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4 章 只是一场意外
作品:《东北往事之转亲》 郭伟看着赵家秋小心的抱起儿子,怕惊醒他似的。
赵家春双眼通红的跟在后面,两只胳膊夹了两捆谷草。
坟茔地里面有枯死的树木,捡些干树枝拢一堆火,浇上点汽油,燎一下也就算了。
屯子里夭折的孩子都是这样处理。
看见哥俩抱着孩子走了,魏巧云也顾不上哭诉了,从地上爬起来,远远的跟了上去。
郭伟腿脚不好,跟不上几人的脚步,所以选择原地站着。
孩子抱走了,看热闹的人群也先后散去。
毕竟痛苦只是属于亲人的,别人跟着悲伤一会,很快就忘记了。
郭伟进了卫生所,和李大夫了解的一下情况。
李大夫也说不出,到底怎么回事。
“魏巧云的话,你也听见了,郭立梅从进来,就吓傻了,一句话也不说!”
李大夫刻意隐瞒了郭立梅挨打的事。
郭伟见问不出什么,也只能先回家了。
结果回家的路上,听到的传言越来越不像话。
“郭立梅挑黄豆,胖墩在她家玩,孩子捡个豆粒吃了,郭立梅没看见卡死了!”
“郭立梅挑黄豆,胖墩在她家玩,孩子捡个豆粒吃了,郭立梅看见没管,孩子卡死了!”
“郭立梅挑黄豆,胖墩在她家玩,郭立梅和魏巧云妯娌不对付,故意给孩子黄豆吃,孩子卡死了!”
郭伟越听越生气,怎么都是讨伐郭立梅的?
对自己的女儿,郭伟还是有信心的,别看她不让人,其实心地善良,分得清是非。
她是不会把大人的恩怨强加到孩子身上的。
可他知道,不代表别人知道。
郭伟有些担心,流言对郭立梅太不利了。
他倒背着双手回了家,怕杨秀芝担心,道上听来的话一句没说。
只是简单的说了一下经过。
“要不要去把立梅接回来?她心里肯定难受,你听赵家春的话,好像都是立梅的错一样!”
郭伟叹了口气,心里真害怕杨秀芝听到外面的传言。
以她的那个脾气,非和人对峙不可。
“先别去了,这种事情,去了也只能是安慰两句。不痛不痒的,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有时候,谁家发生了不幸的事,大伙都觉得当事人需要安慰。
其实,他们更多时候,需要不被打扰的独处,一个人默默抚慰伤口。
不间断的探望,反而加重人的厌烦情绪。
探望还是要去的,但今天不合适。
“那就明天?”
郭伟知道老伴担心,点点头:“行,明天咱俩一起去!”
……
郭立梅终于听到外面传来了脚步声。
是赵家父子三人和魏巧云一起回来了。
魏巧云一只脚刚迈进门槛,就哇的一声哭起来。
“我可怜的孩子啊,你咋就没了呢?你是想要我的命啊,跟在妈身边能有这事吗?你非要往那屋跑,拦都拦不住啊!”
老赵头叹了口气,不敢说什么,魏巧云在外面没反驳他的话。
那是因为她理亏,儿子没了,对不起赵家秋。
在家不一样,老赵头有自知之明,他要敢指责魏巧云,肯定和他没完。
老赵头心里清楚,这么说郭立梅,有点违心了。
郭立梅对孩子的好,有眼睛都能看见,平心而论,这只是一场意外。
谁都不愿意发生的事。
对郭立梅和魏巧云都不能太苛责。
毕竟谁的心里都不好受。
“别他妈BB了,我要再从你嘴里听到一句埋怨大嫂的话,舌头给你薅下来,你自己的孩子,你自己都不看着,还舔脸埋怨别人!”
赵家秋坐在灶坑门口的小板凳上,微微弓着背,双手紧紧地捂住脸颊,用力地揉搓。
把整张脸搓得麻酥酥的。
意图用这种方式来驱散内心的烦闷和焦虑。
缓解痛苦的情绪。
魏巧云的性格没有人比他更清楚,做事从来不上心,有事就把过错推到别人身上。
“你要待就老实待着,要是不想待就滚,我要是留你我都不姓赵!”
魏巧云不说话了,却哭得更大声了。
她死死抱住赵家秋:“我儿子都没了,你要再不要我,我还哪有活路了!”
赵家秋一动不动,任由她抱着,结婚三年忍了三年,不是他怕魏巧云,他只是想有个安稳的家。
自己多干点,多受点委屈,甚至挨小舅子打几下,他都无所谓,只要这个家平静。
大嫂结婚几个月了,他又不瞎,看得见她对儿子的好。
家里的小活,大嫂也从来不攀魏巧云干。
郭立梅也许有错,但把孩子死的责任推到她身上,不公平。
“你要不走也行,以后消停过日子,这件事就算过去了,以后谁都不准提了!你能不能做到!”
魏巧云心里明知道是自己的错。
儿子还没有炕沿高,他在地下跑着玩,就算捡起一个豆粒,郭立梅坐在炕上也看不见。
在坟茔地里,看着浓烟升起的时候,魏巧云想起了孩子摔的那个跟头。
她依稀记得,儿子被她从郭立梅手里夺回来的时候,小手紧紧攥着。
回到家不哭了,往嘴里塞了个东西,很快就咳嗽起来。
自己当时但凡细心点,儿子也死不了。
但这样的话,她不能说。
说了,赵家秋还不得打死她。
把过错推给郭立梅,赵家秋反而不会揪着他大嫂不放。
赵家秋这么说,无疑魏巧云推卸责任的目的达到了。
可她不知道,赵家秋越这样说,赵家春的心里越不好受。
丁香早就显怀了,郭立梅还一点信都没有,看来她不生养的事是基本坐实了。
胖墩是个男孩,是赵家的根,接户口本的人。
就这样在郭立梅的疏忽下没了。
他心里能不难过吗?
儿子和侄子又能差多少?
看见郭立梅肿起的眼睛和青紫的半边脸,赵家春心里的埋怨瞬间被心疼取代,再也不忍心说出口。
他觉得,自己对郭立梅已经够宽容的了。
那毕竟是一条活蹦乱跳的命啊!
老赵头见两个儿子都安静了下来,步履蹒跚的出了门。
家里没有他待的地方。
就算过年期间,也只能是吃饭的时候回来,其余的时间都在老跑腿那待着。.
出了这样的事,哪还有心思吃饭呢!
没了孙子的悲痛和无处安身的酸楚,不停的冲击着老赵头的心。
他佝偻着背,走在大年初五的寒风里,好像一下子苍老了几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