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城头光复,血染残阳

作品:《一箭一功,我用匈奴人头铺路

    云中城的欢呼声,几乎要将天上的云层掀开。


    城中百姓自发地涌上街头,将瓜果酒水塞到每一个守城士卒的手中。


    劫后余生的喜悦,让这座饱经风霜的雄关,暂时忘却了战争的残酷。


    然而,这份喜悦,却并未蔓延到城守府的议事大厅。


    大厅之内,灯火通明,气氛却冷得像关外的寒风。


    王战端坐主位,身前的桌案上,放着左贤王那颗死不瞑目的头颅。


    他没有看那颗头颅,也没有理会身旁将领们敬畏的目光,只是低头,用一块干净的白布,一遍又一遍地,仔细擦拭着手中的横刀。


    刀身上的血迹早已凝固,变成了暗沉的褐色,无论怎么擦,都无法恢复那如秋水般的寒光。


    “侯爷,此战我军大获全胜,斩敌近万,俘虏三千余,匈奴左贤王部,已然覆灭,您为何还闷闷不乐?”


    说话的正是云中守将林威。


    这位年过半百的老将,此刻看着王战的眼神,充满了发自内心的敬佩和感激。


    若不是王战神兵天降,此刻的云中城,恐怕早已是一片鬼蜮。


    王战停下了手中的动作,抬起头,目光扫过在场的众人。


    他的声音不大,却让整个大厅都安静了下来。


    “林将军,你觉得,我们胜了吗?”


    林威一愣,不解道:“左贤王授首,三万大军灰飞烟灭,这难道不是大胜?”


    “大胜?”王战站起身,走到巨大的沙盘前,上面清晰地标注着北境的整个战局。


    “匈奴此次南下,共计十万大军,分三路。如今,我们只是打残了其中一路。定襄和五原,依旧被重兵围困,每日都在死人。”


    他伸出手指,重重地点在沙盘上。“我们的粮草,还能支撑多久?我们的兵力,经过连番血战,还剩下多少可战之兵?”


    “云中城墙,有多少处需要修补?将士们的伤药,还够不够用?”


    一连串的问题,像一盆盆冷水,浇在了所有人的头上。刚刚升起的喜悦,瞬间荡然无存。


    是啊,他们只是暂时打退了敌人,战争还远远没有结束。


    “老大,您就别吓唬林将军了。”李逵看气氛不对,瓮声瓮气地开了口,他刚换了一身干净的衣服,但身上那股血腥味怎么也洗不掉。


    “咱们打了胜仗,总得乐呵乐呵。依我看今晚就该大摆宴席,全军吃肉喝酒,好好睡上一觉,天大的事儿,等明天睡醒了再说!”


    “你除了吃,脑子里还能想点别的吗?”陈平靠在门边,抱着手臂,闭着眼睛,像是在假寐。


    “等你吃饱喝足睡醒了,定襄城的兄弟,骨头都让人敲碎了熬汤了。”


    “嘿,你这死秃鹫,又跟老子抬杠!”李逵眼睛一瞪,就想上前理论。


    “都给我闭嘴!”王战一声低喝,两人立刻像被掐住脖子的公鸡,没了声音。


    王战重新看向林威,语气缓和了些:“林将军,我并非有意扫大家的兴。只是战局紧迫,我们没有时间庆祝。”


    他走到那颗头颅前,伸手将其拎了起来,递给周平。


    “周平,将此獠头颅,用石灰腌制,再打造一个铁笼装着,悬于云中城门之上。”


    “告诉城中军民,也告诉那些还在窥伺的匈奴探子。犯我大夏者,虽远必诛!”


    “是!”周平接过头颅,眼中战意昂然。


    “另外,传令下去,打扫战场,收敛我军将士遗骸,厚葬于城东忠烈坡。所有缴获的牛羊,分发给全城军民,今夜加餐但禁酒!”


    “至于俘虏……”王战的眼中闪过一道寒芒:“所有参与攻城的,一律斩首,以他们的血,来祭奠我们死去的弟兄。剩下的全部收编为苦役,负责修补城墙,搬运尸体。”


    一道道命令,从王战口中有条不紊地发出,清晰,果决,不带一丝一毫的拖泥带水。


    林威在旁边听着,心中愈发钦佩。


    这位年轻的冠军侯,不仅有万夫不当之勇,更有帅才之风。


    赏罚分明恩威并施,短短几句话,就将战后的各项事宜,安排得妥妥当帖。


    就在这时,一名传令兵神色慌张地从门外冲了进来,扑通一声跪倒在地。


    “报,侯爷,将军,定襄城八百里加急军情!”


    所有人的心,都猛地提了起来。


    林威一把抢过信报,展开一看,脸色瞬间变得惨白。


    “怎么了?”王战沉声问道。


    林威嘴唇哆嗦着,将信报递了过去:“侯爷,您自己看吧。”


    王战接过信报,目光一扫,瞳孔骤然收缩。


    信上的内容很简单,却触目惊心。


    围攻定襄的匈奴右贤王部,突然发起了史无前例的猛攻。


    更诡异的是,匈奴人仿佛对定襄的城防部署了如指掌,每一次进攻,都精准地打在守军最薄弱的环节。


    就在昨日,城中粮仓突然失火,数万石军粮,毁于一旦。


    守将派人突围求援,派出去的三波信使,全部在城外五里内,被匈奴人的游骑精准截杀。


    这封信,是第四波信使,拼着九死一生才送出来的。


    信的末尾是定襄守将用血写下的八个字。


    城将破,君速援,死战!


    “内奸!”


    王战和林威,几乎是异口同声地吐出了这两个字。


    若没有内应,匈奴人绝不可能对城内的情况如此清楚。


    粮仓失火,信使被截,这分明是里应外合!


    “岂有此理!”李逵气得一拳砸在身旁的柱子上,震得房梁上的灰尘簌簌下落。


    “国难当头,是哪个天杀的王八蛋,敢通敌卖国,让老子抓到,非把他剁碎了喂狗!”


    大厅内的气氛,压抑到了极点。


    定襄危在旦夕,一旦城破,云中城就会成为一座孤城,侧翼完全暴露在匈奴人的兵锋之下。


    到时候,他们刚刚取得的胜利,将变得毫无意义。


    “侯爷,末将愿率五千兵马,即刻驰援定襄!”一名将领出列请战。


    “不可!”林威立刻否决。


    “我军刚刚经历血战,伤亡惨重,士卒疲惫。此时出城,正中匈奴人围点打援之计。况且,云中城也需要兵力防守。”


    “那怎么办?难道就眼睁睁看着定襄的弟兄们,被活活困死吗?”


    众人争论不休,却谁也拿不出一个万全之策。


    王战始终没有说话,他只是死死地盯着那份军报,手指在桌案上,无意识地敲击着。


    “周平。”许久,他终于开口。


    “末将在!”


    “北风骑,还能战否?”


    周平挺直了胸膛,声音铿锵如铁:“北风骑,死战不退!”


    “好。”王战点了点头,眼中爆射出骇人的精光。


    “传我命令,北风骑全体集合,一个时辰后,随我出发。”


    “侯爷,不可啊!”林威大惊失色。


    “您只有五百人,定襄城外,可是有匈奴三万大军!您这样去,和送死有什么区别?”


    “谁说我要去定襄了?”王战的嘴角,忽然勾起一个冰冷的弧度。


    他走到沙盘前,拿起一支代表骑兵的小旗,却没有插向定襄,而是猛地插在了另一个方向。


    五原城!


    “匈奴人以为,我会去救火。右贤王甚至可能已经布好了口袋,就等我一头钻进去。”


    王战的声音在空旷的大厅里回荡,带着一种洞察人心的穿透力。


    “可他们忘了,战场之上,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


    “他们打我的定襄,我就端了他们的老窝!”


    “我要让冒顿单于知道,他打疼了我一根手指,我就要敲碎他满嘴的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