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9 章 打个猎呗

作品:《东北往事之转亲

    王长禄正在屋里缝补衣服,别看他是个男人,针线活很好,针脚又细又密。


    院子里传来脚步声。


    经常来找他的几个朋友,脚步声他都熟悉。


    这个人他却听不出来是谁。


    一般打猎的人,耳朵都灵敏。


    于是,他趴着窗户往外看了一眼,竟然是昨天打薛长顺的老太太。


    风帆喊她姥姥。


    应该是郭立梅的母亲,两个人有三分相像。


    王长禄有些兴奋,眼神放光,他急忙把衣服撂下,去了外面。


    弯着腰,顺着门玻璃细小的缝隙往外看。


    屋里热,外面冷,玻璃窗上都是厚厚的白霜。


    只有玻璃的四个边角因为透风,有小面积的地方没霜。


    屋里能看见外面的人,外面的人却看不见屋里的人。


    王长禄看见那个老太太,倒背着双手,一步一步缓慢的向门口走来。


    脚步并不着急,一边走还一边东张西望,好像要把院子里的东西都记住一样。


    一般情况下,跑到别人家左看右看,都会给人一种鬼鬼祟祟的感觉。


    可在这个老太太身上,完全看不出一点鬼鬼祟祟的样子,就是一种闲庭信步的理所当然。


    杨秀芝终于走到了门口,她略一思索,决定还是敲一下门,虽然说农村并没有敲门的习惯。


    手指刚搭到门上,还没来得及敲响,房门竟然自动开了。


    杨秀芝抬头,看见王长禄站在门口,把房门口堵了一半。


    脸上带着特别真诚的笑。


    “婶子!”


    王长禄已经想了半天,怎么称呼杨秀芝了,最后还是决定叫婶子吧。


    属于大众叫法。


    杨秀芝点点头:“吃了吗?”


    这也是最普通的打招呼方式。


    两个人同时笑了。


    杨秀芝和王长禄都是豁达的人,这种装腔作势,都有些不习惯,自己都觉得好笑。


    王长禄侧过身子,让杨秀芝进屋。


    他实在猜不透杨秀芝来的目的,也不敢乱说话。


    还不如等着她开口。


    杨秀芝也不客气,径直走进屋。


    房间不算大,两大间,一间卧室,一间厨房。


    屋里并不乱,收拾得井井有条,一件还没有补完的衣服,在炕上放着。


    杨秀芝拿起来看了一眼:“针脚细密,活不错,你都是自己补衣服?”


    “是,一个人在外面,缝缝补补免不了的!”


    王长禄也不扭捏,男人补衣服也不是什么丢人事。


    杨秀芝在屋里转了一圈,眼睛早把犄角旮旯都看遍了,并没看见风帆说的猎枪。


    杨秀芝不喜欢拐弯抹角。


    “有话我就直说了!”


    王长禄猜想这个老太太应该是个爽快人,没想到这么爽快。


    “婶子,您有话直说!”


    杨秀芝点点头:“我听风帆说你有杆猎枪?”


    王长禄有枪,整个村的人都知道,不是啥秘密。


    老太太肯定不会专门为了打听这个。


    王长禄点头,盯着杨秀芝,看她接下来说什么。


    “上山打个猎呗,你出枪,我出人!”


    打猎有规矩,见者有份,所以不用提怎么分的事情,要是两个人上山,肯定一人一半!


    王长禄眼睛里的光更盛,随后笑了,自己真是狭隘了,明知道老太太不寻常,会打个枪肯定不奇怪。


    “婶子,枪法怎么样?”


    杨秀芝眯起眼睛,仿佛透过岁月的长河,又看见了当初自己意气风发的模样。


    “多年不练,生疏了,不敢说百发百中喽!”


    一个白发苍苍的女人,说自己枪法百发百中,大多数人听了,都只会笑,不会信。


    但王长禄绝对相信。


    “走吧,那还等啥呀,婶子你回家穿衣服戴帽子,手套,我也收拾收拾,马上出发!”


    王长禄连一丝犹豫都没有,这么爽快,倒有点出乎意料之外了。


    王长禄爽快,杨秀芝更不磨叽:“我回去收拾,马上就走!”


    杨秀芝说完,扭头往外走,回家收拾去了。


    王长禄见杨秀芝出了房门,急忙穿衣服拿枪。


    等到杨秀芝穿戴好出来的时候,王长禄已经等在门口了。


    风帆跑出来:“姥姥,我也想去!”


    杨秀芝摆手:“你还小,再等五年吧!”


    风帆撅着嘴,跟在后面跑了几步,回去了。


    “婶子,咱们去打野鸡?”


    王长禄知道,老太太昨天刚到,今天居然要上山,肯定不是因为好奇。


    郭立梅现在的状态,王长禄早就看见了。


    十分不好,这个人是她的亲生母亲,怎么可能不心疼?


    她这是想弄点吃的,给女儿补身体。


    野鸡最合适!


    杨秀芝点点头:“麻烦你陪我上山了!立梅的身体太虚弱了,得给她补补!谢谢你!”


    杨秀芝本来就是个特别真诚的人,她的致谢更是实心实意。


    王长禄倒不好意思客气了。


    只是笑笑。


    对面前的这个男人,杨秀芝很欣赏,不做作,坦诚,外表粗犷,内心细腻。


    这么好的男人,怎么能是个光棍呢?


    王长禄带杨秀芝去了秋天野猪下山的半山坡,出事以后,再就没人管,几晌地的玉米收回去没多少。


    玉米粒也拣不起来,这的野鸡和野鸽子最多。


    但也有缺点,地方比较空旷,不好藏身,灌木丛离玉米地距离稍远,十分考验水平。


    王长禄的水平,基本十回有八回跑空,所以他就不怎么来了。


    把杨秀芝领到这来,王长禄是诚心想看看她的水平。


    到了地方,王长禄把情况和杨秀芝介绍了一遍。


    杨秀芝点点头,找了一处隐蔽点,先隐藏起来。


    野鸡要是看见人,就不会来了。


    杨秀芝挑选的地方,基本和王长禄每次选的地点差不多。


    距离稍远,很难击中目标,要是再近点,又没有好的隐蔽地点。


    藏好身形,王长禄把背后的猎枪摘下来,递给杨秀芝。


    一枪在手,杨秀芝很快找到了那种久违的感觉。


    两个人隐藏起来没一会,一只色彩斑斓的公野鸡,落在了远处。


    它并不着急找吃的。


    而是伸着脖子不停的鸣叫。


    来回踱步。


    野鸡在地上走的时候,目标是活动的,不好打,再加上玉米秸秆横躺竖卧,遮掩视线。


    一般情况下,打野鸡最好的机会,是在它飞起来的瞬间。


    可杨秀芝的枪法,都是拿人练出来的,自然不受束缚。


    而且现在杨秀芝手里的家伙,虽然是杆猎枪,可准头绝对不比她当年的枪差。


    公野鸡歪着脑袋,警惕的四处张望,隔一会叫两声。


    最后竟然站到玉米地中间的土堆上不停的鸣叫起来。


    王长禄目测了一下,五十米,至多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