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是存在差异的
作品:《四合院:重生何雨柱,逆天改命!》 随后,何雨柱把黑板上先前写的那几个深奥的公式擦掉了。
有几个认出这些公式的人,脸上露出了心疼的神情。
何雨柱微微一笑,心里明白这些人已经上钩,
不过他并没有流露出得意的样子,开口说道:
“各位,我们国家的制造能力有限,虽然理论方面有了一些成果,
却没有能力把这东西变成现实!”
对于这个国家的技术,所有人都觉得,厉害归厉害,但和自己国家相比,还是差得很远,毕竟
大部分知识都是自己国家的人传授给他们的。
何雨柱在黑板上画了起来,接着对众人说道:
“牛顿的万有引力,还有磁场,大家应该都知道,这项技术就是借助……”
何雨柱开始滔滔不绝地讲解起来,众人听得十分入迷,之前想不明白的地方,此刻都豁然开朗。
要知道,经过何雨柱一番巧妙的阐释和完善之后,这项技术听起来显得十分成熟。
何雨柱继续说道:
“要清楚整个星球的大小、质量,以及它和太阳、月亮之间的距离,
这些都会影响这个力的大小,还有磁场力的变化。
假设有这样一台机器,就放置在这里,持续不断地收集这三者的数据,
并且在这里设立一个数据采集点,
这样一来我们就能计算出……
之后对整个星球的运转进行模拟,再让其反向运转,会得到什么结果呢?”
有一个人惊讶地抢先回答道:
“是反重力,还有反磁场力!”
何雨柱完全没有料到,真的有人如此配合自己,顿时兴致高昂地说道:
“没错,正是反重力和反磁场力,这种力量是我们模拟出来的。
我们能够对这种力量的大小进行控制。
当我们控制反重力小于重力时,就能够对物体的质量加以把控。
是不是这样呢?”
要是跟本国的那些人讲解这些内容,大部分人肯定理解不了,毕竟国内现在识字的人都不
多,更不用说理解这么高深的理论知识了。
但对于前来的这些专家来说,他们都是技术领域的顶尖人才。
何雨柱讲得简单明了,很容易理解。
何雨柱继续往下说道:
“要是反重力和重力大小相等,就会进入无重力状态。
要是反重力大于重力,我们就能获得斥力,没错,也可以将其称为动力。
也就是把这个星球的重力,当作新型飞行器的动力。
这是一种向下的力量,要是我们再计算出周围的磁场之力,就能获得飞行所需的升力。
这就是我们研发的反重力飞行系统。
可现在我们面临一个复杂的难题,就是这里涉及到的机器。
我们必须把这台机器送上天,要知道外太空存在着无数的轨道。
这些轨道的力量和我刚才说的一样,在这些轨道上,外星的引力和我们星球的引力会形成一种平衡。
把我所说的机器送到这个位置,借助这份平衡,这台机器就能为我们工作。
到那时我们就能快速计算出这个星球任意一处的重力与磁场之力。经过计算,再模拟出反作用的力量。
到了那个时候……”
何雨柱满眼都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这一番讲述就用去了一个上午的时间。
顾知秋开口说道:
“柱子,时间不早了,大家都饿了,咱们去吃饭吧。”
这里有很多人都懂汉语,自然明白顾知秋的意思,来到这个国家之后,这些人每天都能尽情地吃喝。
虽然这个国家的食物很美味,但眼下这件事才是最重要的。
有个人用东北话站出来说道:
“我说兄弟,我们现在还不饿,先让何雨柱同志接着讲下去!”
顾知秋看着大家听得十分投入,甚至还有人在做笔记,心里满是担忧,毕竟何雨柱讲的这些内容,他自己根本就不懂。
但看这些人把这些内容当成珍宝一样对待,那就说明这东西确实非常重要。
而且看这情况,何雨柱讲的内容,在他们自己的国家都没有,顾知秋就更加着急了。
好不容易快到饭点可以吃饭了,想让大家去吃饭,可人家却不愿意。
要知道这些人对自己国家的美食本就十分认可,可现在竟然能抵抗住美食的诱惑,还想继续听讲解。
何雨柱看着大家这副样子,笑着说道:
“各位,关于反重力还有很多内容可以讲,我也饿了,要不咱们一起去吃饭,
吃完饭之后咱们再一起探讨探讨,怎么样?”
众人听到何雨柱这番话,思索了一下,觉得很有道理。自己挨饿忍一忍没什么,可何雨柱是东道主。
要是惹得何雨柱不高兴了,不肯接着给大家讲了可怎么办?
伊凡接过话头说道:
“没错,何雨柱同志都讲了一上午了,大家也没帮上什么忙,确实得让何雨柱同志歇一歇、缓一缓了!”
听到伊凡说的话,
所有人都纷纷开口说道:
“是啊对啊,何雨柱同志还没休息呢,得让他休息休息呀”
“咱们下午再接着学习吧”
“没错儿呀”
……
看着众人这般模样,顾知秋这才安排众人去用餐。
此次食堂的伙食特别好,是国家特批的物资,专门用来招待这些专家的。
其他的人倒也没说什么,毕竟在这个时候,
大家对老大哥依旧十分敬重,老大哥为自己的国家确实出了不少力,尽管大伙都吃不上什么好东西,
但给老大哥的专家吃点好的,大家也都愿意这么做。
这里的人,大部分都挺懂得感恩的,当然,像四合院里那种人还是少数。
何雨柱众人用完餐之后,大伙便开始讨论起这个国家的美食,
虽然不如何雨柱做的美味,可八大菜系,每一道都非常可口,比西餐好吃多了!
看着众人在休息的时候,顾知秋把何雨柱拉到一旁,
“柱子,你今天讲的那些,真的能实现吗?”
何雨柱笑着回答:
“也许能实现吧,但要是想成功,没有一两百年估计是办不成的。”
后世的科技那么发达都没能实现,更不用说现在这种科技水平了,哪能做到呢。
顾知秋在听完何雨柱的话语后,开口向他询问:“如此先进的科学技术,你是从哪里知晓的呢?”
何雨柱脸上带着笑容回应道:“老顾,咱们就别谈这个了,难道还要提及咱们的飞机技术、‘九九七’机床技术不成?
这项技术要是能研发成功,确实非常了不起,可研发过程哪有那么轻松啊!
要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每一处空间的力都是存在差异的,
要是都一样,那完成起来倒还简单,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所以怎么可能轻易完成呢。”
听到何雨柱说的这些话,顾知秋接着问道:“那这项技术有研发成功的可能性吗?”
何雨柱思考了一会儿,对顾知秋说道:“或许存在机会吧,不过等他们研发成功的时候,咱们估计都已经进入太空了。我这么说,你能理解吗?”
顾知秋说道:“这项技术是真实存在的,但研发成功的可能性不大?你是这个意思吧?”
何雨柱对顾知秋说:“该怎么解释呢?没有绝对的可能或者不可能,说不定人家真的能把这项技术研发出来呢。
这事儿不好下定论,但要是真的去研发这项技术,需要投入多少人力,得耗费多长时间,就现在这个阶段,根本没办法把这项技术研发出来,明白吗?
哪怕是一百年后的科技水平,想要研发这项技术,难度也相当大!”
听完何雨柱的话,顾知秋开口说道:“你这么说我就明白了,这其实就是画出来的饼呗?”
何雨柱轻轻点了点头,“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
顾知秋说:“那还差不多,不过这件事结束之后,你写一份报告!”
何雨柱听到顾知秋的话,随即说道:“不会吧?咱们国家也要研发这个呀?”
顾知秋表示,不管是否要进行研发,只要理论本身没有问题,就应该逐步对其进行完善和丰富,要是将来他们真的研发出成果,到那时候咱们也能更快地跟上进度。
何雨柱内心其实很想反驳说这根本不可能,因为再过三十多年,老大哥就会解体,
到那时候别说这项技术了,就连他们的军工水平都得倒退三十年,
不过他可不敢说这些,毕竟当下情况特殊,于是只好回应说,等把这些专家送走,
他就着手撰写相关内容,但这些都只是一些畅想,完全没有理论数据作为支撑。
听到何雨柱的话,顾知秋先是愣了一下,接着追问道,什么叫没有理论数据支撑。
何雨柱轻轻点了点头,给出了肯定的答复。
顾知秋又问,没有数据支撑的话,那他们那边的情况是怎样的。
何雨柱回答说,他已经说明自己没有理论数据,因为咱们国家目前的科技水平有限,
没办法收集到相关数据,所以理论根本无法验证,他们肯定会觉得,
我们做不到的事情,他们自己也不可能做到,虽说他们有卫星,
但卫星的功能各不相同,所以也不现实,不过既然他们想研究,那就让他们去做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