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2 章 赵家慧的这一次转身,就再也不会回头了
作品:《东北往事之转亲》 见赵家慧带着孩子来了,丁承爵的眼睛当时亮了。
她这是回心转意了?
能在关键时刻回来,说明赵家慧的心里还是有这个家的。
“家慧你看!衣服和料子都没着落,你说可怎么办呢?人家说了,只要你张嘴,就借给咱!”
丁承爵话音未落,眼泪先下来了。
以前家里有事,都是赵家慧张罗,丁承爵只做甩手掌柜的。
现在遇到事,先就麻爪了。
赵家慧在心里叹息,丁承爵遇事还想指望她呢!
“那是你自己的事,和我没关系。我早就说过了,咱们已经不是一家人了!”
赵家慧阐明了自己的观点:“我只是带孩子们来,送他爷爷最后一程!”
赵家慧让孩子们给爷爷磕了头。
招娣和代娣都哭了,爷爷对她们再不好,也是亲人。
盼娣和满桌小,看见这么多人,只觉得好奇,一双黑豆似的眼睛,骨碌碌不停的转动。
东瞅瞅西看看。
并不觉得悲伤。
听赵家慧这么说,丁承爵彻底绝望了。
本来以为救星到了,没想到赵家慧也是来看热闹的。
心中有恨却不敢说出口,他还想指望赵佳慧帮忙呢。
“你就帮我这一回,行不行?把老爷子发送出去,你说啥就是啥。开证明离婚都行。都听你的!”
赵家慧在心里冷笑,丁承爵这是山穷水尽了,拿自己当救命稻草呢。
他说的话,一句都不可信。
丁跃山不在了,剩下他自己,更不会同意和赵家慧离婚。
这是缓兵之计,想再次把赵佳慧绑到他这张破船上。
赵家慧当然不会上当。
第一不想给自己和孩子们惹麻烦,一身装老衣服和一副棺材板,不是个小数目。
这笔账要是压在她身上,最少要还三年以上。
而丁承爵却可以逍遥自在,不分担一分一毫。
第二,他也不想再给丁承爵希望。
已经下定决心离开丁承爵,那就和丁家没有一丝一毫的关系。
丁家的事,也轮不到她插手。
丁承爵见赵家慧不肯帮忙,双手捂脸,蹲下身子,不停的抽泣。
正值壮年,却连父亲都发丧不起,这样的男人,怎么可能让人看得起?
自己怎么就和这样的人过了十多年?
赵家慧暗自叹息,领着孩子们,转身离去。
丁承爵知道,赵家慧的这一次转身而去,就再也不会回头了。
不禁借着父亲去世的由头放声大哭 。
以后就剩下他一个人了!
徐风海倒背着双手,站在看热闹的人群里。
刚才,他心里都在为赵家慧捏一把汗。
害怕她万一心软,再答应丁承爵的请求,去借装老衣服和棺材板。
一旦答应,就又被丁承爵套牢了。
丁承爵那样的人,无可救药。
赵家慧可千万别再跟他纠缠在一起了。
可丁跃山也不能不下葬。
徐风海走到丁承爵的面前:“你哭破大天又有什么用啊?是能哭来衣服还是能哭来料子啊?”
“人死如灯灭,没露着就行,我看他身上的衣服就不错,你要愿意,我就让社员去村外杨树林伐两棵杨木,打一副白茬棺材,要是不愿意,你就自己想辙!”
虽然不满意,丁承爵也不敢拒绝。
拒绝了徐风海,他担心自己连副白茬棺材都置办不来了!
眼下最主要的,是把老爹发丧出去,脸面不重要!
再说他丁承爵从来也没有过脸面。
从小是地主、狗崽子,长大娶了全大队,甚至是全公社最丑的女人,而且这样的女人还抛弃了他。
现在连自己的老爹都发丧不起。
他还有什么脸?
“行,我都听徐书记的!”
丁承爵哭着答应。
徐风海转身安排去了。
三天后,丁跃山一副白茬杨木棺材下葬,丁承爵自然被议论了很长时间,可这些他早就不在乎了。
他在乎的,是一个人怎样生活。
丁承爵几次去赵家慧的门前晃悠,可赵家慧依然对他视而不见。
就连孩子们,看见他都躲回屋里去。
丁承爵感叹,都说男人心狠,女人心要是狠起来,比男人更狠!
既然赵家慧的路行不通,丁承爵又想起了何玉珍。
她那个爷们回来也有二十多天了,在坚持十多天,也该走了。
丁承爵又把注意力转移到何玉珍男人的身上 。
过了初六,生产队开始上工了,没了老父亲,丁承爵上工就更随意了。
想去就去,不想去就不去,反正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
正月十六,丁承爵看见何玉珍的那个男人背着包离开了。
何玉珍跟在后面送他。
两个人擦身而过的机会,用眼神交流了一下。
何玉珍在身后对他比了一个手势,丁承爵当然知道,是老地方见面的意思。
这些天笼罩在心头的阴霾,终于烟消云散了。
丁承爵连上工的心情都没有了!
急忙回家收拾自己,洗头刮胡子,换上干净的衣服。
只等着夜幕降临,和何玉珍约会。
其实,丁承爵也想过,让何玉珍和他过 。
但何玉珍不愿意,斜着眼睛问他,拿什么养她?拿什么养她的三个儿子?
丁承爵终于不言语了。
他知道,和何玉珍的感情不会长久,说不定什么时候,她有了新欢,自己就被甩了。
所以丁承爵最大的愿望,是回到赵家慧的身边。
那才是长远之计。
可惜……
赵家慧铁了心的不让他回去。
丁承爵好不容易等到太阳落山,他早早的蹲在去河边的路上,焦急的等着何玉珍。
等了很长时间,何玉珍依然没来。
何玉珍从来没失约过,今天是怎么了?
他男人明明走了呀!
丁承爵站起身,向何玉珍家的方向走去。
天已经黑了,看来今天的约会要泡汤了!
走到何玉珍家大门口,丁承爵鬼鬼祟祟的转悠了两圈,发现屋里极其安静。
不似往日的喧闹。
何玉珍的大儿子十三岁,二儿子十岁,最小的六岁!
正是淘气的时候。
平时都是屋里屋外打闹,这么安静的时候,简直少之又少。
丁承爵看了一眼,左右无人,才放心大胆的向屋里走去。
冬天,何玉珍嫌弃外面冷,经常叫他来家里。
几个钱,就把孩子们打发玩去了。
丁承爵觉得,今天何玉珍既然向他发出了信号而没去,肯定是等着他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