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6 章 去把媳妇接回来

作品:《东北往事之转亲

    “走,咱先回家,巧云啊,听妈的!咱先稳当的把孩子生下来再说!”


    “你别看赵家秋现在话说得硬气,等见到了孩子,你看他还能不能硬气起来!”


    “见面是不一样的!”


    任香的话又给了魏巧云无尽信心。


    只要自己再熬几个月,赵家秋肯定会回到她的身边。


    虽然心里又有了期盼,但魏巧云的脸上依然没有笑容。


    一直到家里,还哭丧着脸。因为哭过,本来就有点肿眼泡的小眼睛,就剩下一条缝了。


    魏福林一眼就看出了门道。


    趁着魏巧云出去的空当,魏福林问任香:“丫头咋的了?”


    任香叹了口气:“你说巧不巧,上县里碰上赵家秋了!”


    魏福林眼睛一亮,但转眼又黯淡下去。


    肯定是谈崩了,要是谈成了,魏巧云就不会是这个表情。


    “怎么的?赵家秋连孩子都不要了?”


    任香想了想:“没说不要孩子,说不想养可以给他送回去,但巧云就别想回去了!”


    魏福林把手里一直摆弄的笤帚疙瘩使劲扔进炕里。


    笤帚碰到炕墙,弹起来又落下。


    魏巧云落到现在的地步,和那个郭伟的闺女脱不了干系。


    魏福林在心里暗暗的下了一个决定,如果赵家秋把魏巧云接回去,那他大人有大量,以前的事,就过往不究了。


    赵家秋要是一意孤行,不妨算一下总账。


    魏福林眼里的冷意,让任香都不禁打了个寒颤。


    别看魏福林个子又瘦又小,但心机深沉,睚眦必报。


    ……


    赵家秋一路上,像身后有狼撵一样 ,一步都不敢停歇下来。


    他明知道,魏巧云不可能撵上来。


    这一次的见面,让他原本平静的心,又掀起波澜。


    她怎么就又有了呢?


    回到家,赵家秋仰躺在炕上,好像灵魂出窍一样,一动不动。


    就连眼珠都懒的转一下。


    老赵头看了老儿子一眼,暗自叹口气,用手在他腿肚子上使劲拍了一巴掌。


    “起来,不晌不夜的,在炕上躺啥尸!该干啥干啥去!”


    老赵头猜测,来到年了,儿子这是想媳妇了。


    从他十月份回来,已经三个多月了,赵家秋从来没提起过魏巧云。


    以往吵架,最多十天半个月,总有一个人妥协。


    这次虽然他不知道因为什么,但问题肯定很严重.。


    老赵头怎么也想不到,会是赵家秋不让魏巧云回来。


    “今天都二十七了,后天就来到年了,明天你去一趟老魏家,把巧云接回来吧!”


    “两口子有啥过不去的,这都几个月了,再大的气也该消了!”


    赵家秋依然闭着眼睛躺着,好像没听见他爹在说话一样。


    老赵头又使劲拍了他一巴掌:“你是哑巴还是聋啊!你要不去,豁出我这张老脸,我就不信接不回魏巧云!”


    赵家秋呼的一下从炕上坐了起来:“爹,你千万不能去,我实话告诉你,不是她不回来,是我不让她回来!”


    “我宁可打光棍,也不让她回来了!”


    老赵头愣了一会,然后一句话没说,转过身从厨房里抄起烧火棍,对着赵家秋抡了过去。


    “我打死你这个不争气的,当初为了给你娶媳妇,掏空了家底,还拉了一屁眼子饥荒,你说不过就不过了?你说你对得起谁呀?”


    “赶紧的,我跟你一起去,把魏巧云接回来。”


    “爹!”


    赵家秋声音哽咽,红了眼圈。


    “接不了了!你知道因为啥让她走的吗?你知道我大哥因为啥搬老丈人家去了吗?”


    “都是因为魏巧云!”


    赵家秋坐在炕沿上,深深地弯下腰,用双手捂住脸。


    肩头不停的微微耸动。


    虽然没出声,老赵头也知道,赵家秋哭了。


    从小他就皮实,很少掉眼泪。


    现在这个表现,事肯定不小。


    老赵头不敢问,默默的站着。


    “我大嫂小产就是她干的!下雨天她把去厕所的路上倒了油!”


    老赵头听明白了。


    他一声不吭的坐在门槛子上,低垂下头。


    不用问都知道,一定是郭伟两口子不答应,赵家秋才不得不把魏巧云赶走。


    “要不,我去求求你郭叔郭婶?”


    赵家秋就知道老爹会错意了:“和人家没关系,郭家和我大嫂都没追究,但我和她过不下去了,就算到现在,她都没认识到自己错了。”


    “爹,拿人命当儿戏,她心太狠了,说什么我都不会在和她过下去,这事你就当从来不知道吧!”


    赵家秋说得轻巧,知道和不知道能是一个心情吗?


    老赵头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这要是放在古代,就是谋害赵家的长子嫡孙,这罪过不小啊!


    爷俩都沉默了。


    过年的好心情瞬间没了。


    腊月二十八晚上,赵家春回来了。


    “爹,老二,我老丈人说了,人多过年热闹,让你们俩都过去!”


    “让爹去吧,我就不去了,家里啥都不缺!”


    赵家秋肯定不能去,事情虽然过去了,但谁的心里都不会忘记。


    这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只不过是刻意埋进心底。


    看见相关的人,还是会想起来。


    不见面,不尴尬。


    老赵头也叹了一口气:“我也不去了,上人家过年,毕竟不方便,我和老二就在家了。替我谢谢你老丈人!”


    赵家春也没再说什么,别说爹和弟弟,就算他也不愿意在郭家过年。


    没有家的感觉。


    凭良心说,郭伟和杨秀芝对待他相当不错。


    跟他说话都加小心。


    越这样,他心里反而越不舒服。


    “爹!那我回来陪你过年吧!”


    老赵头急忙摆手:“不用,不用,我和老二都懒,过年对付两个菜得了,你回来麻烦!”


    其实,老头心里是怕郭立梅不高兴。


    老儿子现在弄成这样了,大儿子家可别在出岔头了。


    赵家春走出院子,回过头看了一眼,心里酸溜溜的难受。


    总觉得父亲和弟弟心里有隔阂了。.


    曾经的血脉至亲,竟然不知不觉中生疏了。


    赵家春垂头丧气的回了郭家。


    走到大门口之前,他蹲在地上,双手使劲搓了一下脸,调整好情绪,才迈步向院子里走去。


    赵家春觉得,自从搬来郭家,他已经只剩下一种情绪了。


    就是看不出任何情绪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