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2 章 你想跟着谁
作品:《东北往事之转亲》 两个人谈了一会学习的事,郭立新又着重问了一下移民的问题。
徐风海的意思,机会肯定是有,但到底会怎么样,他也说不准。
反正他是不去,在家千日好,出门事事难。
徐风海几个儿子,都没有移民的打算。
公社已经找了他几遍了,要调郭立新去公社中心小学当校长。
徐风海就算再不愿意,也只能放行。
毕竟不能耽误郭立新的前途。
“谁要去那个山沟子呀!”
徐风海听说,移民的地方是山区,在平原待惯的人,怕是到山区不习惯。
郭立新也不隐瞒:“这次学校发生的事,我姐夫害怕了,想和我姐搬走!”
徐风海点点头,心里想:“他们还没看到当时的情况呢,就吓成这样了!”
魏福林那个样子,确实吓人。要不是郭方遒,他都不知道自己会不会扑上去。
菜刀都泛着寒光啊。
哪有人不怕死?
两个人又东一句,西一句聊了一会,郭立新就离开了。
他前脚刚走,后脚赵家春到了。
郭立新提过了,徐风海也不意外。
他给出的建议基本和杨秀芝一致。
也是让赵家春不要盲目,先一个人去探探底,要是行,在举家北迁。
徐风海的事,把县里都惊动了 ,县里下来人采访,让他说说当初的感想。
“感想?”
感想徐风海肯定有,但不能说出来。
他吞吞吐吐的样子 ,更彰显了他朴实的农民本色。
他的事迹,上了当地报纸的头条。
各个小学都请他去给孩子们做报告。
一时之间,徐风海还成了风云人物。
每次都会有人问,他的勇气来自哪里。
他总是支支吾吾的!
每当他说不出来,总有人站出来,把下面的话替他圆上。
徐风海好好的热闹了一把。
除了杨秀芝和冯桂兰,估计没有人知道他悍不畏死的真正原因。
当然,丰收大队也有那么几个聪明人,又想起了十年前的往事。
不过在现在这个风口上,谁也不敢拿出来议论。
……
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初,赵家春孤身一人去了鹤北县。
一个月以后,郭立梅收到了第一封信,说他在一个叫向阳的村子和人拉大锯。
他觉得那个地方还行,一点不比丰收大队差。
因为去的时间比较晚,就不来回折腾了,今年不回来过年了。
郭立梅手里拿着信,呆坐了好久,喜忧参半。
赵家春在那里干的顺心,也省得她惦记。
但是,他越顺心,搬走的可能性越大。
要是真走了,一年半载都未必能看见母亲一次了。
七九年的春节。
郭立新的意思,是让姐姐回娘家过年,毕竟赵家春不在家,姐姐带着几个孩子也没意思。
郭立新的好意被姐姐拒绝了,同样的道理,郭立梅要是回娘家,老赵头和赵家秋只能自己在家过年。
没有女人操持的年,还能有个年样吗?
杨秀芝没坚持,嫁出去的女儿,就是人家的人了,赵家春不在家,郭立梅这么做,是对的。
要是回娘家,免不了被人说闲话!
反正孩子们是圈不住,一天往来几趟。
赵风华领着弟妹,只有早上在家吃饭,其余的时间赖到舅舅家不回去。
过了春节以后,赵家春又来了一封信,意思就是决心已下,可能用不了多久,就会回来接她们娘几个。
郭立梅平时只要有一点时间,就跑到母亲家。
她心里知道,趁着赵家春没回来,多陪陪母亲。
等赵家春回来,就是离别的时刻到了。
赵家春是在五一回来的。
家里也没有什么东西,一套箱子柜,剩下的就是被褥,一家人的换洗衣服。
锅碗瓢盆擀面杖。
大小笤帚,背筐土篮子。
破家值万贯。
不带着,到地方还得重新置办。
东西都收拾好了,才想起赵雅波的安置问题。
虽说她从小是跟着郭立梅长大,但从来没离开过赵家秋的眼睛。
两家住在一起,随时都能看见。
赵家秋就这么一个闺女,让郭立梅带走,他肯定舍不得。
要是不带走,几个孩子从小玩到大,扔下她一个人,怪孤单的。
好在她已经九岁了,有自己的主意。
“雅波,你想跟着谁?”
赵雅波不言语,只是看着赵家秋不说话。
她打心眼里想跟着大娘走,又心疼爸爸孤单。
眼睛在几个人脸上扫来扫去,就是不肯说一句话。
赵家秋心里涌起一阵悲凉,女儿一年比一年大了,跟着他确实有诸多不便。
可跟着大哥和大嫂去 ,又给大嫂添麻烦。
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开销。
在家的时候,赵家秋随时都会关注女儿缺啥少啥,很快买回来。
离得远了,想照顾也照顾不到,都要郭立梅一个人操心了。
女儿的意思,赵家秋早就看出来了,他之所以装糊涂,还是希望她能留下来。
见赵雅波迟迟不说话,赵家秋只能说:“闺女,要不你就别去了?新到一个地方,大娘会很忙,没有时间照顾你!”
赵雅波低下头,声音小的像蚊子:“我不用大娘照顾,我还能照顾风杨,还能帮大娘做饭!”
赵雅波说的是事实,风杨有一大部分时间,是她在看着。
风华是大一岁,但在看孩子上面,没有雅波有耐心。
郭立梅知道,赵家秋一是舍不得,再一个是怕她麻烦。
郭立梅又什么时候嫌弃过她麻烦呢!
自己生了三个儿子,早把赵雅波当成亲闺女了。
“雅波,要不你留下?”
郭立梅知道赵家秋舍不得,平时几个孩子闹腾,冷不丁一个都不在了,那种死寂都让人受不了。
赵雅波点点头,表示同意。
但眼泪顺着眼角不停的流下来。
拉着风帆的手,不肯松开。
郭立梅眼圈红了。
看向赵家秋。
赵家秋无奈叹了一口气。
“你要想跟着大娘去,你就去吧!好好听话!”
赵雅波的眼睛忽然亮了。
连眼泪都忘了擦,急忙抱住赵家秋:“爸,我放假就回来看你!”
其实,郭立新的意思,是孩子暂时都不要带走,全部留下。
人少的地方,学校肯定不行,再把孩子上学的事耽误了。
三个大的,正是上学的年龄。
赵家春不同意,既然要搬走,户口肯定跟着走,孩子们不走,口粮怎么办?
听姐夫这么说,郭立新也只能勉强答应。
毕竟不是自己家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