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惦记也是白搭

作品:《四合院:重生何雨柱,逆天改命!

    要知道,何雨柱现在的房子不仅地段极佳,在大院里,其面积也是名列前茅的。


    此前,易中海一直盘算着和何大清置换房子。


    但当时,为了节省开支,他想着单位已经分配了住房,没必要再花钱购置房产,便放弃了这个想法。


    所以,易中海现在居住的房子,虽然在使用,却并不归他所有。


    这些年来,他倒是积攒了一些积蓄,可如今政策规定,私下买卖房子属于违规行为。


    当然,除非是赠送、抵债、奖励等特殊情形。


    现在,易中海即便满心懊悔,也无济于事。好在他现在住的房子,虽然位置稍差,但大小足够他和老伴安稳生活。


    于是,他渐渐不再纠结此事。然而,何大清一家搬走后,他心里又重新对那套房子产生了渴望。


    易中海急忙问道:


    “你没问问柱子,他家这房子卖不卖?”


    大妈摇了摇头说:


    “我没问,不过阎埠贵问过了。”


    易中海再次露出惊讶的神情,问道:


    “老阎问的?那柱子怎么说的?”


    大妈解释道:


    “柱子说不卖,这房子是特意留给他妹妹何雨晴的。他还跟王主任讲明白了,房子只出租20年。


    20年一到,不管那时候房子里住着什么人,是什么状况,都必须归还。这些都会写进租赁合同里。


    而且柱子明确表示,房子只租不售,大间每月租金五块钱,小间两块。”


    听完大妈的话,易中海感慨道:


    “这租金价格,不算太高,也不算太低,符合市场行情。唉,我本来还想着把这房子买下来呢,


    现在看来,是没机会了!”


    大妈好奇地问道:


    “买它干啥?咱们不是有自己的房子住吗?”


    易中海解释道:


    “何大清那房子地段好,面积又宽敞。等东旭家孩子长大了,现在住的房子肯定就不够用了。


    到时候,我们把现在的房子让给东旭,我们老两口去住何大清家的房子。


    可惜人家不卖,既然没这个可能,再惦记也是白搭。”


    在那个年代,若不是实在没有地方住,一般人不会花钱租房。


    不过,很多从外地来北京工作的人,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回去,通常会选择租房居住。所以,房子倒也不愁租不出去。


    大妈疑惑地问:


    “有必要这么安排吗?”


    易中海认真地点点头说:


    “当然有必要!以后我们还指望东旭给我们养老呢,就得让他记着我们的好。


    现在东旭家日子还能勉强维持,等棒梗和小当再长大些,家里的口粮肯定就不够了。


    到那时候,他就知道我这番安排有多周到了!”


    就在易中海在家中谈论这些事情的时候,秦淮茹也正在家里,和贾东旭说起当天发生的各种事情。


    贾东旭听完,长叹一声说道:


    “都怪我没本事,不然妈也不会这么胡搅蛮缠。


    她以前不是这样的,还不是被生活逼的,缺吃少穿才变成这样。”


    秦淮茹低下头,沉默不语。她心里清楚,这一切的根源在于自己是农村户口,没有粮食定量供应。


    所以,只能让贾东旭一个人在外面辛苦工作。秦淮茹提议道:


    “东旭,要不我也出去找点活儿干?”


    贾东旭连忙摇头拒绝:


    “不用,我现在挣的钱还够家里开销。你别担心,我最近一直跟着师父认真学本事呢。


    等下次评级再升一级,咱们家的日子肯定能好起来。何大清不就是因为炊事员等级高,日子才过得不错吗?


    你就安心在家照顾孩子、伺候妈就行!”


    贾东旭各方面都还不错,只是有点大男子主义。不过这也不能全怪他,在那个年代,大多数人都是如此。


    何雨柱之所以与众不同,是因为他有着现代的思想,更懂得尊重妻子。这也是杨小迪和陈雪茹能够和睦相处的关键所在。


    秦淮茹心疼地说:


    “可这样你也太辛苦了!”


    贾东旭安慰道:


    “这算什么辛苦?我是一家之主,赚钱养家本来就是我的责任。你们再忍一忍,等下次考核通过,咱们家就熬出头了!”


    听了贾东旭这番话,秦淮茹深情地看着他。贾东旭望着妻子的眼神,瞬间感觉一天的疲惫都消失了,浑身充满了干劲,说道:


    “好了,别再想这些烦心事了。何叔他们家搬走就搬走了,


    不然妈跟他们也相处不好。别琢磨了,咱们吃饭去吧!”


    秦淮茹点头答应,正准备起身去准备饭菜。


    这时,贾张氏怒气冲冲地推门进来,一看到秦淮茹,就怒火中烧:


    “你就知道在家闲着,也不知道去帮我要点鱼回来!”


    贾东旭了解到院子里发生的状况后,语气充满无奈地劝说道:


    “妈,您别再这么闹下去了好不好?今天您把三大爷家给得罪了,往后在院子里,就不会有人愿意帮衬咱们了。


    况且,三大爷在大院里也是有管事权力的。要是真把他惹火了,他跑去街道办举报您,您在这儿可就待不下去了,说不定还得被遣返回乡下种地。


    您要是一心想回乡下,那您就接着闹。可您别忘了,您现在还是农村户口!


    秦淮茹是我媳妇,她不用跟着回去。但您虽说身为我母亲,可爸走了之后,您这个农村户口在这儿根本没什么保障!”


    贾张氏听了儿子这番话,顿时没了继续胡闹的胆子,嘴里还小声嘀咕着:


    “我不过就是想给我大孙子弄点肉吃罢了。你瞅瞅我那大孙子,都瘦成啥样了。


    孩子还小,补充点营养难道不应该吗?


    何大清家那个丫头,天天吃得那么好,也不知道分我们家一点!”


    贾东旭听着母亲的抱怨,满心都是无奈。毕竟是自己的亲生母亲,他也只能耐心安抚:


    “这几天我琢磨琢磨,看看能不能想办法弄点肉回来,给家里改善改善伙食。”


    秦淮茹见状,赶忙拉住贾东旭,劝阻道:


    “东旭,别折腾了,咱们现在这样也能凑合过,不至于饿肚子。如今这世道,能有口饭吃就已经很不错了。


    何家那样的富裕日子,大院里没几家能比得上。现在他们搬走了,眼不见心不烦,这样挺好的。”


    贾张氏在一旁嘀嘀咕咕,也听不清她到底在抱怨谁。其实她心里清楚家里的经济状况,真要让贾东旭去买肉改善生活,


    全家人恐怕都得跟着饿上好几顿。相比起一顿吃好却要挨饿多日,和顿顿温饱偶尔节俭,其中的利害关系,贾张氏心里还是拎得清的。


    就在贾家一家人吃饭的时候,阎埠贵悄悄回到了家中。


    三大妈看到他回来,赶忙开口询问:


    “孩子他爸,这到底是咋回事?那个贾张氏在咱们家门口守了你一整天呢。”


    阎埠贵拿起茶缸,猛灌了半缸水,然后说道:


    “还不是那个贾张氏在无理取闹,我早就说过她这人不讲理。好家伙,居然张口问我要鲤鱼。就算我有鲤鱼,难道就该给她不成?”


    听到阎埠贵这么说,三大妈满脸惊讶:


    “啥?就因为这事儿?她凭啥跟你要鲤鱼啊?”


    阎埠贵重重地叹了口气,说道:


    “唉,大家都是为了生活奔波罢了!”


    每个家庭都有各自的难处。阎埠贵之所以如此精打细算,也是因为家里人口众多。


    他家有三个儿子,以后都要长大成人、成家立业。


    如今老大的情况还算稳定,可老二和老三年纪还小,老四是个女儿,相对来说不用太操心。


    所以现在必须节俭度日,不然以后的日子都不知道该怎么过。


    他虽然每月能挣六十四块钱工资,但对外只说自己拿二十七块五,多出来的钱全都存了起来。


    要知道,后来阎家的三个儿子都有了自己的房子,也都顺利成了家。


    而且那些房子都是花钱购置的,阎埠贵还添置了自行车、收音机等物件。


    这些可都是他一点点积攒下来的成果。


    要是没有阎埠贵这般节俭,存下这么多钱,恐怕三个儿子想要结婚都困难重重。


    当然,这都是自家过日子的盘算。


    阎埠贵虽然能理解贾家的艰难处境,但并不认同贾张氏讹诈自己的行为。


    三大妈说道:


    “你何必怕她,她要是再来闹事,你就去街道办反映情况,把她送回乡下。这个老太婆竟敢招惹咱们家,咱们家不主动惹事,但也绝不怕事!”


    阎埠贵回应道:


    “唉,我也不想把关系搞得太僵,可要是她再欺负到咱们头上,我肯定不会轻易放过她!”


    三大妈又说:


    “就是啊,本来就不是你的错,哪能这么蛮不讲理呢!”


    ……


    四合院这边闹得不可开交,何雨柱却对此毫不知情。他回到家,把事情跟家人说了之后,就开始准备做饭。


    第二天,何雨柱和往常一样去单位上班。


    刚到单位,顾知秋就走了过来,对何雨柱说道:


    “柱子,上面下发奖励了,这次是关于复式转炉炼钢的奖励。


    工业部和国家总共奖励你六万块钱,还有国家授予的一等功。