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4 章 只怪自己命不好
作品:《东北往事之转亲》 自从赵家慧为自己做了第一顿饭开始,丁张氏和丁承爵就再也没为她做过饭。
丁张氏每天早上,都偷偷的观察,看赵家慧会不会把大伙的饭一并做了。
赵家慧自己吃饱了,绝对不会管另外的三口人。
他们有手有脚,为啥偏要人伺候。
每天晚上,她都督促丁承爵把柴草抱回屋里。
现在外面天气太冷,赵家慧有些不敢出去。
毕竟是坐月子期间。
清晨,她早早的起来,把炕烧热乎,避免女儿冷。
丁承爵也能睡到热乎被窝,有了好处,晚上再抱柴禾的时候,情愿了不少。
很快一个多星期过去了,赵家慧生产第九天。
是别人下奶的日子。
丁家人缘不好,屯子里只有少数的几个人来。
关老太太拿了十多个鸡蛋,外加两包红糖。
鸡蛋是老太太女儿秋天攒下的。留着冬天给老太太冲鸡蛋水喝。
只剩下十多个,都给赵家慧拿来了。
两包红糖是托人买的。
杨秀芝则是托人买了些干粮饼子,鸡蛋她是一个没有,秋天留的都给方遒吃了。
都是上午的时间段,几波人到的时间差不多。
基本是那个没走,这个就到了。
丁张氏见有人来了,极力表现自己,又是烧水,又是给炉子添柴。
里外屋忙乎,手不得闲。
不知道的,还以为她是个好婆婆。
可屋里的这几个人,都知道她是个啥德行。
几个人都没怎么搭理她。
临近中午,丁承爵的五个姐姐先后到了。
屯子里的人急忙撤了。
鸡蛋在这个时节,绝对是稀罕东西。
姐几个都没拿。
名义上是来给弟媳妇下奶,其实是连过年回娘家一并来了。
居然有酒有肉。
赵家慧心里不舒服,干脆回到炕上,拉上幔帐,眼不见心不烦。
几个大姑姐,听说生个丫头,脸上的表情都不太好看。
看了几眼孩子,和赵家慧寒暄了几句,都回到大屋去了。
丁承爵的三四五姐,是丁跃山的二老婆生的,虽然没像丁香那样从小受气。
也没受到过丁张氏的善待。
冬天本就两顿饭,三个姐姐待了一会,就走了。
走的时候,说得很明白,过了年也不来了。
丁张氏心里不是滋味,连送都没有送一下。
大姐和二姐留下,准备住一晚上明天再走。
晚饭是两个大姑姐做的。
赵家慧虽然没出来,但是闻到了猪肉爆锅的香味。
吃饭的时候,听声音也能听得出来,是猪肉炖的粉条。
大姐隔着幔帐对赵家慧说:“你生产的日子还少,不能吃荤腥,就吃点鸡蛋得了,想吃肉怎么也得二十天以后!”
那意思是就连过年,赵家慧也别想吃肉了。
给赵家慧端过来的,有两个炒鸡蛋的份量。
赵家慧也没多想。
第二天早上,还是两个大姑姐做的早饭。
给赵家慧照例熬的小米粥,煮了两个鸡蛋,吃过早饭以后,姐俩个就一起回家了。
到了晚上,赵家慧下地给自己做饭才发现。
昨天关老太太拿来的十几个鸡蛋都不见了。
就连郭婶的槽子糕和牛舌饼也只剩下两袋。
四处找都没有。
丁张氏明显心虚。
“娘,关婶拿来的鸡蛋呢?”
丁张氏卡巴卡巴眼睛:“你昨天晚上和今天早上吃的是啥?拢共就那么几个,可不就两顿吃完了!”
赵家慧知道,昨天晚上和今天早上,她最多吃四五个。
昨天关老太太走的时候,赵家慧明明数过的,一共十四个。
这都是人情,以后人家有事要还的。
当然要知道数量了。
赵家慧也明白,现在说这些没用了。
昨天晚上吃鸡蛋的不止她一个人,还有丁家一家。
十几个鸡蛋一顿都炒了。
但丁张氏死活不承认。
等到丁承爵回来,赵家慧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问:“昨天晚上,大姐给你做的啥吃呀?”
丁承爵看看赵家慧,有点摸不着头脑,昨天的事了,今天怎么又想起来问了?
“不是猪肉炖粉条,炒的鸡蛋嘛!”
“炒了多少鸡蛋啊!”
“一大盘啊!咋的了?”
赵家慧冷笑一声:“没咋的,你两个姐姐可真行,说是来下奶,东西没给我拿一点,还把别人给我拿的鸡蛋全吃了,丁承爵我告诉你,你这两个姐姐,从今天起,我就不拿当亲戚待!”
丁张氏忽然大声哭了起来:“丁承爵呀,你现在是除了媳妇谁都没有了?不就几个鸡蛋的事吗?少吃两口能缺块肉吗?”
“那可是你亲姐姐呀!”
赵家慧把剩下的那点东西,都收进了柜子里。
她不是争那口吃的,只是心里生气 。
家里只有十几个鸡蛋,还不够别人一顿吃的。
他们一家人,是怎么咽得下去的。
亏得自己是喝凉水都不耽误下奶。
孩子才算是有饱奶吃。
丁承爵看看老娘,又看看媳妇:“娘,鸡蛋不是大姐拿来的吗?”
丁张氏的脸红了,拿起身边的笤帚疙瘩,向着丁承爵撇了过去。
“亏得你两个姐姐那么疼你,吃你两个鸡蛋,就和你媳妇一样心疼了,你个没良心的!”
丁跃山的七个孩子,是三个老婆生的,当然是谁的孩子谁惦记。
孩子们小时候,还是丁张氏当家,家里但凡有点好吃的,都会偷偷的放起来一点。
等没人看见,偷偷塞给她自己的孩子吃。
时间长了,她们姐弟三人,都养成了自私自利的习惯。
只考虑自己,从来不想别人。
出了这样的事,一点都不奇怪。
丁承爵没想到,几个鸡蛋还惹出这么多事。
“赵家慧你别没完没了了!几个鸡蛋的事,至于吗?”
赵家慧躺在炕上,疲惫的一句话都不想说。
摊上这样的人家,只能怪自己命不好。
很快来到大年三十。
没有赵家慧的操持,这个年过得索然无味。
房门上连幅对联都没贴上。
整整一天半宿,鞭炮声响个不停。
孩子害怕声响,只能紧紧抱在怀里,才能安心。
放下就会大哭。
赵家慧一个人,整整抱了一天大半宿。
外面的鞭炮声稀稀落落了,才把孩子放下 。
手臂早已经酸麻得抬不起来。
这个年过得不好的,不仅赵家慧,还有她二哥赵家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