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0 章 上生产队看孩子
作品:《东北往事之转亲》 “上生产队看孩子?”
赵家慧重复一遍杨秀芝的话,随后淡然笑了。
“郭婶,那可不是我想去就能去的呀!”
生产队有一个托儿所,专门看护七八个月到两三岁的孩子。
太小的不收,大一点的知道自己玩,不需要大人的看护。
看孩子风不吹,雨不淋,比锄田抱垄轻松,还不比二线妇女少挣。
生产队有几个专门看孩子的人,但这个活可不是谁都能干上的。
通俗点说,是需要后台的。
这样的后台赵家慧肯定没有。
“你就说你想不想干吧?”
杨秀芝觉得,赵家慧现在的处境,这个活最适合她 。
既不耽误挣工分 ,还不耽误看孩子。
最只要不受丁张氏的钳制。
简直一举三得。
杨秀芝是个急性子,说干就干:“家慧,你先看着几个孩子,等我回来!”
走到门口,又折返回来,把小丫头抱走了。
赵家慧对杨秀芝说的事情,不抱任何希望,不过郭婶热心,也不好打消她的积极性。
别说丁家现在的地主身份,怕是她以前的贫下中农身份,这个活也轮不到她。
杨秀芝抱着小丫头,一路奔徐风海家。
要说在丰收大队谁最有权力,肯定是大队书记。
杨秀芝进到徐家院子的时候,正碰上徐风海往外走。
“徐书记,我找你有事!”
杨秀芝很少叫徐风海徐书记。
徐风海心里纳闷,这么官方的称呼他,是有什么大事吗?
“嫂子,你有事就直说,我能帮忙的肯定帮忙。”
徐风海停住脚步,跟在杨秀芝身后,又重新回到屋里。
徐风海是最后一个出门的。
家里已经没有其他人了。
杨秀芝把孩子放到徐家的炕上:“这孩子养不活了,你就说咋整吧!”
徐风海猜不出是谁的孩子,干脆不说话,等着杨秀芝把话说明白。
“这是魏巧云留下的那个小丫头,这么一丁点,没奶养不活!”
“赵家慧把孩子抱回家,现在娘三个都被赶出来了!你说这事咋办吧?”
徐风海冷哼了一声:“这老地主又支棱毛了,现在没功夫搭理他,等忙完这阵,非得批斗批斗他,让他得瑟!”
杨秀芝笑了:“批斗他能解决啥问题呀?现在是这个小丫头咋养活的问题!”
徐风海这只老狐狸,都被杨秀芝绕糊涂了。
“嫂子,你就说让我咋帮这个忙吧!”
说既然说到这个份上,杨秀芝也不藏着掖着:“我的意思能不能让赵佳慧去生产队看孩子?”
其实,看孩子这个活,并没有硬性规定必须几个人,多一个少一个都无所谓。
还不是徐风海一句话!
“行,这么安排稳妥!还是嫂子想的周到。”
徐风海一点没犹豫,直接拍板。
“你让赵佳慧抱着孩子去吧。我先去安排一下!”
杨秀芝点头称谢:“那可得太感谢徐书记了。”
徐风海无奈摇头:“嫂子,你就别埋汰我了!”
两个人一前一后从屋里出来,杨秀芝抱着孩子回家,徐风海去托儿所安排赵佳慧的事。
杨秀芝风风火火地回到家:“家慧,抱着两个孩子去吧,事都说妥了!”
“不是郭婶儿不帮忙,方遒和风华屋里一会都不待,整天在外面跑,尤其是方遒,野鸡溜子似的,错眼珠的功夫都不给你。”
“这两个又太小,离不开屋。我有心帮你带,可精力不足啊!”
“你先去看孩子,再看看情况儿,实在不行咱再想别的招,活人总不能让尿憋死!”
赵家慧连连点头:“郭婶,你已经帮了不少忙了!”
有心再说几句感谢的话,又感觉那些轻飘飘的话,代表不了她的诚意。
干脆也不说了。
真正的恩情,是不需要口头表达谢意的。
杨秀芝把招娣用背兜子捆在赵家慧后背上,又把小丫头放在她怀里。
拍拍赵家慧肩膀:“走吧!有事就和郭婶说,没有过不去的坎!”
赵家慧到托儿所的时候,徐风海已经安排妥当了。
现在的托儿所孩子不多,不足三十个,看孩子的有三个。
两个四十多岁的中年妇女,一个近六十的老太太。
老太太是大队长的丈母娘周正红。
四十多岁的一个是小队长媳妇安英。
另外一个是大队会计的大姨姐时美凤。
徐风海来的时候,就把赵佳慧的情况明确说了。
女人都有个优点,同情弱者。
徐洪海觉得,把赵家慧的情况说明白,便于减少女人间的内部矛盾,也能对赵家慧有所照顾。
果然,正如他预料的那样,赵家慧刚一进门,三个女人就像久别重逢的亲人一样,把赵家慧围了起来。
帮忙把招娣从后背上抱下来 ,又忙着给小丫头找地方安置。
“我家还有一个闲置的悠车子,下午我把它拿来,给赵丫用!这么小的孩子就没妈了,真可怜啊!”
“你是不知道,这些孩子手欠,孩子太小,一眼照顾不到,就被他们磋磨了!”
赵家慧和周正红平时没有交集,最多见面打个招呼。
她没想到,周正红这么热心肠。
“婶,真是太谢谢你了!”
周正红拍了一下她的肩膀:“以后,天天在一起干活,客气啥!”
赵家慧把两个孩子安置好以后,时美凤凑了过来。
“赵家慧,我听徐书记说,你让地主婆赶出来了!”
赵家慧是讨厌婆婆,但听别人叫她地主婆,心里也不舒服。
时美凤没注意赵家慧脸上略显尴尬的笑容,接着说:“她还敢撵你呢?没有你支撑着,那个家都得散摊子。”
赵家慧不想继续进行这个话题,敷衍说:“谁离开谁,日子都一样过!”
不远处的安英接过话茬:“赵家慧,你就趁着这个机会治治他们!你二哥家现在也有地方,她不撵你吗?干脆你就不回去!”
安英的话,倒是给了赵家慧启示。
对呀,自己完全可以带着两个孩子回娘家。
家里一日三餐老父亲做,其余的零活都是二哥干,她只要专心带孩子就可以了。
何必还要费尽心力去照顾那一家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