家慧有些心疼,她总觉得盼娣其实是自卑的,就因为长得像妈妈。


    她努力学习,就是为了让人发现她别的闪光点,从而忽略她的长相。


    虽然盼娣学习好,赵家慧很少看见她开心的大笑,像另外的三个孩子一样。


    盼娣总是一副和她年龄完全不相称的老成。


    招娣和代娣学习一般。


    两个月以后,赵家慧的猪都变样了,出栏猪变得光滑,腰也伸开了,明显开长了。


    现在的天气不冷不热,正是好时候。


    母猪也开始发情,赵家慧去了一次县畜牧局,了解了人工授精,那可都是好品种!


    猪的孕期短,一百一十多天。


    赵家慧算计,大概八月底,就会有第一批小猪出生了。


    小鸭子一个月长的比鞋底子还长了,只遭损了十几个,四百多鸭子,每天浩浩荡荡的出发,去大坝根底下的鱼塘。


    秦仓到现在,才明白赵家慧要鱼塘干什么。


    后悔自己当时没想到。


    八三年年底,赵家慧卖了七千块。


    用于还掉银行的五千贷款和村里的两千承包费!


    但猪舍里的七头母猪,和四十头小猪都是自己的了。


    头一年回本,是赵家慧没想到的。


    家里还有三百多只鸭子。


    八四年年底,赵家慧彻底翻身,成了丰收村少有的几个万元户之一。


    但赵家慧清楚,她这个万元户是虚的,大伙只看见她卖钱,没看见她投入的成本。


    她现在只有猪舍里的猪,兜里还没钱。


    现在猪多了,活也多了,而且她一个人也要经常出去,实在忙不过来。


    赵家慧想到了大孟。


    大孟对待工作的态度,赵家慧是非常清楚的。


    一队猪舍归秦仓以后,秦仓把大孟换掉了,用了他自己的人。


    现在大孟在家种地,农闲的时候,去县里打点小零工。


    他家兄弟几个,只有大孟没成家。


    赵家慧找到大孟,说明了自己的来意。


    “我现在一个人忙不过来,顾了家里顾不了外面,我想让你帮帮我!”


    “工钱一年五百!效益好的话,年底有奖金!”


    这个数目,已经相当诱人了。


    县城里上班的工人,一年挣五百的也不多。


    但赵家慧觉得,大孟值五百,毕竟把猪舍交给他,放心。


    大孟沉吟了半晌,答应了。


    他一个人,只有三亩地,可哥兄弟地多,忙完自己的,就要给别人帮忙,谁家少干一点都不满意。


    一年忙到秋,进自己兜里的钱,没有几个。


    再这样下去,老了怎么办?


    赵家慧既然给了他挣钱的机会,他就要把握住。


    毕竟钱只有揣在自己兜里,心里才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