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5 章 只有付出心血,才能有回报
作品:《东北往事之转亲》 “徐叔,我能不能去二队猪舍看看!”
既然有承包的意思,赵家慧就得了解情况。
二队的猪舍前些天闹过一场病,连半大的猪都死了不少,小猪崽更是没剩下几个,据说连母猪都流产了。
要是情况严重,剩下的那些猪,再死了,可就血本无归了。
赵家慧一定要谨慎。
今年分田到户了,眼下又马上春耕,人们的心思都在自家的地里,对猪舍里那些半死不活的猪,更没有耐心了。
秦仓早就不肯去了。
就连牛峰,也彻底失去信心。
大队改成村以后,不再分小队,小队没有了,还哪有小队长!
次日下午两点多,徐风海和赵家慧一起,去了二队猪舍。
因为中午猪喂完了,唯一的一个饲养员也不在。
徐风海心头火起,这是干工作的态度吗?
赵家慧挨个猪栏看了一遍。
二队的母猪一点不比一队的差,一共七头,有两头母猪是纯种长白。
她记得,这两头猪是前年引进的品种,当时被牛峰要走了。
母猪特别瘦,肚子瘪瘪的,这可是刚喂完的猪啊。
看见有人进来,嗬嗬的叫唤,不停的在没小腿的淤泥里打转。
猪槽子里剩了很多猪食,散发着馊臭味。
以赵家慧这两年的经验看,这几头母猪根本没毛病,之所以瘦弱,就是因为吃不饱。
槽头里的食明显馊了。
徐风海一边看一边骂!
赵家慧又看了十几头不到一百斤的小克郎,不但瘦,脊背上的毛都竖起来了,一看就是有虫子。
还有几个二十斤不到的猪崽,黑不溜秋的!
赵家慧有信心,两个月让这些猪变样。
“徐叔,这些猪没有大毛病,死不了!”
赵家慧数了,连大带小,一共三十二头。
猪舍都是差不多大,设备一模一样。
“徐叔,二队猪舍准备承包多少钱?”
赵家慧暗暗计算过了,一队一万五,二队五千她就要,如果五千不行,六千也凑合!
徐风海却没回答赵家慧的问话,而是一直皱着眉头在思考什么。
赵家慧也不催他,默默的跟在他身后。
赵家慧是真心疼这些猪,四月中旬,天气还很冷,这些猪站在冰冷的泥里,能吃胖才见鬼呢!
无论干什么,只有付出心血,才能有回报!
徐风海沉思了半天,问赵家慧:“你心里的预算是多少?”
赵家慧胆怯的伸出一只手!
徐风海没说话,只是把她的手按了下去。
“家慧,村委会已经定了,后天开承包会,记住我说的话,就和秦仓争一队猪舍,他要报价,你就给他涨十块,多了不涨!”
“二队猪舍连一句都不要提,就算我问到你,你也坚决说不要!等到最后再同意接盘!你明白没有?”
赵家慧真不明白,傻傻的看着徐风海,不敢点头,也不敢摇头!
徐风海摆摆手:“你记住我说的话就行!”
赵家慧听话的点点头。
虽然心里不明白咋回事,但知道徐风海不会害她!
赵家慧走了以后,徐风海转悠了一圈又回来了!
时间已经下午四点多了,徐风海蹲在猪舍大门口没一会,饲养员孙老七来了 。
看见徐风海,脸色有些许的不自然,但很快就平复了。
土地都归自己了,还怕你个大队书记有啥用?
徐风海敲了敲手背:“这都几点了,你才来?谁规定的饲养员喂完猪就回家呀?”
孙老七不说话,闷着头往前走,徐风海在后面紧跟着。
“上个月不是还有三十五头吗?现在怎么剩三十二头了?那三头呢?”
孙老七回过头,白了徐风海一眼:“上个月死了三头小猪崽!”
其实上个月就三十二头,徐风海这么说,就是为了试一试孙老七心里有没有数。
果然,他压根不知道到底有几头猪。
一样干活,赵家慧无论大猪小猪,所有的猪都在她心里,随便问,连一头都不会错。
“死三头猪,你连招呼都不打吗?谁让你这么干活的!”
“猪舍里的淤泥粪便足有一尺深,都不收拾吗?你就是这么干活的?工钱还想不想要了?”
生产队黄了,工分肯定没用了,徐风海承诺按天给饲养员发工钱。
孙老七觉得这也算是一笔外快,当时就没走。
反正混一天,算一天工钱,至于猪的死活,和他也没关系。
现在喂了快一个月了,钱没见着一分,还挨了徐风海一顿骂。
这要是放在以前,徐风海就算再骂得难听点,孙老七也不敢反驳。
毕竟大队书记手里的权力太大。
现在土地分到各人手里,自己干自己的,他还算个啥呀?
这种气,肯定是不能再受了!
“艹,瞎鸡巴吵吵啥呀?”孙老七把身上的围裙摘下来,狠狠摔在地上:“谁爱干谁干,我还不伺候了呢!”
徐风海有瞬间的愣怔,当了大半辈子的大队书记,这么被人当面怼回来,还是第一次。
看来没有利益冲突,他这个大队书记就啥也不是了!
不过这正是他想要的效果。
孙老七走了,晚上的猪都没有人喂了。
徐风海回到大队部,打开广播喇叭,先往话筒上使劲吹了两口气。
广播喇叭立刻响起呼呼的声音。
听见响动的,都打开门或者把脑袋伸出来,听听大队又有啥指示。
“广大群众注意了,广大群众注意了!”
自从大队改成村,徐风海也把社员改成群众了!
“经村委会领导一致决定,后天下午在村委会召开猪舍的投标会,有意愿的都可以参加,时间定在下午两点,请广大群众互相转告,别到时候说不知道!”
差不多的话重复了两遍。
“另外,二队猪舍的饲养员孙老七撂挑子不干了,有想喂猪的到大队部报名,喂一顿给两毛钱!”
徐风海知道,一顿两毛钱,根本没有人去喂。
这样,他就可以实施他的计划了。
果然,快天黑了,也没一个人来。
然后,冯桂兰骂骂咧咧的去了二队猪舍,喂猪去了。
徐风海私底下告诉冯桂兰,少喂一点,给个半饱就行。
一天两天,猪也饿不死,但状态肯定蔫头耷脑的。
状态越不好,越没有人竞争,赵家慧包到手的可能性才能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