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6 章 说来话长了

作品:《东北往事之转亲

    哑巴事件过去以后,赵家春开始忙着备春耕。


    村里地多人少,好在公社拨下来一台拖拉机。


    王长禄不仅会木匠和瓦匠,对机器上手也快,用人带了两天,自己完全可以独立操作。


    村里一共两个拖拉机手,黑白不停,仍然种到别的村后面,好在不算误了农时。


    八二年秋天,庄稼长势喜人,基本上算是丰收在望了。


    玉米成熟了。


    仅一晚上的时间,靠近山边的十几晌地,就被野猪平了半晌多。


    赵家春到地一看,玉米秸秆东倒西歪的,几乎踏平了,玉米棒子有的被啃了,有的被猪蹄子碾碎了。


    眼看到手的粮食,就这样被糟蹋了。


    赵家春的心里一阵心痛。


    这还得了?


    看样子,野猪数量应该不少。


    赵家春回到村里,找了王长禄和另外几个有猎枪的农户商量。


    有没有办法制止野猪祸害粮食。


    “打呗!好几杆枪呢,打着了正好大伙有肉吃了!”


    有人提议直接用枪打,有人提议先下套子。


    最后决定先下套试试。


    结果套子下了两天,一个野猪没套着,玉米地被祸害的面积倒是扩大了。


    最后决定还是打吧。


    赵家春想了想,觉得也没什么危险,毕竟几个人有枪在手,野猪也不敢攻击人。


    于是,也就同意了。


    野猪通常都是晚上下山祸害庄稼,赵家春领着几个经常打猎的人蹲守在玉米地边上。


    天黑没一会,一头大野猪领着五头半大野猪从山上下来。


    几个人先后开枪,野猪瞬间被击中,只有一头小猪当场倒地,剩下的四散逃窜。


    大伙不敢离得太远,能打几头算几头,就算一头打不到,明天也不敢再来了。


    两三头野猪嚎叫着往山上跑,脚步踉跄,走路都不是一条直线了。


    一看就是受了很重的伤,这样就不用管了,活不了多久,只要明天带着人上山,准能找到。


    本来人不打算追了,没想到那头大的野猪又从山上冲了下来。


    几个人急忙开枪,大野猪摇晃着倒下了。


    随着他倒下的,还有一个村民,自制的猎枪炸膛了!


    伤势非常严重,没等送到医院,人就没了呼吸。


    这么大的事故,公社领导痛心疾首:“这不胡闹吗?一年没到头,出了两件大事,你让我怎么保你?”


    随即撤了赵家春的职务。


    “你说我是不是倒霉?”


    赵家春也不知道自己是喝第几杯酒了。


    一边喝一边问郭立梅。


    看见他这样,几个孩子都害怕了,纷纷躲回了自己屋里。


    看着他神情沮丧,郭立梅也不好刺激他。


    好大喜功,出事是早晚的事。


    不过这次确实是个意外。


    “人哪能总一帆风顺呢?遇到点挫折不是常事吗?一个小村官,不当咱还省得操那份闲心了!”


    赵家春把头垂下,小声嘟囔:“是官大小的事吗?”


    郭立梅也忍不住有些心酸,不管咋样,两个人也是过了十几年的夫妻。


    赵家春的心情她理解,从小就不受人重视,几百里拖家带口搬到这里。


    忽然,能力被肯定,还委以重任,他的自卑一扫而空。


    他努力想胜任这个职务,得到更多人的认可,可事与愿违,越着急越出错。


    郭立梅伸出手臂,安抚似的拍拍赵家春的肩膀,趁机拿走了他的酒杯。


    一个秋天就在赵家春沮丧中悄悄过去。


    冬天打完场以后,要去县里送公粮。


    顺便把自己的饭豆,红小豆也卖了。


    还有一个多月过年,郭立梅也想着买点过年的东西,给孩子们买套新衣服。


    决定和赵家春一起去。


    十三岁的赵风华,不喜欢凑热闹,不肯去。


    于是郭立梅带上风帆和风杨还有雅波坐着赵家春的马车,一起去县里。


    县里粮库门前,马车,四轮车从粮库门口开始 ,一直排出去好远。


    郭立梅看了一眼,一时半会也排不到他们。


    赵家春一个人排着,他领着孩子们出去买东西。


    村里离县城远,平时买些日用品也不方便。


    郭立梅每样多买了点。


    又给孩子们买了衣服和鞋。


    过年的吃喝也要多买一些,老早就写信说好了,让老爷子和家秋来这过年。


    顺便来看一看,要是觉得好的话,来年全搬来。


    说这话的时候,还是赵家春当村官的时候。


    他也是有意在父亲和弟弟面前显摆,现在村官被撤了,但过年的事不能取消。


    买了一个上午,娘几个的身上、手上都挂满了东西,才算是停了手。


    郭立梅带着孩子们去饭店吃了一碗面条,又给赵家春带了点吃的回去。


    直到下午三点多,赵家春才排上号。


    村里一起来了四挂马车,赵家春是最后一个。


    郭立梅把东西全部装到车上,和孩子们上了马车。


    马车刚拐过弯,迎面碰到一个骑自行车的老头。


    赵家春急忙跳下车,勒住马缰绳,开口叫住老头:“林书记!”


    赵家春头上戴着狗皮帽子,脖子上围着大围脖,只露出两只眼睛。


    他不开口,别人很难认出他来。


    老头频频回头。


    赵家春急忙又喊了一句:“林书记!”


    老头终于从车上下来了。


    回过头张望。


    赵家春把围脖扯开,露出一整张脸。


    “是小赵啊!”


    老头乐呵呵的把自行车靠边停住,向赵家春走了过来!


    “小赵啊,现在干得不错吧?”


    赵家春瞬间红了眼圈。


    林书记对他可是有知遇之恩。


    他刚来的时候,就是林书记接待的他。


    当沿河的村长,都是他推荐的。


    只可惜,老人去年退休了。


    赵家春被撤的事,老人并不知道。


    “林书记,我愧对你的栽培!工作没做好,已经被撤了!”


    赵家春说话的声音很小,但老头耳朵还很灵敏,居然听清楚了。


    “怎么会这样!”


    赵家春就像在外面受了莫大的委屈,看见爹妈的孩子一样。


    一把抓住老头的手。


    “林书记,说来话长了……”


    老头四处看了一眼天色:“都到这个点了,要不找个地方,我请你们一家人吃口饭,暖和的再往回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