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美好的一天开始

作品:《野性考验

    第二天早上五点半,我就醒了。


    估计我就睡了四个小时。


    感觉跟高考时的压力差不多。


    我起床洗漱,然后下楼走进厨房。


    从冰箱里找到绿豆,按照网上搜的教程,先把绿豆泡软,再放进锅里煮,还特意少放了点糖,怕辰萃觉得腻。


    六点半的时候,绿豆汤终于煮好了。


    我盛了一碗,放在保温壶里,又把厨房收拾干净,才坐在餐厅里等辰萃下来。


    七点整,楼梯上传来熟悉的脚步声,我连忙站起来,手里拿着保温壶:


    “慕总,你起来啦?我煮了绿豆汤,你尝尝?”


    慕辰萃走下楼,看到我手里的保温壶,愣了一下,眼神里闪过一丝惊讶:


    “你怎么这么早起来煮绿豆汤?”


    我挠了挠头,笑着说:


    “我问过你的助理,她说你早上喜欢喝杯绿豆汤再去上班。”


    慕辰萃接过保温壶,打开盖子闻了闻,嘴角微微上扬:


    “谢谢,你有心了。”


    我看着她很满意的样子,放下心来。


    突然想起今天的重要事——老爸林爱国今天出院。


    我连忙开口:


    “慕总,跟您请半天假,我爸今天阑尾炎手术出院,我得去接他,下午我就去研发部找张涛报到。”


    慕辰萃盖保温壶的手顿了顿,抬头看我,眼神里多了几分柔和:


    “去吧,下午不用急着赶过来,安顿好叔叔再说。”


    “谢谢慕总!”


    我心里一暖,没想到她这么通情达理。


    目送慕辰萃开车离开,我也赶紧下楼拦了辆出租车往医院赶。


    路上给老妈发了条微信,说我已经出发去接老爸,让她不用惦记。


    老妈很快回复,说已经在家炖了鸡汤,就等我们回去。


    到了医院。


    我先去缴费窗口付清了剩余的手术费,拿着单据走到病房,老爸已经收拾好东西,正坐在床边等我。


    看到我进来,他连忙站起来:


    “小译,你怎么来了?不是说今天你去公司实习吗?”


    “我跟领导请假了,特意来接您出院。”


    我扶着老爸的胳膊,帮他拎起行李。


    “医生说您恢复得不错,就是回家得好好歇着,别再干重活了。”


    老爸笑着点头:


    “知道了,你这孩子,就是操心。”


    坐出租车回家的路上,我拿出手机,从刚到账的三十万里转了十万到老爸的银行卡里。


    老爸看到手机短信提示,愣了一下:


    “你这小子,哪儿来这么多钱?”


    “爸,我在学校搞的科技项目获奖了,这是奖金,您拿着买点营养品,好好补补。”


    我没敢说实情,怕爸妈担心我在外面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


    老爸将信将疑,却还是收下了,嘴里念叨着:


    “你自己在外面也别太省,吃好点,别委屈自己。”


    家里离医院有一个半小时的路程。


    等我们到家时,老妈已经把饭菜摆好。


    鸡汤的香味飘满了整个院子。


    老妈拉着老爸问东问西,又给我盛了一大碗鸡汤:


    “快喝,补补身子,看你这阵子都瘦了。”


    我喝着热乎的鸡汤,心里暖暖的。


    吃饭的时候,老妈还在念叨:


    “你妹妹惜雨住校,今天要是知道你爸出院,肯定得请假回来。”


    我笑着说:“等周末我去学校看她,给她带点好吃的。”


    吃完饭。


    我帮老妈收拾完碗筷,又给老爸叮嘱了几句注意事项,就准备回星辰科技。


    老妈想让我多歇会儿,我却说:


    “我实习的公司还有事,我得赶紧过去,不能耽误工作。”


    老爸老妈送我到门口,反复叮嘱我路上小心。


    我坐公交车往公司赶。


    路上看着窗外的风景,心里满是干劲——


    有家人的支持,有慕辰萃的理解,还有慕董的考验在等着我。


    我得比别人更努力。


    不仅要让家人过上好日子,还要抓住眼前的机会。


    公交车到站,我快步走向星辰科技大厦。


    乘电梯到二十楼,刚走出电梯,我就看到张涛从办公室里出来,他看到我,笑着说:


    “林译,你可算来了,慕总都跟我打过招呼了,我带你去熟悉一下办公环境。”


    我跟着张涛走进研发部。


    里面一片忙碌的景象,每个人都在专注地盯着电脑屏幕,敲键盘的声音此起彼伏。


    张涛指着一个空着的工位:


    “以后你就坐这儿,电脑和资料都给你准备好了,有什么不懂的随时问我。”


    “谢谢涛哥。”


    我放下包,坐在工位上。


    看着电脑屏幕上的研发数据,我微微蹙眉。


    屏幕上显示的视觉定位延迟数据还停留在 148毫秒,和我之前说的 150毫秒相差无几。


    看来研发部这几天确实没找到突破口。


    我正对着数据琢磨优化方向。


    突然身后传来一阵熟悉的高跟鞋声。


    我回头一看,是慕辰萃。


    她穿着一身浅灰色的职业装,手里拿着文件夹,目光径直朝我这边投来。


    周围的同事似乎也察觉到了,敲键盘的声音都轻了几分,偷偷用余光瞥着我们。


    张涛连忙走过来,笑着说:


    “慕总,您怎么过来了?”


    慕辰萃微微点头,目光落在我面前的电脑屏幕上,语气平静地问:


    “林译,关于视觉定位延迟的问题,你之前说的方案,现在能和张涛他们聊聊具体怎么落地吗?”


    我心里一紧,随即定了定神——


    她果然是为了这事来的。


    我站起身,指了指屏幕上的数据:


    “慕总,您看,目前咱们的延迟还在 148毫秒左右,我之前说的边缘计算与云端协同架构,刚好能针对这个问题。”


    张涛也凑过来看屏幕,疑惑地问:


    “林译,你说的把简单任务下沉到本地终端,具体哪些任务算‘简单’?本地终端的算力能扛得住吗?”


    我拿起笔,在旁边的草稿纸上画了个架构图:


    “涛哥,你看,像目标识别里的基础轮廓判断、距离测算里的短距定位,这些都属于简单任务,用轻量化的 Mobile模型就能处理,不需要占用太多算力。”


    “复杂的比如多场景路径规划、动态障碍物规避,再上传到云端,这样既能分流,又能保证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