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1 章 要怪就怪我吧
作品:《东北往事之转亲》 赵家秋是在第二天中午收到电报的。
捏在手里的时候,赵家秋就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赶紧问了一下电报是哪里发过来的。
邮递员看了一眼递给他。
“鹤北县!”
赵家秋心里更是咯噔一下,真是大哥来的。
几个月前,大哥写信告诉他,让他带着老爹去那边过年。
现在离过年还有一个多月呢,不至于发电报来催。
电报可是按字算钱的。
赵家秋有心思让邮递员给看看电报内容,想想还是算了。
万一是过于私密的事情,让别人看见了也不好。
还是找郭立新吧,毕竟大哥家的事能让自己知道了,就能让郭家知道。
于是,赵家秋三步并做两步,到了郭立新家,现在是中午放学的时间。
郭家正坐在桌子前面吃饭,见赵家秋火急火燎的赶来。
赵家秋也不废话,直接把电报拿了出来!
“我大哥发来的!你快看看啥内容,一般事不至于发电报吧!”
郭立新急忙撂下饭碗,把电报接了过来。
抽出来一看,短短二十个字左右,却把郭立新惊呆了。
这怎么可能啊?
家秋:
兄去世,速来,父年迈,勿告知,转立新。
郭立新手里捏着电报,却说不出话来。
“到底怎么回事?”
郭立新越不说话,赵家秋越不敢问,还是杨秀芝问出来的。
“妈……”
郭立新深吸一口气:“我姐夫去世了!”
丁香手里的筷子吧嗒一声掉在了桌子上。
赵家秋表情僵硬,强挤出一个似笑非笑的表情:“不能吧,这是谁闹着玩吧?”
声音不由自主的打颤,他知道这绝对不是闹着玩的,没有人会拿这种事情开玩笑。
“这怎么可能呢?”
杨秀芝急忙放下筷子站起来,不由自主的摇晃了一下,被方遒一把扶住了。
“你们两个赶紧去县里,要去你姐那不容易,是要去公安局开边防证的,问一下最多能去几个人,去找一下徐洪亮吧,有人好办事!”
“家慧那里我去告诉,要是能去三个人,就你们三个去,要是人还可以多,我一起去!”
杨秀芝说完,自己首先下地了。
郭立新饭也不吃了,推出自行车,带着赵家秋去县里。
郭立新听了母亲的话,直接去找了徐洪亮。
这件事虽然不归他管,但毕竟有人好办事。
不过有规定,不能超过两个人,要剃头发,拍照片,各种介绍信,正常一套流程走下来,最少一个星期。
“一个星期时间太久了,就不能快点吗,他这个事等不了啊!”
徐洪亮说话,工作人员点点头:“要是证件齐全的话,最少也需要三四天!”
“行!”徐洪亮知道,这应该是最少的天数了:“都需要什么证明,你列个清单给他俩,让他们马上去办!”
只能一次性去两个人,赵家秋和郭立新一商量,他们两个人先去。
如果老太太和家慧想去的话,只能走二批。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两个人还要回大队开介绍信,然后再回县里。
今天能办的事情,就不能拖到明天去。
到村里以后,赵家秋从自行车后座上跳下来,回家去取户口本。
老赵头躺在炕上,看见赵家秋回来,上气不接下气的说:“你咋才回来?自己整点饭吃吧,我今天心慌眼皮跳,总好像有啥事一样!”
赵家秋心里一惊,嘴上却说:“能有啥事?是不是这两天晚上没睡好啊!”
老赵头点点头:“也可能,两晚上睡不着了!”
赵家秋强忍着眼泪,翻出户口本,偷偷的放进上衣口袋里。
老父亲快七十了,要是知道大哥没了,都不知道能不能挺的过去。
“爸,我下午有事,饭也不在家吃了,你躺够了自己整点饭吃吧 ,别一天到晚胡思乱想的!”
赵家秋不敢多说,怕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又怕郭立新等得着急,急忙出门了。
来到郭家的时候,赵家慧也在,看见二哥,一直在眼圈里含着的泪水再也忍不住,瞬间流了下来。
“二哥!”
只喊了一声,用手捂住嘴巴,闷头哭起来。
丁香不知道怎么劝解,只是不停的抚摸着家慧的后背用以安慰她。
郭立新已经把情况说完了,赵家慧和杨秀芝都知道,她们两个人去不上。
郭立新也不敢多耽搁,又带着赵家秋二次去了县里。
三天以后,边防证终于下来。
赵家秋和郭立新登上了北去的列车。
一路上,客车倒火车,火车又倒客车,最后拦了一辆汽车坐了五十里,又步行了半个多小时,在冬月二十的晚上才折腾到。
距离赵家春去世,已经五天了。
一直坚强的郭立梅在看见两个弟弟的瞬间,终于暴露出一个女人原本的脆弱,放声大哭起来。
两个人跑到面前,郭立新抱住姐姐,赵家秋却一脸不可置信的打量那口棺材。
这不是在开玩笑吧?
这么小的棺木,是怎么装得下大哥的身躯的?
同样的疑问也在郭立新的脑海里翻滚。
四个孩子也都围了上来,紧紧拉着两个人的手。
郭立新一直抱着姐姐,没劝她节哀,也没问一句话,因为他比任何人都清楚,痛苦绝望的情绪闷在心里,得不到宣泄,长久的结果会怎样!
直到郭立梅再也哭不出声音,郭立新才轻轻拍着姐姐的后背,小声说:“姐,咱回家说吧!”
听见姐姐答应了,郭立新才轻轻的推开她。
给赵家春行了礼。
然后和赵家秋一左一右搀扶着郭立梅,和她一起回家。
他们迫切的想知道,赵家春的死因。
毕竟那口小棺材太不可思议了。
三个人刚进屋,赵家秋就忍不住心中的疑问:“大嫂,我大哥是咋死的?”
郭立梅刚收起的眼泪,又重新流了出来。
“那天……”
郭立梅说完事情的经过,赵家秋和郭立新早已经泪流满面。
两个人谁都没有说一句话,遇到同样的事情,换作是他们,也没有第二个选择。
“当时是没有办法,大棺木上下山不方便!”
王长禄带着人,在山上整整找了三天,也没有结果。
郭立梅的声音小了下去:“咱自己家又没人手,都是求的街坊邻居,只能用小的装回来,是我对不起你大哥!家秋,你要怪,就怪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