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双喜临门!

作品:《和钟小艾旅个游,你侯亮平哭什么

    但与此同时,也有相应的福利配套。


    只要夫妻两人都在工业园上班,无论岗位如何,也不论在哪个车间或部门,都能同时享受双份的购房补贴。


    在新区工业园周边,已经建起了多个配套完善的住宅小区。


    从幼儿园到小学、初中、高中,再到医院、商业中心、步行街、夜市等,应有尽有。


    说实话,新区的这些配套设施,别说其他区域没法比,就算是跟市中心的核心地段相比,也差不了多少。


    毕竟这里的一切都是新建的,而且是整体规划的,各个细节都考虑得比较周到。


    这也使得很多市区的居民,一到周末就喜欢坐车或者自驾跑到新区来休闲娱乐。


    再加上工业园、新建成的科技产业园和物流园区普遍采用轮休制度,每天都有员工休息,所以新区的商业中心人气一直很旺,哪怕是工作日也都热闹非凡。


    胜天国际实力雄厚,对符合条件的品牌商家,会根据品牌影响力给予一年到三年不等的房租、物业费减免,同时还有一些其他的扶持政策。


    即便还需要投入装修和人员开支,但对品牌商来说,已经节省了很大一部分成本。


    尤其是新区的发展势头这么明显,只要不是脑子有问题,都会愿意来试试。


    毕竟房租这个最大的支出已经省掉了,比起在别的地方开店,风险要小得多。


    随着越来越多知名品牌的入驻,也带来了大量就业岗位,形成了新的消费群体,进一步增强了区域吸引力,增加了税收,从而形成了一种良性发展的趋势。


    不过,在新区高速而稳健发展的同时,汉东官场更关注的是另外两件事。


    第一件事,是高育良花了半年时间精心打造的长篇著作《明朝那些事儿》刚一出版就火了!


    这套书以不同人物的视角切入,讲述了从1344年到1644年这三百年间明朝的一些重要历史。


    虽然写得像故事,但内容全部基于史料,以年代和具体人物为主线,还融入了小说的写法,语言轻松幽默却又不失严谨。


    书里全景展现了明朝十六位皇帝以及众多王公贵族和普通百姓的命运轨迹,尤其对官场政治、战争场面、帝王权谋进行了深入剖析,同时对当时的政治经济制度、伦理道德也有详细解读。


    值得一提的是,书中还加入了一些年轻人更容易接受的现代表达方式,让读者在轻松阅读中了解明朝三百多年的历史与人物。


    原本在历史中显得遥远、模糊的历史人物,一个个变得有血有肉、生动立体。


    没错,就是那套《明朝那些事儿》。


    高育良本就对明朝历史感兴趣,再加上这个时空还没有这本书,于是,在祁同伟的推动下,在生物芯片的帮助下,高育良顺利完成了这部作品。


    不仅写出来了,内容质量还提升了好几个档次,可读性和专业性都大幅增强。


    可以说,无论是作为专业教材,还是作为小说来读,这套书都相当出色。


    再加上祁同伟帮忙运作,提前在网上造势,甚至用了一些自嘲、舆论引导等手段,让这套书连续半个月登上热搜榜。


    出版才半个月,线上线下就卖出了10万套!


    别看这个数字不算特别大,毕竟才刚上市。


    而且这套书一共九本,全套售价近300元!


    10万套就是3000万元的销售额!


    这只是第一个月的成绩,随着热度的持续扩散,销量只会继续上升。


    祁同伟记得很清楚,在他原本的世界里,这套书用了五年才卖出1000万册,还是因为前期热度不足,后来才慢慢火起来的。


    而高育良这版无论在内容质量还是篇幅上都比原版更强,再加上祁同伟的保驾护航,无论是稿费还是版权费,谁敢随便质疑?


    更别说盗版市场,省里和市里的出版社联手各地机构,一旦发现盗版,立即打击,毫不手软!


    不仅如此,胜天国际还动用了自己的国际资源,把这套书翻译成多种语言,推向海外市场。


    厉害吧?单是国内加海外的版税和稿费,高育良2016年一年就收入上千万。


    而且这都是完全合法的收入,就算是最高人民检察院来查也挑不出毛病。


    更别提这套书还走出国门,在国际上赢得了不少好评,于是高育良又收获了一堆荣誉。


    就在大家羡慕嫉妒的时候,高育良又开始筹备新作《明朝那些年》,这本将作为《明朝那些事儿》的姊妹篇。


    这次不再是站在历史名人的视角来讲述,而是换成了普通百姓的口吻,描绘明朝三百年间的风雨变迁与兴衰更替。


    尽管这本书还没正式面世,但外界的关注度已经炒得沸沸扬扬。


    再加上之前那套《明朝那些事儿》惊人的销量,高育良一跃成了各大高校历史系炙手可热的明星教授。


    今天去这所大学做场讲座,明天又去那所学校开课授课。


    他讲的内容既生动有趣,又不失学术严谨。


    尤其是他常常会结合明朝官场上那些经典案例,引申到当今体制中的现实情况,给那些立志进入体制的年轻人带来不少启发与思考。


    谁敢说他讲的不对?毕竟高育良以前可是做到汉东省第三号人物的位置,他的话不是空谈,而是实实在在的经验之谈。


    不只是学生听得入迷,连请他去讲课的那些老师、教授乃至校领导也都听得津津有味。


    毕竟,相比那些还在象牙塔里读书的学生,这些已经身处高校或教育管理层的人,才是真正接触过体制、甚至本身就身在其中的。


    高育良正是从高校系统一步步走上仕途,最终做到副部级高官的典范人物。


    他所分享的经验,对于那些有意走仕途的人来说,简直就是无价之宝。


    2016年,汉东最受瞩目的第二件事,就是京州市市党委书籍、省韦常委祁同伟,正式接到组织调动通知,调任南粤省(临江省),担任省韦常委、省正府党组副书籍、常务副省掌。


    与汉东不同,南粤省的省韦书籍通常由中央政治局委员兼任,因此在那边,省韦副书籍、省掌和党组书籍才是真正的“一把手”。


    祁同伟这一去,直接就坐上了南粤省名副其实的二把手位置,手握实权。


    三把手是周志合,副部级,担任临江省韦证法委书籍、证法委员会书籍。


    虽然职位和高育良退休前的差不多,但因为南粤省的特殊地位,实际权力上,周志合还是要略胜一筹。


    不管怎么说,祁同伟这次升迁,让不少体制内的人眼红不已。


    至于“恨”?


    那可不敢。


    老话说得好,一个人牛一点,别人可能会嫉妒甚至讨厌;但如果他太牛了,大家剩下的就只有羡慕和佩服了。


    谁都看得出来,祁同伟的未来前景一片光明。


    在这种情况下,谁要是脑子进水了,才会去招惹他?


    所以,别看祁同伟即将调任南粤,可京州新区这边的工作不但没受影响,反而效率更高了!


    为啥?因为南粤省地理位置优越,是国家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和试验田,是全国经济发展的排头兵。


    相比之下,汉东省可就差远了。


    再加上京州新区这边不少项目都涉及国际贸易,很多企业都盼着祁同伟过去之后能念旧情,帮他们牵线搭桥,带来些资源和机会,自然没人敢怠慢他。


    可谁也没想到,收到调令后,祁同伟的第一反应居然是想辞职不干!


    这事还得从调令下达的那天说起。


    其实在那之前,刘家那边就已经透露了风声,他其实心里早有准备。


    一开始他还有点失望,觉得自己都快去南粤当副省掌了,系统却一直没动静。


    可等到调令真正下来,他亲手在汉东省韦常委会议上接过任命书的那一刻,系统终于有了反应。


    当然,祁同伟也没傻到在会上分心,他一直等到回到市韦,让童薇把接下来的日程都推掉,才一个人在办公室里查看系统提示。


    【叮!检测到主线任务已完成!】


    【正在发放奖励……】


    【奖励发放完毕!】


    【获得奖励:返本还原、真我降临!】


    【说明:恭喜您完成主线任务,终于不再需要扮演别人。


    从现在开始,你就是真正的你自己,原身已经彻底成为过去。】


    【特别提示:请不必担心你取代原身后会被人察觉,相关因果已经调整完毕。


    在这一时间线上,你始终都是那个“胜天半子”的祁同伟,所有记忆和力量都会完整保留。】


    看到这行提示的那一刻,祁同伟激动得差点跳起来。


    说实话,自打穿越过来,虽然整体还算顺利,但用着别人的身体终究不太自在。


    现在好了,只要把奖励领取了,就能变回真正的自己。


    而且不只是恢复身份,连时间线都发生了改动,这意味着从一开始,他就是祁同伟,不再是那个任务完成就会消散的“替身”。


    也意味着,之前做的那些事,不再是“借用”别人的身体去干的,而是真真正正由自己亲手完成的。


    对祁同伟来说,这份意义比任何黑科技、超自然能力都要来得珍贵。


    更让他惊喜的是,恢复真身后,之前获得的各种能力居然全都保留了下来——这简直是双喜临门!


    他当下没有丝毫迟疑,连系统后续的提示都没看,就直接选择了提取奖励。


    原本还以为会有天翻地覆的变化,结果只是身上轻轻一闪,就什么动静都没有了。


    祁同伟急忙从灵能空间里取出一面镜子一看,果然,自己回来了!


    虽然“胜天半子”版的他也确实英气逼人,但他自己还是觉得原本的自己更对味儿。


    (补充说明:主角穿越前本名也是祁同伟,两者本就同名。)


    “小童,进来一下。”


    “来了。”


    不一会儿童薇便推门而入,祁同伟特意站起身,转了个圈。


    “你看看我现在有什么不同?有没有感觉哪里不太一样?”


    “书籍更精神了,气色特别好!”童薇眼神都亮了。


    要不是知道这会儿这地方不合适,她早就扑上去了。


    “只是这样?”祁同伟挑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