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微妙的变化
作品:《和钟小艾旅个游,你侯亮平哭什么》 让他意外的是那股隐约的惧意。
正常情况下,高育良不至于对自己产生这样的情绪波动,除非……他已经从汉东省接连发生的事件中察觉到了什么端倪?
“老师,整个汉东,谁都有可能伤害您,唯独我不会。”祁同伟将离婚协议收进公文包,语气真挚地说,“您是我最重要的政治资源,我不为您考虑,还能为谁考虑?”
“我知道您和她的感情很深,但我们现在最该做的,是先帮您坐稳汉东一把手的位置。
只要做到这一步,爱情、财富,甚至更大的权力都会属于您的。”
高育良这个人,年轻时或许好色,但如今人到中年,身居高位,许多事情已经看淡,比如金钱,比如情欲。
唯一放不下的,只有权势。
祁同伟心知肚明,只要把名为权力的胡萝卜挂在这头老驴面前,它自然会乖乖跟着自己的节奏走,甚至为了追逐权力,主动配合他的安排。
果然,一听到“权力”这个词,高育良心中的怒气与焦躁如同退潮般迅速消散。
“同伟,你是我的得意门生,也是我最得力的助手。”高育良面带赞许,“这段时间我确实有点飘了,你提醒得对。”
“老师,您别怪我没跟您事先商量就行。”祁同伟感受到对方情绪的转变,知道这头老驴已经被敲打服帖,终于恢复理智。
“到底是年纪大了。”高育良叹道,“明明知道人一得意就容易忘形,结果还是不知不觉就轻浮了起来。
你提醒得好,做得也没错,以后遇到类似情况,你还这么办。”
“这些年来,老师您哪一步不是小心谨慎,这次也只是个小小的疏忽罢了。”祁同伟适时给对方一个台阶,随即转移话题,“对了,老师,我打算让程度去京州市公安局任副局长。”
“程度?这个人能力倒是不错,不过他和赵瑞龙走得比较近。”高育良说道,“我还听说他有个表弟,打着他的旗号在外面做了不少事。”
“老师明察,确实存在这样的情况。”祁同伟点了点头,“所以我让他把该处理的问题处理掉,该断的关系断干净,否则这次汉东省的整顿,也不会多他一个落网之人。”
“你能考虑得这么周全,很好。”高育良点了点头,“赵东来这一跑,市局一把手的位置就空了出来,程度去当副局长,那正职你认为怎么安排比较妥当?”
“老师,这是您的职责范围,您安排就好。”祁同伟笑着推辞道,“倒是孙连成和光明峰项目的事情,听说之前的投资者基本都撤了,项目也停了工,这不是什么好现象。”
“是啊,280亿的大项目,那么大的一块蛋糕,现在却成了烫手的山芋。”高育良叹道,“但省里和市里都很清楚,这个项目不能垮,否则影响太大。”
“那就给孙连成一个机会,他不是想当区委书记吗,满足他就是了。
只要能把项目重新运作起来,本来这也是他应得的回报。
要是做不好,到时候再撤换也不迟。”
“你说得有道理,回头我会在省W常W会上提一下,估计问题不大。”高育良点头道,“现在光明峰项目成了烫手山芋,省里和市里都希望有人能接盘。”
“说来也可惜,这个项目原本交给山水集团最合适,但现在他们正在重组,腾不出手来,或者说,也不愿接手这个烫手的项目。”
“还有大路集团,王大路也进去了,虽然还没定罪,但一时半会儿肯定出不来。
他的公司现在也乱成一团,省里和市里都在为怎么处理发愁,真是头疼。”
“王大路那是自作自受,什么事都敢掺和。”祁同伟微微摇头,“我当初就跟他讲过,只要好好配合我们的工作,别的不说,至少全身而退没问题。”
“老师,大路集团跟光明峰不一样,按理说不是什么烫手的东西,应该有人愿意接手才对,怎么也成了难题呢?”
“这事儿我也是最近才知道的。”高育良说道,“王大路这个人,能白手起家创办大路集团,确实有本事、有头脑,他应该是早就预感到会有麻烦,所以提前做了很多准备。”
“要是在平常时候,就算他做了这些安排,大路集团也还是优质资产,确实有人愿意接盘,比如赵家的那位公子。
但现在风声这么紧,谁敢轻易出手?”
“你看那些企业、公司的老板们,一个个找借口往港岛跑,往阿美利加跑,往大加拿大跑,都是怕了。
估计要等真正风平浪静了,他们才敢回来。”
对这类现象,祁同伟倒不觉得意外。
哪次有高官落马,不都得牵出一串商人跟着进去。
李达康还好,毕竟人家注重仕途声誉,在表面上是查不出什么违法违纪问题的。
这次完全是事情闹得太大了,才被大家推上前台背锅,否则也不至于输得这么惨。
但丁义珍却是个十足的贪官,跟他进行权钱交易、权色交易的人实在太多太多了。
这时候不跑,个个都得遭殃!
“这种事还是让刘省长去操心吧。”祁同伟笑了笑,“俗话说得好,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不然好处没捞着,反倒惹一身骚,那就太亏了。”
“老师,咱们现在也得学学这些商人,不见兔子不撒鹰。
要是谁随便画个大饼就让我们拼命干,结果事成之后来个过河拆桥、卸磨杀驴,那不是冤死了?”
高育良听了这话,脸上神情微微一滞,因为他发现自己最近好像成了那个冤大头。
祁同伟看出了对方的情绪变化,也知道自己的提醒已经起了作用,便适时打住,没有继续往下说。
“对了老师,您这次找我有什么事吗?”
“哦,这段时间省厅的宣传工作做得挺到位。”高育良只是略显僵硬了一下,随即恢复正常,“老舒书记还专门给我打了电话,在他面前好好表扬了你一番。”
“那可不容易啊,今天怎么也得喝两杯庆祝一下。”祁同伟笑道。
“那晚上就来我家吃饭吧。”高育良顺势邀请道:“每次看你吃饭的样子,真是香得很,连我都胃口大开,能多吃一碗。”
“那太好了,今晚又有个好去处了。”祁同伟自然不会拒绝这样的人情往来,“对了,记得让吴老师少准备点,最近胃口恢复了些,不像以前那么能吃了。”
“没关系,吃不完也不会浪费。”高育良摆了摆手,“同伟,能吃是福气啊。
到了我这个年纪,身体机能就不如从前了,想吃也吃不动了。”
两人又闲聊了一会儿,祁同伟才起身告辞。
高育良将人送至办公室门口时还不忘叮嘱晚上去家里吃饭的事,言语间透出一种师长般的关心,连他的秘书看了都有些意外。
以前高育良和祁同伟的关系本就不浅,但还没亲近到这种程度。
这种微妙的变化,立刻引起了高育良秘书的一些联想。
离开省委后,祁同伟并没有回省厅,而是顺路去了市局一趟。
现任副局长的态度那叫一个殷勤,没办法,那是顶头上司啊,这次能不能升职全看他一句话,能不热情嘛。
祁同伟也没打算挑毛病,只是跟大家拉拉家常,树立起平易近人、没有架子的形象。
顺便问问大家在工作和生活上有没有什么困难,主要体现他对下属的关心。
在自己领导面前,下面的干警们自然不好意思开口诉苦,一个个都说工作和生活都挺好。
最后还是祁同伟把副局和各大队的大队长、各科室的主要负责人召集到了会议室里。
“行了,我今天来不是听你们讲成绩的。”祁同伟扫了一眼众人,“我刚从育良书记办公室出来,这次下来,是想听听你们到底有什么实实在在的难处。”
“我先把话说清楚啊,谁要是还讲那些扬面话,我就当你们没困难,到时候真有资源倾斜的机会,我可就给别人了。”
“别别别,祁厅,您千万别误会。”京州市副局长姓钱,叫钱卫民,赶紧说道:“要说起困难嘛,确实也有那么一些。”
“说说看。”祁同伟边说边从身上掏出一包中华烟,撕开包装,自己点上一根,又随手抛给其他人。
“归根结底,还是经费紧张。”钱卫民点燃烟,吸了一口,说道:“祁厅以前在会上说过一句话,不能让英雄流血又流泪,这句话我们大家都特别有感触,是不是?”
会议室里的大队长和部门领导谁也不敢摇头,纷纷点头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