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国公之惑,降将之请
作品:《一箭一功,我用匈奴人头铺路》 雁门关。
曾经雄伟的关隘,此刻却弥漫着一股萧索与死寂。
城墙上,处处是刀劈斧凿的痕迹,凝固的血迹,在夕阳下呈现出暗红色,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不久前那场惨烈的战斗。
英国公张维,一身戎装,按剑立于城头。
他花白的头发,在北境的寒风中微微飘动,那张饱经风霜的脸上,沟壑纵横,写满了凝重。
作为三朝元老,大夏军方的定海神针,张维经历过无数次的大风大浪。
但这一次,他却嗅到了一股前所未有的诡异气息。
二十万大军,号称征北大元帅,浩浩荡荡而来。
可当他们抵达雁门关时,却发现,仗已经打完了。
不,应该说,是打得不明不白。
根据沿途收集到的情报,左贤王屠满的五万铁骑,如同一阵风,冲进了雁门关,然后,又如同一阵烟,消失在了茫茫草原之上。
有的溃兵说,他们遭遇了天谴,粮草大营被天火焚烧。
有的说,他们撞见了镇北王的鬼魂,那位战神从地狱归来,向他们索命。
更离谱的说法是,镇北王根本没死,他已经和匈奴人结盟,共同对抗朝廷。
流言,像瘟疫一样在北境蔓延。
真真假假,虚虚实实,让人根本无法分辨。
“国公爷。”一名副将上前,忧心忡忡地说道:“北风骑那边,派人递来了消息。”
“哦?”张维的眉毛,微微一挑。
“说什么?”
“北风骑主将李逵,说要代表整个北风骑,向您投诚。”副将的语气,充满了不确定。
张维的瞳孔,微微一缩。
投诚?
这和他预想的剧本,完全不一样。
出发前,陛下曾密诏于他。
此行的首要目的,并非驱逐匈奴,而是收编,乃至是肢解北风骑。
王战虽死,但他亲手打造的这支军队,已经成了朝廷的心腹大患。
它太强了,也太忠诚了。
它的忠诚,只属于那个已经死去的人。
陛下不允许这样一支不受控制的武装力量,存在于大夏的版图之内。
张维原本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甚至准备了数套方案,来应对北风骑可能出现的哗变、对抗,甚至是武装冲突。
可他万万没想到,对方竟然会主动投降。
事出反常必有妖。
“李逵……”
张维的嘴里,咀嚼着这个名字。
他知道这个人,王战麾下最勇猛,也最鲁莽的一员悍将,一柄无坚不摧的战斧。
这样的人,宁折不弯,怎么可能会主动投降?
“让他们的人进来。”
张维的声音,沉稳如山。
他倒要看看,这葫芦里,卖的到底是什么药。
很快,一个身材魁梧如铁塔,满脸虬髯,头缠白布,一身重孝的将领,大步流星地走上了城楼。
正是李逵。
他身后没有跟一兵一卒,就这么单枪匹马地来了。
“末将李逵,参见英国公!”
李逵单膝跪地,声音洪亮如钟,但那股子悲怆和颓丧,却怎么也掩饰不住。
张维没有让他起身,只是居高临下地审视着他。
眼前的李逵,双眼赤红,布满血丝,脸上写满了悲痛与迷茫,像一头失去了头狼的野兽,再无往日的凶悍,只剩下满身的疲惫。
这副模样,倒不似作伪。
“李将军,请起。”张维缓缓开口:“陛下听闻镇北王蒙难,亦是痛心疾首。你等节哀。”
“谢国公爷。”
李逵站起身,用手背抹了把眼睛,声音沙哑地说道:“俺老大死了,俺们这些做兄弟的,也跟丢了魂一样。”
“匈奴人打进来,俺们拼死抵抗,可没了老大坐镇,这仗打得稀里糊涂。”
“如今,北风骑军心涣散,人心惶惶。俺是个粗人,不懂什么大道理,只知道不能让老大用命换来的基业,就这么散了。”
他扑通一声,再次跪倒在地,这一次,是双膝跪地。
“俺恳请国公爷,收编我北风骑!”
“从今往后,我三万北风骑将士,愿为国公爷马前卒,为朝廷效死命!”
他说得情真意切,悲壮无比。
周围的京畿大营将领们,听了都有些动容。
然而,张维的心,却愈发警惕。
他盯着李逵,缓缓问道:“这是你一个人的意思,还是北风骑所有将领的意思?”
“是俺们所有人的意思!”李逵斩钉截铁地说道:“国公爷若是不信,可随俺去大营一看便知!”
张维沉默了。
他看着李逵,仿佛要将他看穿。
如果这一切是真的,那自然是最好的结果,他兵不血刃地完成了陛下的任务,是大功一件。
可如果这是陷阱呢?
一旦他带着大军进入北风骑的驻地,对方突然发难,二十万大军就算能赢,也必然是惨胜。
到那时,北境防线彻底崩溃,匈奴人卷土重来,这个责任,他担不起。
“李将军的忠心,本帅信了。”
张维慢慢地说道,他决定先稳住对方,再慢慢试探。
“收编之事,亦是陛下之意。只是,北风骑毕竟是镇北王一手带出来的精锐,骤然易帅,恐生变故。此事,还需从长计议。”
他打起了官腔。
谁知李逵听完,脸上却露出了焦急之色。
“国公爷,俺知道您在担心什么。”
“俺们只有一个请求!”
李逵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看着张维。
“只要国公爷答应俺们这个请求,俺们北风骑上下,任凭处置,绝无二话!”
“哦?”张维的兴趣被提了起来:“说来听听。”
李逵深吸一口气,用一种近乎哀求的语气说道:
“俺们想去王爷坠崖的地方,为他老人家,立一个衣冠冢,磕个头,烧柱香。”
“俺们这些做兄弟的,没能护住他,连他的尸骨都找不到,已经是天大的不孝。”
“若是连最后一点心意都尽不到,俺们死不瞑目啊!”
说到最后,这个七尺高的汉子,竟然泣不成声。
这个请求合情合理,甚至让人无法拒绝。
拒绝就等于坐实了朝廷的冷血无情,会瞬间激起北风骑所有人的愤怒和敌意。
答应?
张维的脑中,警铃大作。
去王爷坠崖的地方?
雁门山一线天?
那里地势险峻,是天然的伏击之地。
如果他们在那里设下埋伏……
张维的心,沉了下去。
这是一个阳谋。
一个用忠义和孝道包裹起来的,赤裸裸的阳谋。
他被逼到了墙角,进退两难。
他看着眼前这个哭得像个孩子的猛将,第一次感觉到了棘手。
他感觉自己面对的,仿佛不是这个鲁莽的李逵,而是那个已经死去的,算计人心的妖孽。
那个人的影子,无处不在。
许久,张维缓缓地吐出一口浊气。
“好。”
“本帅,答应你。”
“不过,本帅也要亲自去祭拜一下镇北王这位国之栋梁。”
他决定将计就计。
他就不信,在自己二十万大军的眼皮子底下,他们还能翻出什么浪来。
他要亲眼去看看,那个地方,到底埋藏着什么秘密。
“多谢国公爷,多谢国公爷成全!”
李逵闻言,激动地在地上砰砰磕了几个响头,额头都磕出了血。
看着李逵那真诚的感激涕零的模样,张维的心,却一点也轻松不起来。
他有一种预感。
明日的雁门山之行,将会是他这一生中,最凶险的一战。
那是一场,没有刀光剑影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