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铁壁五原,监军吃瘪

作品:《一箭一功,我用匈奴人头铺路

    次日午后,监军特使张承的车队,终于抵达了五原城下。


    高大巍峨的城墙,如同匍匐在大地上的巨兽,散发着一股饱经战火的铁血与苍凉。


    城墙上,密密麻麻的箭垛和投石机,在冬日的阳光下,闪烁着冰冷的金属光泽。


    “哼,倒是有些气派。”


    张承掀开车帘,看着眼前的雄城,眼中闪过一丝不屑。


    在他看来,这不过是武夫们用来炫耀武力的粗鄙之物,与京城的繁华精致相比,简直判若云泥。


    他整理了一下自己的官袍,清了清嗓子,准备迎接城内守将的跪拜和全城军民的欢呼。


    作为天子特使,他理应享受这样的待遇。


    然而,出乎他意料的是,城门虽然大开,但迎接他的,并非想象中的盛大场面。


    只有一队看起来有些紧张的士兵,和一名身穿副将铠甲的年轻将领,孤零零地站在城门口。


    张承的眉头,当即就皱了起来。


    “冠军侯王战何在?为何不来迎接本官?”张承端坐在马车上,居高临下地问道,声音中带着明显的不悦。


    那名副将,正是张虎的心腹,名叫刘三。他快步上前,对着马车恭恭敬敬地行了个军礼,脸上却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为难。


    “回禀监军大人,实在是抱歉。侯爷他正在闭关,推演战局,并且下了死命令,任何人不得打扰。”


    “闭关?”张承的音量陡然拔高,他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本官乃天子特使,奉皇命而来,他王战好大的胆子,竟敢闭门不见?”


    “大人息怒!”刘三连忙躬身,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侯爷也是为了战局着想。定襄城外的数万匈奴残部,军心浮动,正是全歼他们的最好时机。侯爷为了毕其功于一役,已经三天三夜没有合眼了,实在是分身乏术啊!”


    这番话说得合情合理,既抬高了王战,又让张承找不到发作的由头。


    张承的脸色一阵青一阵白,冷哼一声:“好一个分身乏,!既然如此,那便带本官去城守府,本官就在那里等他出关!”


    他倒要看看,这个王战,能躲到什么时候!


    “是,是,大人请!”


    刘三如蒙大赦,连忙在前面引路。


    车队缓缓驶入五原城。


    城内的景象,再次让张承感到了意外。


    没有想象中的混乱和破败,街道干净整洁,两旁的商铺虽然不多,却都开门营业,百姓们行色匆匆,脸上虽然带着一丝战争阴影下的凝重,却没有丝毫的慌乱。


    整个城池,都处在一种紧张而有序的运转之中。


    这让张承心中更加不快。


    一个武将,竟然把一座边城治理得井井有条,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


    很快,车队抵达了城守府。


    张虎早已等候在门口,他换上了一身文官的服饰,脸上挂着谦卑而恭敬的笑容,一见到张承下车,便立刻迎了上去。


    “下官五原参军张虎,参见监军大人!大人一路舟车劳顿,辛苦了!”


    “你就是张虎?”张承瞥了他一眼,淡淡地说道:“王战呢?”


    “回禀大人,侯爷他……”张虎一脸的为难,将刘三刚才那套说辞又重复了一遍。


    张承的耐心,终于被消磨殆尽。


    “够了!”他猛地一甩袖子,厉声喝道:“本官不管他是在推演战局,还是在做什么!本官只知道,将在外,当以君命为先!”


    “他王战连圣旨都敢怠慢,眼中还有没有陛下了?”


    “传本官的命令,让王战立刻马上滚出来见我!”


    张承的声音,回荡在城守府的上空。


    他带来的三百龙鳞卫,也同时唰的一声,按住了腰间的刀柄,一股肃杀之气,瞬间弥漫开来。


    然而,张虎的脸上,除了为难,却看不到丝毫的畏惧。


    他只是苦笑着摇了摇头:“大人,恕难从命。侯爷有令,任何人不得打扰,违令者,斩,下官人微言轻,实在是不敢违抗侯爷的军令啊。”


    “你!”张承气得浑身发抖。


    他堂堂御史大夫,天子特使,手握先斩后奏的大权,竟然被一个区区的参军,用王战的军令给顶了回来!


    这简直是奇耻大辱!


    “好,好得很!”张承怒极反笑:“他王战不是要推演战局吗?那本官就亲自去看看,他到底在推演什么惊天动地的大计!”


    说着,他便要硬闯进去。


    “大人,不可!”


    张虎和一众亲兵,立刻组成了一道人墙,拦在了他的面前。


    “放肆!”张承身边的一名龙鳞卫校尉怒喝道:“尔等是要造反吗?竟敢阻拦特使大人!”


    “不敢,不敢!”张虎连连摆手,脸上的表情却无比坚定:“保护侯爷,乃是我等职责所在。大人若要硬闯,除非从我们的尸体上踏过去!”


    “踏过去就踏过去!”


    龙鳞卫校尉眼中凶光一闪,便要拔刀。


    “住手!”


    张承喝止了他。


    他不是傻子,他看得出来,眼前这些人,虽然对他恭恭敬敬,但眼神中的那份决绝,却做不了假。


    他们是真的敢为了王战,跟他带来的龙鳞卫拼命。


    在别人的地盘上,跟一群亡命徒动手,绝非明智之举。


    张承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心中的怒火。


    他知道,王战这是在给他下马威。


    但他很快发现,事情比他想象的还要糟糕。


    接下来的半天时间里,他被保护在了城守府的一处别院里。


    别院倒是精致,好吃好喝地伺候着,但门口,却始终站着两排手持长刀的五原士兵。


    美其名曰保护,实则与软禁无异。


    他想召见城中其他将领,得到的回复永远是正在巡防,军务繁忙。


    他想出府看看城中情况,得到的回复是城中戒严,为保大人安全,还请暂留府中。


    他就像一头被关进笼子里的老虎,空有一身权力,却无处施展。


    “岂有此理,岂有此理!”


    张承在房间里来回踱步,将一个名贵的瓷瓶狠狠摔在地上。


    “大人,情况不对。”他的一名心腹幕僚,凑到他身边,压低了声音说道。


    “这五原城,简直就是铁板一块,从上到下,全是王战的人。我们在这里,根本就是聋子和瞎子!”


    “我当然知道!”张承咬牙切齿地说道。


    幕僚眼珠一转,计上心来:“大人,属下刚刚旁敲侧击地问了一下,发现城中的守军,似乎比我们想象的要少很多。而且,城墙上的防卫,也多是疑兵,看着人多,实则空虚。”


    “什么意思?”张承心头一动。


    “属下怀疑,王战根本就不在城里!”幕僚大胆地猜测道:“他所谓的闭关,根本就是个幌子,他极有可能已经带着主力部队出城了!”


    这个猜测,如同一道闪电,瞬间击中了张承。


    对啊!


    他为什么要把自己软禁起来?


    就是为了拖延时间!


    他为什么要拖延时间?


    因为他正在做一件不想让自己知道的事情!


    “这个奸贼!”张承的眼中,爆发出骇人的精光:“他一定是趁我到来之前,擅自出兵了!”


    擅自出兵,这可是大罪!


    抓到这个把柄,就足够他治王战的罪了!


    “大人,我们必须立刻找到他!”幕僚急道:“否则,等他打了胜仗回来,我们就更被动了!”


    “怎么找?”张承烦躁地说道:“我们现在连这个院子都出不去!”


    “大人,您忘了吗?”幕僚提醒道:“王战有军令,但您有圣旨啊,您就说,奉陛下密诏,有十万火急的军情,必须立刻面呈冠军侯。他们若再敢阻拦,就是抗旨不遵!”


    张承眼睛一亮。


    对!


    用圣旨压他!


    他立刻带着人,再次冲到了院子门口。


    这一次,他直接亮出了那卷金灿灿的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本官有十万火急之军情,需立刻面呈冠军侯王战!尔等若敢再加阻拦,以抗旨论处,满门抄斩!”


    面对圣旨,张虎等人终于慌”。


    他们互相看了看,最后,张虎一脸无奈地说道:“既然大人有圣旨在身,下官自然不敢阻拦。只是,侯爷他确实不在城中。”


    “果然如此!”张承心中冷笑,面上却不动声色:“他去了哪里?”


    张虎从怀中,掏出了一张早已准备好的地图,递了过去。


    “侯爷三天前,便已率领大军,往定襄方向去了。这是侯爷留下的行军路线图,他说若是大人非要找他,沿着这条路应该能追上。”


    张承接过地图,看了一眼,上面清晰地标注着一条通往北方的路线。


    “好!”张承收起地图,转身便走。


    “大人!”张虎在他身后焦急地喊道:“城外匈奴探子游弋,十分危险,您就带这么点人,万一……”


    “哼,本官自有龙鳞卫护卫,不劳你费心!”张承头也不回地说道:“你只需守好这五原城便是,等本官找到王战,再回来治你的罪!”


    看着张承带着三百龙鳞卫,气势汹汹地离开城守府,直奔城外而去,张虎脸上的为难和惶恐,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他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一丝冰冷的讥讽。


    他转身对身旁的副将刘三低声吩咐道。


    “立刻用飞鹰传书,告诉侯爷。”


    “鱼儿已经出城了。”


    “剩下的,就看侯爷怎么收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