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双方交锋
作品:《穿越五零之静识岁月》 时光荏苒,转眼间,如此平淡无奇的日子又悄然流逝了半个月。
在这半个月里,王翠花可没少在胡同里的邻居面前嚼舌根,说叶静识的坏话。
有时候,两人偶然碰面,王翠花还会故意用一种阴阳怪气的语调跟叶静识打招呼,话里话外都充满了嘲讽和挑衅。
然而,叶静识却表现得异常淡定。
每当听到王翠花的冷言冷语时,她总是面带微笑,客客气气地回应对方。
不仅如此,叶静识偶尔还会笑眯眯地回怼一句,让王翠花气得直跺脚,却又无处发泄,只能继续骂骂咧咧地走开。
除此之外,叶静识对王翠花可谓是防范有加。
她深知这种无赖泼皮的德行,所以绝对不会给对方任何可乘之机。
每次王翠花路过自家门口,叶静识都会毫不犹豫地紧闭院门,连让对方踏进院子的机会都不给。
毕竟,谁知道这个厚颜无耻的女人会不会趁机顺走一些自家的东西呢?
面对这样的无赖,叶静识觉得与其跟她纠缠不休,还不如直接无视来得省事。
而且,为了自己的名声着想,叶静识也不可能动手打她一顿。
因此,她只能看着王翠花每次都像一个滑稽可笑的跳梁小丑一样,不断地制造出各种令人忍俊不禁、啼笑皆非的笑话。
可这也让王翠花记恨上了。
她吵不过叶静识,张婶又在一旁帮腔,于是只能在背地里偷偷摸摸地散播谣言。
一开始说她的钱来路不明,还说她那病恹恹的身子啥活也干不了,一看就不是好生养的,甚至说她命硬克亲,才成了孤儿。
叶静识听到这些流言蜚语时,简直无语到了极点,她万万没想到对方吵不过自己,就使阴招。
所以她气不过,偷偷在对方常走的路上,给对方套了麻袋,狠狠地揍了一顿。
叶静识也不敢太过分,毕竟整个胡同都知道王翠花最近惹到她了,所以她都是挑那些不容易被发现的地方揍。
就这样,每次听到不好的流言,她心情一不好就去给对方套麻袋揍一顿,有时候犯懒就给对方下点口臭的药,谁让对方那么喜欢嚼舌根呢,这药可太合适了!!!
可谁能想到这王翠花简直就是个打不死的小强,每次被揍了之后就跟个泼妇似的,跑到叶静识家骂骂咧咧,还非说是叶静识把她给打了。
叶静识每次看着对方那副上蹿下跳的样子,心里乐呵的不行,可脸上却装得跟个没事儿人一样。
每次都可怜巴巴地说自己没有啊,还说自己那病恹恹的身体,哪有那个本事去打人啊,这个时候张婶她们就会跳出来帮她说话,甚至直接帮着叶静识把王翠花骂得狗血淋头。
毕竟住在胡同里的人,谁看不出来叶静识就是个弱不禁风的小姑娘,整天药不离口的,怎么看都不像是能把那身材丰满的王翠花套上麻袋揍一顿的人。
这事儿说出去谁信啊,大家都觉得是王翠花在诬陷人家新来的小姑娘,所以每次王翠花上门闹事,附近的邻居都帮着叶静识说话。
每到这个时候,叶静识就看着王翠花那气得吹胡子瞪眼,却又拿她没辙的样子,心里简直乐开了花。
就这样两人斗智斗勇了大半个月。
这半个月,叶静识除了偶尔要应付一下王翠花的冷言冷语和阴阳怪气,其他时候都挺消停的。
不过王翠花见自己的流言蜚语和阴阳怪气对叶静识没啥用,还每次都被气个半死,就想出了个更无赖的招儿。
啥招呢?那就是一到饭点,就派自家俩孩子去打秋风。
叶静识一开始不知道这俩孩子是王翠花家的,看他们嘴甜得跟其他孩子一样,就给了几块水果糖。
结果张婶提醒后,叶静识立马对这两个孩子一点好感都没有,于是就不再搭理他们,可这两孩子是个死皮赖脸的,时不时找她要吃的。
叶静识哪里会乐意对方这种态度,更何况她也不是一个喜欢受委屈的,于是直接在家里把院门一锁,出门连包都不背了,一点儿机会都不给那俩小魔王。
没办法,要是碰到乖巧的孩子,叶静识说不定还会发善心给几颗水果糖。
可这俩孩子明显是有目的的,她就不高兴了,就算你们再可爱,也别想让她心软。
更过分的是,自从她不给那俩孩子吃的了,这俩孩子就露出了真面目,各种撒泼打滚,有时候还想动手翻她的包。
这可把叶静识气坏了,又把王翠花给胖揍了一顿。
被烦得不行后,叶静识气鼓鼓地当晚就杀到了他们家,将他们的粮食洗劫一空,第二天一大早又把粮食全部捐给了狐儿院。
赵家失窃这事儿闹得可大了,尤其是王翠花发现自家粮食全没了之后,在院子里又是哭又是闹,那叫一个撒泼打滚。
这可让原本还同情他们家的人都觉得他们是罪有应得。
叶静识看着对方哭得稀里哗啦,心里那叫一个高兴,多吃了一碗饭。
不过没想到啊,对方家里被盗后,脸皮变得更厚了,居然还挨家挨户去借粮。
有些心善的人还真就把粮食借给了赵家。
可叶静识是谁啊,那可是个铁石心肠的,任凭对方在外怎么敲门,她都当没听见。
之后每到饭点,当厨房里飘出阵阵诱人的饭菜香气时,她就会立刻将院子的门锁好,以防那两个混世魔王闻香而来。
无论外面传来怎样的敲门声,她都会充耳不闻,就好像根本没有听到一样。
更不会去理会那两个孩子在门外撒泼打滚、又哭又嚎的吵闹声。
这半个月以来,为了给自己补充营养,叶静识偶尔会在家里做一些肉食。
然而,王翠花却是个极其吝啬的人,即使自家孩子嘴馋得很,她也绝对不会舍得花钱去买肉给孩子们补身体,反而会指使他们到别人家去占便宜,也就是所谓的“打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